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马过河》课文重难点突破解析一、课文内容解说 《小马过河》是第五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马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的时候,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问老牛,老牛说河水很浅,而松鼠说河水深得很小马只好回家问妈妈,妈妈叫小马去试试,最终小马过了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全文共8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故事第1、2自然段写老马和小马住在马棚里,一天,老马请小马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小马愉快地答应了第3至6自然段写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他去问老牛,老牛说小河“水很浅”“能蹚过去”,松鼠却说“深得很哩”,小马很为难,只好回家问妈妈第7、8自然段写妈妈耐心地引导小马,最终小马勇敢地尝试,小心地蹚到了对岸 本文对话精彩,尤其是对话时的提示语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老马、小马、老牛、松鼠4个角色,说话语气符合自己的身份,且由于对话内容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也富于变化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妈妈是用商量、询问的语气与小马说话,显得温和、亲切牛伯伯是一位长者,见多识广,说话语气十分肯定。
松鼠因为亲眼见到自己的同伴淹死在河里,所以他十分焦急,说话时大喊大叫 课文配有三幅插图第一幅图画的是小马来到河边与老牛对话的场景,对应了课文的第4自然段小马微笑着询问,老牛也是笑眯眯地回答,可见小河在老牛心目中是很浅的,所以表情轻松第二幅图画的是松鼠跨开双腿,张开双臂拦住小马,对应了课文的第5自然段松鼠的动作夸张,表情紧张,难怪松鼠会说小河“深得很哩”,小马的表情也随之变得惊讶与犹豫第三幅图画的是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再次来到河边,小心过河的情景,对应了课文的第8自然段此时小马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表情虽然还是很紧张,但能够看出小马在很小心地尝试过河远处的老牛淡定地看着小马过河,松鼠则用双手捂着腮帮子,好像随时准备大声呼救这些插图都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的心情和说话的语气,进而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棚、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愿、意”等8个字,会写“愿意、麦子”等10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识字、写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四、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共计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识字学词;学习课文第1至6自然段;写“愿、意、该、刻”4个字 第二课时:字词巩固;学习课文第7、8自然段;讲述故事,说说看法;写“掉、伯、麦、突”4个字 五、教学过程简述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引发思考 (二)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抓提示语言,明白小马过河的起因 (四)学习课文第3至6自然段,品人物话语,了解小马第一次过河的经过 (五)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游戏激趣 (二)学习课文第7、8自然段,读好对话,了解小马第二次过河的经过 (三)根据提示,讲述故事 (四)依托故事,说说看法 (五)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六、重难点的突破 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较多,识字量大,需要遵循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首先,随文识字,在语境中正音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本课生字,借助拼音自主认读;其后教师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中顺势而导,读准字音。
提示学生“坊”是多音字,在“磨坊”中读第二声,在“街坊”中是变调,读第一声棚”是后鼻音,注意韵母是“eng”挡”读第三声,要读准 接下来,我们可以把本课的14个会认字进行分类整合呈现,多元识字通过看图识字、编口诀、语气词归类等方式,加深对生字新词的识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同时也适当了解汉字发展的进程 (1)看图识字 第一组:马棚 磨坊 前蹄 本组由生字“棚、磨、坊、蹄”组成的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经验帮助识记 (2)编口诀识字 第二组:驮、突 本组生字字形上很有特点,可以让学生编口诀来识记生字如:“驮”(大马驮东西),“突”(狗从洞穴中突然钻出) (3)语气词归类识字 第三组:哎、哩 本组生字都是含有“口字旁”的语气词,可以通过语气词的归类来识记生字,还可以通过开火车的方式复习学过的语气词,如“啊、呀、呢、吗、哇……”等 2.写字教学 看结构 首先我们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字的结构其中,“愿”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了;“意”是上中下结构;“麦、突”2个字是上下结构的字;“该、伯、刻、掉”4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 看比例 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摆放位置的比例。
“愿”下面“心”不宜写大 “意”上中下三个部分大小均匀,要写得紧凑 本课中上下结构的2个字比例各不相同,“麦”是上下比例比较均匀,下部更舒展;而“突”则是上小下大 “该、伯、掉”3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唯有“刻”是左宽右窄 看关键笔画的大小长短 “愿、突”这两个字,需要教师在指导书写时提醒学生关注关键的笔画教师要加强示范,重点指导写好笔画的大小长短,把字写端正愿”字第二笔竖撇要写长,包住心字底指导书写“突”字,要注意上小下大,穴字头后两笔的撇、点,笔画宜小犬”字的撇捺要舒展,注意不能少写最后一笔点 学生写字时,教师要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强调“提笔即练字”,继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读好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对话较多,是本课的一个突出的语言特点第2自然段中有妈妈和小马的对话;第4、5自然段有小马分别与老牛、松鼠的对话;第7自然段有妈妈和小马意味深长的对话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角色说话时的不同心情和语气,从而感受人物形象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指导 (1)借助插图,读好人物对话 教材中第一幅插图是小马来到河边,与老牛对话的情景,不仅照应情节,还可以提示说话语气:老牛笑眯眯的,说话语气十分和蔼。
第5自然段中“(松鼠)拦住他大叫”,读这句话时,就可以联系教材中第二幅插图体会图中的松鼠跨开双腿,张开双臂,拦住小马,脸上满是焦急与担心学生看懂了插图的画面,也就能够很好地体会松鼠此时的心情,继而读出松鼠焦急与担心的语气了 第三幅插图中小马的表情是可以体会到它“小心翼翼”的心情,因此读“让我试试吧”这句话时,就应该读出小马肯定中又带着谨慎的语气 (2)根据提示语,读好人物对话 句子中的提示语能帮助学生体会人物心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可以借助提示语读好对话 第5自然段中“小马吃惊地问”,可让学生想象小马吃惊的样子,做出吃惊的表情,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出小马内心的疑惑松鼠“认真”地说,通过“认真”这个提示语,想象松鼠说话时的表情、语气 文中小马说话前的提示语:“他(小马)叹了口气,说……”“小马难为情地说……”“小马低下了头,说……”等,以上相关内容的朗读,声音要稍低,把小马难为情、很不好意思表现出来 (3)根据对话内容,读好人物对话 这篇课文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学生理解人物对话内容并不是太困难,那么根据对话内容,再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就能感悟出人物说话的语气,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第2自然段中“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一句,老马说话,是商量、询问的语气 第4自然段中“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老牛说这话时很简洁很干脆 第5自然段“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松鼠说这句话时很紧张,稍显夸张 在学生朗读这些人物对话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人物说话的内容,想想应该怎么读,从而读好人物对话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课文的第7自然段集中了老马和小马的三组对话,而这些话语正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7自然段,用“ ”画出妈妈说的话,用“ ”画出小马说的话再读读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 提示:将课文第7自然段进行排版上的整合,引导学生准确地发现这段话中集中了母子俩的三组对话 理清了第7自然段的内容之后,接下来的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指导朗读妈妈和小马的三组对话,在读中感受人物形象 第一组对话,抓住小马的表情,品读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二组对话,紧扣语句中的标点符号,指导朗读,感悟人物形象 第三组对话,体会小马动作和妈妈语气朗读,进一步走进人物内心 品读妈妈和小马的第一组对话 学生通过自读,对人物形象有初步感受后,再去欣赏品评同伴的朗读,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则通过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紧扣“难为情”这一表现小马表情的词语,让学生回顾前文理解,小马开始时多么兴致勃勃地要帮妈妈做事,可是现在却返回了家,而且没能把麦子驮到磨坊去,他多么不好意思啊此时,让学生再带着“难为情”的感受去读句子,这样就能更加准确地体会到小马此时的心理活动了 品读妈妈和小马的第二组对话 通过观察,学生不难发现本次对话中有一个问号和两个感叹号妈妈说的话是用反问句式表示的,强调了妈妈认为“那条河很浅”,教师可以用引读的方式,让学生用肯定句式来表达,从而感受到妈妈的用心 小马说的三句话中,有两句是感叹句,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小马此时的心情开始是认同“河水是浅的”,可是松鼠的话又让他纠结与委屈,所以才会通过感叹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品读妈妈和小马的第三组对话 有了前两次对话的品读感悟,学生对小马此时的心理活动已经有了自己的感受,这时抓住小马“低下了头”这一动作,则可以进一步体会到小马此时就不仅仅是难为情了,而是包含了丰富的情绪在心中了,有难受,有不安,有失望等等此处对话中出现了本段的第2个“省略号”,有了第二组对话中教师对学生在标点符号方面的引导,此处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到两处“省略号”的内涵是有所区别的,让学生体会出小马两次说话结结巴巴心情不一样!他心里更难受了,因为妈妈连着问了两个问题,他都没有思考过。
此外,妈妈最后说的话是本文的学习难点妈妈的话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对别人说的话,自己要动脑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二是当拿不定主意时,自己要去试一试 妈妈的话作为重点段中的重点句,教师可以通过5个环节来教学: (1)读——读出“亲切”的语气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对小马的关心与鼓励 (2)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妈妈要小马怎么做呢?体会 “光”在句子中是“只”的意思,“别人”指的是老牛和松鼠 (3)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妈妈说得对不对呢? (4)再次朗读妈妈的话,感受她的这份亲切和智慧 有了教学环节的层层推进,学生对于老马的话就能够理解得十分透彻了,为发表看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根据课文内容,发表简单看法 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说说简单的看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和感受人物形象后,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突破难点: (1)围绕河水是深是浅谈看法 (2)针对多个人物形象谈看法 (3)针对小马多个角度谈看法 (4)结合课后练习题来谈看法 围绕河水是深是浅谈看法 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