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表格式)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25480499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表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表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表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表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表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表格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学科备课活页第 四单元 第 11 课 共 2课时课题11.十六年前的回忆设计者课程标准.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教材分析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回忆父亲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被审,被害的经过,从而表达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不惜献身的嵩高品质,也使我们认识到当时反动军阀狠残暴的本质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

2、养,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找词找句,圈圈点点划划,读读体会的感悟方法。学生接触比较多的还是记叙文,对于这类文章,学生好理解,但本单元的两篇文章是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学生对于散文了解不多,本单元的文章都是通过几个事例来表达一个意思,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生字。2.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严峻、恐怖、会意、一拥而人”等词语。3.理解句子:(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2)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在品词析句中体会思想内容的能力。2.

3、学习本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理解这样写的好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1. 学习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品质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感情。2.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3.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难点1. 让学生体会正义之美,生命之美。2.弄清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教学方法讲授法 对比法 自学法 演示法 直观法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教学流程课件页码二次备课第一课时导学案1. 读准以下生字词,注意红色字的读法。小组内互查。埋头 书籍 含糊 军阀 避免 局势 抽屉 僻静 魔鬼 苦刑 严峻 执行 皮靴 绞刑 便衣

4、“阀、避、僻、屉、魔、绞、刑、执、靴”泛红。2. 读一读,注意红色字的写法。圈出易错字,并在旁边写一遍。互查对错,改正。埋头 书籍 含糊 军阀 避免 局势 抽屉 僻静 魔鬼 苦刑 严峻 执行 皮靴 绞刑 便衣 哼“阀、避、僻、屉、魔、绞、刑、执、靴”泛红。3. 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展示交流学习成果1. 交流读错的字音。2. 交流写错的字。3. 交流理解的词语。重点关注词义:“军阀、僻静、绞刑、严峻”的意思。检测评价1. 检查认读字读音。埋头 含糊 军阀 避免 抽屉 僻静 便衣魔鬼 苦刑 严峻 执行 皮靴 绞刑 2. 检查要求会写的字。听写易错词语: 军阀 避免 僻静 魔鬼 执行一、揭示

5、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谁能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题目为什么叫“十六年前的回忆”?2.简介李大钊。(可让学生结合手里的资料,谈一谈对李大钊的了解,然后教师适当加以补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2.指名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1)正音:待会儿、沉着(2)指名回答思考题。(课文主要讲了李大钊同志的三件事:被捕前、被捕、在法庭上。)三、自主探究课文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课文中找出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如:“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3.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

6、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四、小组合作交流(组内初步交流自学成果,互相补充,如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作上记号,待合作探究时解决。)五、归纳学习目标(各小组上交疑难问题,由教师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待下一步探讨。)六、布置作业1.自学生字、抄写文中词语。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七、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投影出示上节课归纳的疑难问题。)二、合作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找中心句。(教师可设计一个问题:李大钊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是什么样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学生会很快找到答案:是对革命事业的信心。)2.围绕“信心”一词,展开联想。(引导学生围绕“信心”一词,联想到战争年代革命英雄黄继光、

7、刘胡兰、董存瑞是因为他们对革命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相信革命事业必定会取得胜利,才使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3.品析人物语言,学习“被捕前”。(这里可从语言训练入手,着重引导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设计三种解释让学生选择(A.小孩你什么都不知道;B.小孩子你知道的不多;C.小孩子你不应该知道。)可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应抓住词语“坚决”、“常”、“轻易”、“什么时候”,让学生在品析词中体会李大钊坚持留

8、在北京,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最后在读中品析反问句的表达效果。)4.体味人物神态,学习“被捕时”。学习这部分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两句描写人物神态的话,从中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把“不慌不忙”换成“匆匆忙忙”行不行?为什么?)面对凶恶的敌人,“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惯有”、“严峻”两个词去掉行不行?)教师扣住“惯有”一词,进一步引导学生想像父亲平时对待革命工作的态度。最后使学生弄清父亲平时的态度和面对敌人的态度保持一致说明什么?(体会父亲处变不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5.体会对比描写手法的反衬作用。“被捕前”、“被

9、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要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作用。前后态度的对比。(把父亲烧文件“我”提出问题时的态度,与父亲平时对“我”耐心的态度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到父亲前后态度的不同,有力地突出了父亲忠于革命的精神。)面对敌人,“我”与父亲的态度对比。(“我”是瞪着眼、恐怖父亲是“不慌不忙”、“严峻的态度”)6.学法迁移,自学“在法庭上”。(可放手让学生按以上的方法,讨论、自学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学生会很快找出直接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找出描写敌人和家人的神态和语言的语句,通过讨论,分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最后可让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深化理解。)三、围绕重点,学习表达(本文的

10、写作特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教师应让学生学习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1.弄清什么叫“前后照应”。2.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处。(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2)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从文中学生能很快地找出与之相照应的句子:A.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B.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C.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报三。这些句子前后照应,使人读了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印象和感受也会更深。)四、总结、拓展1.把课文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学生可畅所欲言,在品评之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2.读写结合,发展技能。(鼓励学生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写一篇写人的短文,要求通过一个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课后收集有关李大钊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板书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