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草原人教新课标1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155184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草原人教新课标1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草原人教新课标1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草原人教新课标1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草原人教新课标1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草原人教新课标1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草原人教新课标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草原人教新课标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草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学会并掌握课文14个生字及在文中的组词,理解课文内容,并背诵第一、二自然段。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读读文章中写的美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重点】 学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读文章中写的美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视频草原美景。这就是美丽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2、目睹了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2.简介作者:老舍(1)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时搜集的资料简介作者。(2)出示资料并总结。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其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3.那么老舍先生笔下的大草原是一幅怎样的画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课草原。(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教学内容。(1)圈出本课生字思考记忆方法。(2)画出生词结合上下文及工具书理解。(3)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本文写了

3、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2. 学习并检查学生生字情况。 (1)指生说说这些生字的记忆方法。(2)结合上下文及工具书理解意思。3.理解词语: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4.通过朗读,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草原?(美丽的草原 热闹的草原 热情的草原)

4、三、精读领悟1.快速读文思考,全文共分几部分?分别讲述了哪方面的内容?2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草原的风光是怎样的?思考:(1)这一段描写了草原上的哪些景物?用浪线画出来。(2)同桌比赛朗读课文,把对草原的那种感受读出来。(3)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比较好?好在哪里?“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思考:“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是指草原辽阔,“一”是都和全的意思。这句话写出草原碧绿、辽阔的特点。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

5、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的色彩太美了,碧绿的草地,洁白的羊群,再加上蓝天白云,真如仙境一般。)a.这句话的哪个字写得最为巧妙?(绣。)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像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像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像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b.这段话中,采用了描写和抒情的写法,在写草原的“天底下”时,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小丘,羊群,平地。)写出草原的什么特点?( 碧绿,辽阔。)c.这一段写了草原哪方面的美?(风光美。)面对这样的美景,你又怎样的感受?(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指导练习背诵。过渡:通过学习第一部分我们感受了充

6、满诗意的草原风光,这样的水土会养育怎样的儿女呢?作者仅仅只是和我们分享他见到的美景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3.感情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草原人民的什么特点?(热情好客。)主要体现哪几方面?(欢迎、相见、款待、话别。)将相关的语句画出来。4.学生汇报谈体会。(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仿写。“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把“飞”改成“跑”行吗?(不行。)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表达出热情好客的迫切心情。)(仿写:山下的兄弟姐妹身着五彩的衣服,载歌载舞,欢歌笑语,像一团飞舞的蝴蝶。)(2)也不知是谁

7、的手民族团结互助。说着你想说的话,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握握手,体会一下当时主客相见热闹的场面。轻声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他们见面时的真情?(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3)干部向我们我们再回敬。他们盛情地招待我们,访问团的每一个成员对他们都充满了感激之情。(指名读)(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怎样理解?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赠汪伦这首诗互相讨论。)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

8、惜别的感情。 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课文。(5)饭后,草原人们又做了什么来款待客人的?(小伙子套马 摔跤,姑娘们表演民族舞蹈。 )(6)最后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表达中心的作用。前面作者写和蒙古人一起赛马、吃奶茶、烤羊。蒙古人的热情好客,以及我们相处的融洽,都表达了一种蒙汉情深、蒙汉一家的思想感情。 5.结合板书回顾课文,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四、课堂总结 这就是老舍笔下的草原。读后,让我们更加了解了美丽宽广、富饶肥沃的大草原,还有那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他们粗犷 爽朗,如一碧千里的草原一样畅快坦然。

9、草原人民那种热情好客,身姿曼妙的舞姿、风味独特的美食,令远方的客人流连忘返,更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中演绎出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的动人画面。 五、课堂练习1.辨字组词 勒(勾勒) 骏(骏马) 崖(悬崖) 鞋(鞋子) 俊(俊俏) 涯(天涯)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1)写出三个表示绿色的四字词语:(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绿叶成荫)(2)“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是指(草原很辽阔),“一”是(都和全)的意思。这句话写出草原(碧绿)、(辽阔)的特点。 六、作业布置1.设计广告语。假如你是个导游,请设计出介绍内蒙古草原情况的广告语。2.搜集表现各民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故事【板书设计】草原景

10、:小丘、羊群、平地 人:迎接、相见、款待、话别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教学反思】草原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1课。我读了课文后,更加了解了美丽宽广、富饶肥沃的大草原,还有那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他们粗犷 爽朗,如一碧千里的草原一样畅快坦然。草原人民那种热情好客,身姿曼妙的舞姿、风味独特的美食,令远方的客人流连忘返,更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中演绎出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的动人画面。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写草原景色;再写草原迎客及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重点启发学生积累优美的句子,在写作上得以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