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PWM的通俗讲解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21113808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VPWM的通俗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SVPWM的通俗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SVPWM的通俗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SVPWM的通俗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SVPWM的通俗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VPWM的通俗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VPWM的通俗讲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恩搞SVPWM的目的呢.其实就是想让电机平稳地旋转,这次主要说说三相同步电动机(PMSM)的SVPWM控制吧(三相电机结构还请各位自行google.)。PMSM定子的三个绕组嘛,其实可以看做三个电磁铁,而且它们的方向互相成120角,而它们产生的磁场强度呢.又是和通过它们的电流成正比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分别控制三个绕组的电流,来分别控制三个电磁铁的磁场强度,进而在电动机内叠加出一个磁场矢量。PMSM的转子我们可以看做一个简单的永磁体,而上面那个磁场矢量可以看做另一个磁铁,所以,三相同步电机的原理通俗的讲呢就是两个条形磁铁摞一块,转动上面那个,下面的也跟着转而为了能让电机平稳地转动,我们希望电机

2、的定子磁场矢量能以恒定的速度旋转,并且保持磁场强度大小不变。前面说到,磁场强度是和绕组电流成正比的,所以呢,我们需要一个在空间中匀速旋转并且大小不变的电流矢量(电流矢量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其实它是由三相绕组的三个电流叠加起来的,稍后会详解)。假设某一时刻,这个电流矢量是这么个情况:其中坐标系中轴与电机的A相绕组的方向一致,轴与轴成90角那么经过一段很小的时间t之后,这个电流矢量又旋转了一点点:由向量的加法运算可知,为了让电流矢量实现这个旋转,我们需要在这个t中给它施加一个I:如果我们忽略电动机绕组的内阻的话,电动机其实可以近似为一个感性的负载,那么对于一个电感,如果给它加上恒定的电压,他的电流

3、会随着时间线性增长,所以,为了能给电动机施加这个I,我们只需要用一个和I方向相同的电压矢量,再作用t的时间,就OK啦。恩,接下来的一个t也是差不多这么个情况,有点不同的是I的方向也转了一点点。随着一个一个t转下去,电流矢量会转上一整圈(懒得画图了.),然后.I也就会转上一整圈。当我们把t取的足够小的时候,三角形I也就进化成为一个在空间中匀速旋转的矢量。由此可见,我们只要给PMSM施加一个大小不变,匀速旋转的电压矢量,就可以在PMSM内部形成一个大小不变,匀速旋转的电流矢量,继而再形成一个大小不变,匀速旋转的磁场矢量(相信很多人已经有点晕了其实我也晕.)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通过控制三相绕组上的电

4、压,才能叠加出我们想要的电压矢量呢?首先呢,先来一张三相全桥的电路图:恩,如果我们让一个桥臂输出高压,另两个桥臂输出0,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三个互成120角的电压矢量:如果让两个桥臂输出高压,另一个输出0,那么我们又可以得到三个电压矢量,相当于两个基本电压矢量的叠加:如果三个桥臂同时输出0或高压,PMSM的相电压为0,所以我们又得到两个零矢量。可以看出,除了两个零向量外的六个矢量把整个平面分成了6个扇区,在任意时刻,旋转的电压矢量肯定会落在某一个扇区里。我们给这几个扇区编一下号:其中U0 U2 U4这三个向量称为主向量,U1,U3,U5称为辅向量。易知U0-U5的幅度都相同,均为三相全桥的直流供电

5、电压,设这个电压为Udc。SVPWM的基本实现方法呢,就是在一个PWM周期内。调节一个扇区两边的两个电压矢量和两个零矢量的作用时间,根据平均值等效原理,来合成出我们想要的电压矢量。假设我们想要的电压矢量正好落在第一扇区里面,那么大致情况就是这样滴:恩,设一个PWM周期为T,主向量U0作用时间为T1,辅向量U1作用时间为T2,零向量作用时间为T0,那么有T=T0+T1+T2由向量的叠加与分解可知,我们要输出的Uout在两个坐标轴上的分量分别等于主向量辅向量经过平均值等效后的两个向量在两个坐标轴上的分量之和好吧我承认我语文不好.那么就有如下关系Uout * COS=(T1/T)Udc+(T2/T)

6、Udc * COS 60Uout * SIN =(T2/T)Udc * SIN 60T0 = T-T1-T2令U=Uout * COS U=Uout * SIN解得T0=(1-U/Udc-U/3*Udc)TT1=(U/Udc U/3*dc)TT2=2*U*T/3*Udc再令X=U*T/Udc Y=U*T/3*Udc就有T0=T-X-YT1=X-YT2=2*Y设A B C三相全桥三个桥臂的占空比分别为D1 D2 D3,那么输出U1只需要A相桥臂输出高压其他两个桥臂输出0就行,U2需要A B两个桥臂输出高压,C相输出0,零向量可以让三个桥臂同时输出高压或0,一般情况下我们让两个零向量的作用时间相同

7、,那么就有D1=(T0/2 + T1 + T2)/T=(1+X+Y)/2D2=(T0/2 + T2)/T=(1-X+3Y)/2D3=T0/2*T=(1-X-Y)/2恩,第一个扇区的推导就是这样,后面的五个扇区的推导过程类似,实在不想挨个把五个扇区的详细推导都打上来了.太多了,接下来就把结果写上来吧第二个扇区:D1=1/2 +XD2=1/2 +YD3=1/2 Y第三个扇区D1=(1+X-Y)/2D2=(1-X+Y)/2D3=(1-X-3*Y)/2第四个扇区D1=(1+X+Y)/2D2= (1-X+3Y)/2D3=(1-X-Y)/2第五个扇区:D1=1/2 +XD2=1/2 +YD3=1/2 Y第

8、六个扇区D1=(1+X-Y)/2D2=(1-X+Y)/2D3=(1-X-3*Y)/2其实我们可以发现,第一第四扇区、第二第五扇区还有第三第六扇区的占空比都是相同的,有了这些占空比,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写出SVPWM程序了最后附上C演示程序#include #include #define PI 3.141592653#define SQRT_3 1.732051#define DEPTH 256 /*数据深度,即存储单元的个数*/#define WIDTH 8 /*存储单元的宽度*/void svpwm(void);unsigned int Sampling = 256;unsigned cha

9、r CCR1, CCR2, CCR3;double x,y;double PI2;double cosa;double buffer6;double Vdc = 100;double Vo = SQRT_3*Vdc/2;int i;int s1,s2,s3,s4,s5;void init(void) PI2 = PI * 2 / Sampling; s1 = Sampling/6; s2 = Sampling/3; s3 = Sampling/2; s4 = 2*Sampling/3; s5 = 5*Sampling/6; cosa = 2*cos(PI2); buffer0 = -sin(P

10、I2) *(Vo / Vdc) /(2* SQRT_3); buffer1 = 0; buffer2 = 0; buffer3 = cos(PI2) * (Vo / Vdc)/2; buffer4 = Vo / (Vdc*2); buffer5 = Vo / (Vdc*2);int main(void) init( ); for (i = 0; i Sampling; i+) svpwm( ); printf(%d %d %d %d n, i,CCR1,CCR2,CCR3); while(1);void svpwm(void) x = buffer5; y = buffer2; buffer2

11、 = cosa * buffer1 - buffer0; buffer5 = cosa * buffer4 - buffer3; buffer0 = buffer1; buffer1 = buffer2; buffer3 = buffer4; buffer4 = buffer5; if (i = s1) /判断扇区,计算占空比 CCR1 = (0.5 + x + y)*256+256; CCR2 = (0.5 - x + 3*y)*256+256; CCR3 = (0.5 - x - y)*256+256; else if (i = s2) CCR1 = (0.5 + 2*x)*256+256

12、; CCR2 = (0.5 + 2*y)*256+256; CCR3 = (0.5 - 2*y)*256+256; else if (i = s3) CCR1 = (0.5 + x - y)*256+256; CCR2 = (0.5 - x + y)*256+256; CCR3 = (0.5 - x - 3*y)*256+256; else if (i = s4) CCR1 = (0.5 + x + y)*256+256; CCR2 = (0.5 - x + 3*y)*256+256; CCR3 = (0.5 - x - y)*256+256; else if (i = s5) CCR1 = (0.5 + 2*x)*256+256; CCR2 = (0.5 + 2*y)*256+256; CCR3 = (0.5 - 2*y)*256+256; else CCR1 = (0.5 + x - y)*256+256; CCR2 = (0.5 - x + y)*256+2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