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词两首教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032349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词两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词两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词两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词两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词两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词两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词两首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渔歌子教学设计一、出示词语,认读记忆:1、师:考考同学们,行不行?生:(师适当激励:信心不足?不敢?)(1)师:我这有一些词语,请同学们声音响亮的读出来。(点击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词,师做相应评价(2)请全体学生读词。师问: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生:颜色。师:前三个表示 ,后三个表示 。2、(1)师:这回要增加难度了,(点击出示四字词语)谁还能声音响亮的读出来。指名学生读。再请全体学生读。(2)师:如果我说这个地方“山是青的,水是绿的”,你可以用哪一个词来形容?生:师:还可以用哪个词?生:如果有一个地方的树木特别绿,绿的颜色快要滴下来了,用哪个词?如果有一个地方颜色特别多,那的花有白的、红的、

2、蓝的、粉的;那的树有墨绿、青绿、翠绿等等,用什么词?生3、(1)师:我这还有一组词,大家来一起读一读。(点击出示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2)如果让你们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此时老师上课的状态,用什么词?生4、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记下这些词语,比比谁记得多?(1)生背,师提示:出声的读、背有助于记忆了。(2)指导学生汇报自己记住的词。师相机纠正出错的,并让出错的同学再读正确。5、请全体同学高声朗读一遍词语。二、由歌曲入手,走入渔歌子师:奖励同学们的优秀表现,请大家听一支歌。(播放渔歌子的歌曲录像,让学生反复看和听。)1、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很优美的歌曲,和歌曲同时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很多画面,哪一个画面留在

3、了你的脑海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汇报:师相机引导:如果让你用词语或者是句子来形容这些画面,你怎么说呢?学生试用刚才记忆的词语组成短语来说景物。2、刚才的歌好听么?这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歌词中蕴含着一首千古流传的经典诗词,你知道是哪几句么?找学生念。3、还有谁知道?也来念念。4、真好,你们刚才念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词渔歌子(板书)三、读,读出词的味道(一)读出节奏1、(出示整首词)谁来读给大家听?注意,读的同学尽量一字不错,听的同学要认真看字,看他读的是不是完全正确。生读。如果有读不好的地方,师再指导读,(箬笠、蓑衣,师可提示生从竹字头可知是竹制的,蓑衣,师可提示生猜一猜它用什么编的?)让生

4、再正确的读一遍。2、师:诗词的读法和文章不一样,诗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唱的,所以,词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这样才有诗词的味道。再来试试。3、指名读。师相机评价:我很欣赏此句,为何要(例:“鳜”字为什么重读?“前”字为什么要拖长一些?你想叫白鹭怎样飞?)4、师整合:讲词的味道就是这样,不要读得太快,喜欢哪个地方就读得重一些、长一些。再试试,让我听到更浓的味道。再指名读。5、师整合景色激情:连绵起伏的西塞山上翠色欲流,几只白鹭在山前自由飞翔。岸边的桃花开了,散发出醉人的芳香,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片片美丽的云霞。山下的小河清澈见底,一条条肥美的鳜鱼纷纷跳出

5、水面,在快乐地做游戏。这么美的景色,能通过你的读让我感受到吗?自己试一试。再指名试读。6、教师起头,把“前”读得长一些,引生全体读。师:真好。同学们真聪明,我相信,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们会读得越来越好。(二)读出味道1一幅美丽如画的景:师:同学们,有人说,诗词能表达一个人的感情,诗词能抒发一个人的志向。诗词很多时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画,那么,从这首词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生:西塞山、白鹭、桃花 、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 、细雨。师:让我们来一起数一数:2、(1)师:这首词一共27个字,却写了9种景物,诗词的凝练在这首词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因为太凝练了,许多东西作者就没有写出来,比

6、如西塞山的颜色呀,白鹭的姿态呀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这些景物的颜色、姿态补充出来(点击出示课件),不用写,说一说就可以:怎样的西塞山?怎样的桃花?怎样的流水?同桌互相说说。(2)指名学生交流。师相机评价。3.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把这首词中省略的颜色、姿态补充出来,这画面一下子就鲜活了起来。那么,就请大家把刚才所说的景物的颜色、姿态送回到这首词中,用自己的语言把词中所呈现的画面描述出来,要不要准备?(1)学生自己试着连起来说一说。师:哪位同学站起来说一说这首词所描述出来的画面?其余的同学认真听,说不定还需要你的帮助呢。会听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孩子。(2)指名学生汇报:当学生说得不完整时,师引导:我怎

7、么觉得你说的更象是一些词组呀?箬笠和蓑衣在哪里?在树上挂着?生当生说得啰嗦时,师引导学生把话说干净、整洁。用一个主语:一个渔人头(3)找几名同学合作把整首词的景色描绘出来。(4)找一名同学合作把整首词的景色描绘出来。(5)再找一名同学合作把整首词的景色描绘出来。师:这次的要求要高一些了,看看通过你的描绘,能不能让我们都沉醉进去?4. 师:在他们的描述中,你觉得这首词为我们呈现的画面怎么样?生:美丽。师:说一个词。生:美丽。师:美丽得象什么一样?生:象一幅画一样。师整合并板示:美丽如画 景5、其实,喜欢江南景色的又何止是张志和一个人呢,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就写了这样一句诗,一起读:桃花流水窅然去,别

8、有天地非人间。师解释意义。还有一位大诗人白居易也写过一首诗:江南好6、师:这么多人喜欢江南的景色,这么美丽的江南! 谁再来读?让我们感受到江南美丽的景色。指名生读词。7、师:比刚才读得好了许多。现在,请你想一想:青的山,白的鸟,粉红的桃花,青绿的流水,吹面不寒的微风,细如牛毛的细雨,尤其还有大家喜欢的鳜鱼,你开心吗?生:开心。师:你开心时怎么样?生笑。师就象现在一样,会笑。那么你就笑着读,让大家看到你的表情。生笑着读词。师:你看,有人常说要有表情朗读,表情一出来,你的语言、音调、音色就发生了变化。现在,就请大家带着开心的表情来读。全体学生带着表情读。一份愉快的心情:1、师:在这首词中,只有这些

9、景物吗?还有什么?生:人师:那你看到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一个钓鱼的人?师:他的心情怎样?生:高兴 师板示:悠闲自在 人 轻松愉快 心2.师:词中没有一个写心情的词语啊,你怎么就体会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呢?生:读句子。3.师:他的意思我听懂了,他说作者笔下的景物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心情。真的是这样吗?我这里还有一首曲子。出示秋思师读。这个人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生汇报。4、师:你看,这也是作者笔下的景物。同学们没有学过这首曲,但你们能从句中知道作者的心情。确实如此。渔歌子这首词让我们读出了美丽的景色,人的悠闲自在,心的轻松愉快。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词,通过你们的读,我想听到人的轻松愉快,还

10、想从你的表情中看到开心,看到景色的美丽。(提示生做端正)学生全体读词。一个悠闲自在的人:1、师:能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中垂钓,真是一件美事,所以作者才高唱: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的“归”是什么意思呢?2、在这如画的世界里,一个人在斜风细雨中的垂钓,没有人打扰,可真是悠闲自在啊!四、探作者,体会词中的别样深情师:这首词学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1、我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张志和喜欢垂钓,但是,他钓鱼却与众不同鱼钩上从来不设诱饵!说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么?生:师:说到这,让我们想起一个人:姜太公那么我就想,张志和是不是也想象姜太公一样,想钓出一个宰相来吗?就让我们走近张志和看一看吧。2

11、、出示张志和的介绍。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名词人和诗人,十六岁时“游大学”,以“明经”耀第,向唐肃宗献策,深受赏识和重用,又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贬官。但他并没有去上任,而是托词亲丧回到了老家,并且从此以后不再作官,长期过着隐逸的生活,悠然徜佯于太湖一带的山水之间。因常以扁舟垂钓,超然不在尘世中,唐肃宗曾派人寻找与他,但是都没有找到。师: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再来看这首诗,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个“归”字还仅仅是回家么? 还代表着他不愿意回到哪里去?生:朝廷。提示学生把话说完整。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让我来说前半句,你来说后半句。张志和不想回到吃饭睡觉的小家,也不想回到 ,还不想回到尘世中。3、刚才老师说,诗词言志,诗词言志。就在这一首山水画一样的词中,蕴含着张志和的志向,他愿意做一个隐士,而不愿意做官。也正是有这样宁静的心态,闲适的心境,眼睛中才有美丽的景色,所以,整首词明丽俊美,深得人们的喜爱。齐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