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古典诗歌(2)16琵琶行(并序)教学案粤教版必修3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21115092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古典诗歌(2)16琵琶行(并序)教学案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古典诗歌(2)16琵琶行(并序)教学案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古典诗歌(2)16琵琶行(并序)教学案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古典诗歌(2)16琵琶行(并序)教学案粤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古典诗歌(2)16琵琶行(并序)教学案粤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古典诗歌(2)16琵琶行(并序)教学案粤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古典诗歌(2)16琵琶行(并序)教学案粤教版必修3(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琵琶行(并序)一、读准字音湓浦(pn)铮铮然(zhn)倡女(chn) 贾人()悯然(mn) 迁谪(zh)浔阳(Xn) 荻花(d)管弦(xin) 轻拢慢捻(ln)(nin)霓裳(n) 六幺(yo)嘈嘈(co) 幽咽(y)水浆迸(bn) 船舫(fn)敛容(lin) 虾蟆(h)红绡(xio) 钿头(din)银篦(b) 阑干(ln)呕哑(u)(y) 嘲哳(zho)(zh)二、一词多义(1)为(2)命(3)闻(4)举(5)迁(6)言三、词类活用(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遂命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3)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4)歌以赠之(名词用作动词)

2、作歌(5)梦啼妆泪红阑干(名词用作状语)在梦里四、古今异义(1)明年秋古义: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2)因为长句古义:“于是创作”,是连词“因此”和动词“为”构成两个词。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容貌。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4)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龄大了。今义:指兄弟排行第一。(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今义:指方位。(6)曲终收拨当心画古义:在中心。今义:指小心、留神。(7)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爆发出。今义:指鼓出来或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8)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3、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9)弟走从军阿姨死古义:教坊的管理者。今义:称呼跟母亲辈分相同、年纪差不多的无亲属关系的妇女。五、文言句式(1)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被动句)译文:这天晚上才体会到被贬谪的意味。(2)江州司马青衫湿。(被动句)译文:我这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浸湿。(3)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句)译文:曾经跟穆、曹二位著名琵琶乐师学艺。(4)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句)译文:在江湖上辗转奔波。(5)送客湓浦口。(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文:在湓浦口为朋友送行。(6)使快弹数曲。(省略句)译文:让她畅快地弹几支曲子。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年少:富贵人家的子弟。缠头:古代送给歌伎舞

4、女的罗锦叫“缠头”,后来用作赠送艺人财物的通称。 资料链接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并序),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3 000多首,有白氏

5、长庆集。琵琶行(并序)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歌行体歌行体,诗体名。是在汉魏六朝乐府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正式

6、形成于唐代。这类诗歌的基本特点是篇幅一般较长,内容较为充实,保留了汉魏乐府诗的叙事特点,用韵自由,音节、格律不限,平仄不拘;句式灵活,富于变化,一般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五言、九言。人们称这种从古诗演化出来的,以长歌浩叹为主要特征的诗叫作歌行体。标志着这种诗体正式确立的代表作是骆宾王的帝京篇、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是中唐时期白居易等人发起的诗歌运动。“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提出的,乐府诗集分乐府为12类。其最后一类标名为“新乐府辞”,即本于白居易。所谓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新乐府并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的标准,从音乐

7、上来说,是徒有乐府之名;但从文学上来说,却又是真正的乐府,因为体现了汉乐府精神。概括地说,由汉乐府的“缘事而发”,一变而为曹操诸人的借古题而写时事,再变而为杜甫的“因事立题”,经元稹、顾况等一脉相承,到白居易更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写作准则,所谓“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就是新乐府运动形成的一般历史过程。元稹、张籍、王建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作家。 文本鉴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里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唤起了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政治上的失意,抒发了诗人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是封建社会一种带

8、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_答案谪官谈感受 文本深读一、阅读小序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1诗前小序有何作用?_答案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了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二、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2诗歌的开头,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_答案诗歌的开头,诗人写了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形象地说明诗人此时的哀愁就像那茫茫江水一样无边无际,此时的心绪就像江中破碎动荡的月影一样零乱。 3.如何理解

9、“醉不成欢惨将别”中“惨”的含义?_答案自然环境:秋的寒意,又值夜晚。一个“秋”字境界全出。秋风、秋声、秋色(秋意)与夜联系起来,自然出现了一个秋夜阴冷、凄凉的境界。官场境况:直言被贬,失意谪居,又送别好友,更是冷落寂寞,心情压抑。与自然环境一起奠定全诗的基调。再加上喝酒没有音乐做伴助兴,于是心情很不愉快,怀着凄凉的心情同朋友道别,见到的只有寒江冷月,即“惨将别”。三、阅读第二段,回答下面的问题。4请赏析“千呼万唤始出来似诉平生不得志”。_答案诗人委婉而含蓄地点出了琵琶女本不愿出场,但面对诗人的盛情相邀,又不便拒绝的复杂心理。这是借动作刻画人物的精妙之笔。诗人通过人物试弹的动作,写出了人物有意

10、掩藏、压抑内心情感的心理活动。这就为后面描述琵琶女的不幸身世做了铺垫。 5.找出描写音乐的句子,并指明描写了什么样的乐声。_答案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小弦切切如私语幽细,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流利,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入微,银瓶乍破水浆迸激越雄壮,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四、阅读第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6本段写琵琶女的不幸身世和遭遇,为什么又写她早年色艺出众,红极一时?_答案诗人写琵琶女早年色艺出众,红极一时,极力铺叙渲染歌妓生活的欢乐、奢华,为反衬后来的凄凉生活做铺垫。五、阅读第四段,回答下面的问题。7诗人为什么道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_答案诗人与琵琶女有诸多的相似之处: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