犹崇余高一语文三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515699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犹崇余高一语文三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犹崇余高一语文三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犹崇余高一语文三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犹崇余高一语文三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犹崇余高一语文三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犹崇余高一语文三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犹崇余高一语文三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大余中学、崇义中学、上犹中学三校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蚂蚁是一种群居昆虫,它们怎样进行群体协调呢?这个过程主要依靠个体之间的互动进行。两只蚂蚁之间互动可能非常简单,一只蚂蚁只是跟踪另一只蚂蚁留下的痕迹,但是,由于蚂蚁的个体数量多,整个群体的效率就非常高,能解决很复杂的问题,比如寻找食物最短路径问题。当食物太大,或者太多,一只蚂蚁不能一次全部拖回来,它就要回去搬救兵,通向这个大块食物可能会有很多条

2、路,这些蚂蚁很快就能找到最短的那一条,这就是群集智能的功用。 人们发现,蚂蚁是依靠设置并跟踪化学物质的痕迹,来发现通往食物的最短路径的。蚂蚁会释放一种名为信息素的化学物质,这种信息素会吸引其他蚂蚁,如果两只蚂蚁同时从蚁巢出发,但是走了不同的路径到达了食物源,它们都用信息素留下痕迹,那只走最短路径的蚂蚁就先回到蚁巢,这样,这只蚂蚁在走过的路上来回都留下了信息素,所以,它留下的信号就要比另一只蚂蚁的信号强两倍,其他蚂蚁就会被吸引到这条浓度比较高的路径上来。 科学家用严密的数学工具来研究这些昆虫的行为,并把新开发的技术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发现,这种群集智能具有一些非常符合人们需要的特性,比如,在

3、整个系统的运作中,个体不需要受到中央的控制,也不受到局部的监管,而整个群体的适应性很好,不怕外界的随时变化,即使变化,对整个群体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为什么群集智能具有这么富有特色的优点呢?我们来看它是怎么解决一个远程通信的问题的。我们知道,原来的远程通信,包括长途电话,如一个从北京到库尔勒的长途电话可能要经过很多个中转站,才最终把电话接到拨号者想要接通的地方。但这样的系统需要一种路径选择机制,只有选择一个好的线路才能避开线路拥挤的地方,这样拖延才会尽可能减少。 科研人员会根据蚂蚁的智慧得到启发,他们开发了一种软件,可以有效地解决电话线路转接的问题。在这个软件中,软件可以在网络上漫游并留下信息码

4、,这些信息码就会在网络上留下“痕迹”,然后,电话信号就可以沿着这些“痕迹”接通网络。科研人员还在软件上进一步设置了这样的功能,用于“指路”的信息码还会不断“蒸发”,这样一来,通信流量的变化就能及时得到调整,如果原来畅通的线路变得拥挤的话,它的蒸发机能就会发挥作用,它就能自动寻找其他网络中更好的线路,从而使得拥挤的线路得到很好地疏通。进一步,科研人员在运用这种技术处理因特网数据上,运用数据流量最大化和延迟最小化来自动寻找其他网络中更好的线路却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因特网的流量完全无法预测,尽管如此,用这种方法模拟的结果表明,这种由蚂蚁启迪而来的技术都要优于现在使用的技术。1、下列对蚂蚁的“群集智

5、能”这一概念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个体活动不需要受到中央的控制,也不受到局部的监管,不怕外界条件的变化。 B、一只蚂蚁只是跟踪另一只蚂蚁留下的痕迹,解决寻找食物的最佳路径问题的能力。 C、一只蚂蚁在路径中释放信息素的信号强,其他蚂蚁就会被吸引到这条路径上来。 D、蚂蚁依靠设置并跟踪化学物质的痕迹,来发现通往食物的最短路径的能力。2、下列对“可以有效地解决电话线路转接的问题” 这一软件的功能,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软件可以在网络上漫游并留下信息码,电话信号就可以沿着信息码的“痕迹”接通网络。 B、线路上的信息码不断“蒸发”,通信流量出现变化,原来畅通的线路变得拥挤。 C、运用数

6、据流量最大化和延迟最小化来自动寻找其他网络中更好的线路。 D、远程通信经过很多个中转站最终把电话接到拨号者想要接通的地方。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理长途通信的技术不断完善,也会在处理因特网数据上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B、蚂蚁的群体协调主要依靠个体的互动进行,因而不可能出现蚁群大规模的统一行动。 C、蚂蚁个体数量多,群体的效率高,解决寻找食物最短路径的问题不过是它们能解决复杂问题中的一例。 D、蚂蚁身上凝聚了大自然的智慧,相信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出现并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48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 ,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

8、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

9、,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4、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入宫涂厕 涂:涂抹,整修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数:多次,屡次C、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 敢:冒昧D、于是襄子大义之 义:认为侠义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 而其臣欲为报仇A、 B、请以剑舞 若属皆且为所虏行乞于市 子其自为计C、 D、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吾其还也6、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句子,能分别体现出豫让之义和襄子之贤的一项是(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 A、卒释去之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

10、 B、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 C、乃使使持衣与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遂伏剑自杀 D、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豫让原来侍奉范氏及中行氏,后来侍奉智伯,智伯很敬重他。智伯死后,豫让认为,即使是死也要为智伯报仇以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B、为了刺杀襄子,豫让改名换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后来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并且吞下木炭使自己成为了哑巴,使自己的形体相貌难于辨认。C、豫让虽然侍奉过范氏及中行氏,但范氏及中行氏被智伯灭了后,豫让不仅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是因为范氏及中行氏把他当一般人看待。 D、豫让虽然最

11、终没有刺死襄子,但用剑刺了襄子的衣服,也算达到了为智伯报仇的意愿。他自杀后,他的侠义受到了赵国志士的赞赏。8、翻译下列句子(10分)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3分) 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3分)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两小题。小 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作者是晚唐诗人,有才华但屡试不中。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请结合有关词句,分析小松的形象特点。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即作者借小松言何情,托何志?(三)、默写填空(6分,每

12、空1分)10、默写(6分)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 的代表作。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小题。(25分)故乡的野菜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

13、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清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

14、眼亮花。”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有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铜陵黄花麦果的影子了。日本称作“御形”,与荠菜同为春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