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21114786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 Cu:64第一部分(必答题 共80分)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化学药品与其危险化学品图形标志不一致的一组是( )A. 烧碱1B. 甲烷2C. 酒精3D. 白磷4【答案】A【解析】【详解】A.烧碱是NaOH,是腐蚀品,不是爆炸品,故A选;B.甲烷是易燃气体,故B不选;C.酒精是易燃液体,故C不选;D.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故D不选。故选A。2.下列能源中,大量使用会导致全球

2、进一步变暖、雾霾天气增多的是A. 化石能源B. 太阳能C. 氢能D. 地热能【答案】A【解析】【详解】雾霾天气是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化合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烟尘,形成雾霾,故正确;太阳能、氢能、地热能都是新能源,无污染,故错误,因此选项A正确。3.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A. 硫酸、CuSO45H2O,苛性钾B. 硫酸、空气、纯碱C. 氧化铁、胆矾、熟石灰D. 硝酸、食盐水、烧碱【答案】D【解析】【详解】A、硫酸属于酸,CuSO45H2O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苛性钠属于碱,故A错误;B、硫酸属于酸,空气属于混合物,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类,故B错误;C

3、、氧化铁属于氧化物,但凡是五水硫酸铜的俗称,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属于碱类,故C错误;D、硝酸属于酸,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类,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分类知识,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4.Br标记的溴化铵作为示踪剂用于监测沿海污染。该原子的中子数是( )A. 47B. 35C. 117D. 82【答案】A【解析】【分析】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详解】溴原子的质子数为35,质量数为82,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82-35=47;答案选A。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B

4、.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 MgF2的电子式:D. 氯化钠在水中电离:NaCl Na+ Cl【答案】B【解析】【详解】A.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错误;B. 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B正确;C. MgF2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C错误;D. 氯化钠在水中电离是在水分子作用下,不是通电,电离方程式为:NaCl =Na+Cl,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用语,平时要注意化学用语的正确使用,解决易错问题,如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不能写成C2H4,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HO,不能写成CH3COH等,需要细心才能不出错

5、。6. 下列关于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 糖都能水解C. 纤维素没有甜味D. 糖类是人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答案】B【解析】【详解】A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 (126+110+165)n=162n,由于n不确定,有可能达几万至几十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B糖类中的单糖不能水解,故B错误;C人体内无纤维素酶,不能消化纤维素,纤维素没有甜味,故C正确;D糖类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人吃的粮食中的淀粉要转化成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宝宝喝的奶中的乳糖是提供宝宝生长的重要物质,故D正确;故选B。7.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油裂解B. 工业制钠C

6、. 蛋白质的盐析D. 煤的液化【答案】C【解析】【分析】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详解】A. 石油裂解产生了新物质(含有低碳的不饱和烃),属于化学变化,A项错误;B.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以得到钠, 工业制钠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C. 加入轻金属盐,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蛋白质的盐析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项正确;D. 煤的液化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答案选C。8.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 能与Na2CO3反应C. 能发生酯化反应D. 不能发生氧化反

7、应【答案】C【解析】【分析】由比例模型可知,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等。【详解】由比例模型可知,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为中性,不能使石蕊变色,不能与Na2CO3反应,可以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导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选C。9.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 豆浆中加入CaSO4制豆腐B. 清晨在茂密的森林里看到缕缕阳光穿过林木枝叶C.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D. 江河入海口常有三角洲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A、豆浆中加入CaSO4制豆腐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A正确;B、清晨在茂密的森林

8、里看到缕缕阳光穿过林木枝叶属于丁达尔效应,B正确;C、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C错误;D、江河入海口常有三角洲形成属于胶体的聚沉,D正确;答案选C。10.电影闪闪的红星中,为让被困的红军战士吃上食盐,潘冬子将浸透食盐水的棉袄裹在身上,带进山中。假如潘冬子在实验室中,欲从食盐水中提取出食盐,采用的最好方法是( )A. 过滤B. 萃取C. 蒸发D. 蒸馏【答案】C【解析】【分析】欲从食盐水中提取出食盐,可采取蒸发溶剂水的方法。【详解】将食盐水蒸发水,可以使溶剂的质量变少,而能使溶液达到饱和,继续蒸发就可有食盐析出。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蒸发溶剂可使不饱

9、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继续蒸发就会有固体析出。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44g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AB.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C. 1molL-1K2SO4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2NAD. 1molFe在足量的Cl2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答案】A【解析】【详解】A. 44g(即1mol)CO2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因此氧原子数目为2NA,A项正确;B. 标准状况下,水的状态不是气态,无法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H2O的物质的量,B项错误;C. 题干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钾离

10、子数目,C项错误;D. 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因此1molFe在足量的Cl2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D项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计算时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研究对象,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是易错点。12.将锌片和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柠檬中,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下列针对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B. 电子由铜片流出经导线到锌C. 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减轻D. 铜片一侧柠檬变蓝色,产生Cu2+【答案】C【解析】【分析】A. 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C. 原电池中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 原电池中Zn为负极,失电

11、子变为Zn2+,Cu为正极,电解质中的H+得电子生成H2。【详解】A. 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原电池,A项错误;B. 原电池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因此电子由锌片流出经导线到铜片,B项错误;C. 原电池中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片逐渐溶解,质量减轻,C项正确;D. 原电池中Cu为正极,电解质中的H+得电子生成H2,D项错误;答案选C。13.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A. Al(OH)3Al2O3B. Al2O3Al(OH)3C. AlAlO2D. Al3+AlO2【答案】B【解析】【详解】A. Al(OH)3加热后可直接转变为Al2O3,可一

12、步完成,A项错误;B. Al2O3与酸反应生成Al3+后与弱碱反应生成Al(OH)3,或者Al2O3与碱反应生成AlO2-后与酸反应生成Al(OH)3,不能一步完成,B项正确;C. 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2,可一步完成,C项错误;D. A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2,可一步完成,D项错误;答案选B。14.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Al3+、Na+、Cl、SO42-B. Cu2+、Ca2+ 、CO32- 、Cl-C. Ca2+、Na+、CO32-、NO3-D. K+、Fe2+、Cl-、NO3-【答案】A【解析】【分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有色离子不

13、能大量共存,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详解】A. H+与Al3+、Na+、Cl、SO42-均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B. Cu2+为蓝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共存,H+与CO32-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O2不能共存,Ca2+ 与CO32-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不能共存,B项错误;C. H+与CO32-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O2不能共存,Ca2+ 与CO32-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不能共存,C项错误;D. Fe2+为浅绿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共存,Fe2+、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D项错误;答案选A。【点睛】判断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

14、是:一色(有色离子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二性(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阴离子不能大量存在;在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不能大量存在)、三特殊(AlO与HCO不能大量共存:“NO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与S2、Fe2、I、SO等还原性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NH与CH3COO、CO,Mg2与HCO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仍能大量共存)、四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常见类型有复分解反应型、氧化还原反应型、水解相互促进型和络合反应型4种)。15.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 B. CH2=CH2 + HCl CH3C

15、H2ClC. 2CH3CHO + O2 2CH3COOHD. CH3CH2OH CH2=CH2 + H2O【答案】A【解析】【分析】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详解】A、苯环中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了,属于取代反应,故A正确;B、乙烯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烷属于加成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故B错误;C、乙醛被氧化为乙酸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故C错误;D、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乙烯,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故选A。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i是最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B. Mg(OH)2碱性比Ca(OH)2强C. 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A族D. 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