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二轮题型必练——中国传统古文化描述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0375048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二轮题型必练——中国传统古文化描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化学二轮题型必练——中国传统古文化描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化学二轮题型必练——中国传统古文化描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化学二轮题型必练——中国传统古文化描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化学二轮题型必练——中国传统古文化描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二轮题型必练——中国传统古文化描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二轮题型必练——中国传统古文化描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对题必练中国传统古文化描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1.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糖浆有甜味,可以止渴B.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未涉及化学变化C.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形容的霾尘中有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D.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可逆反应2. 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巨大。本草纲目“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则这种方法是()A. 分液B. 升华C. 萃取D. 蒸

2、馏3. 中华好诗词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A.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烟雨”指悬浮在空中的固体小颗粒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 “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中所指的爆竹燃放过程有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野火”是伴随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的4.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与蒸馏原理有关的是()A.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C.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D. 千锤万凿出

3、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5.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常见古诗文记载化学知识A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强水为氢氟酸C诗经大雅绵:“堇茶如饴。“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糖类均有甜味D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利用焰色反应A. AB. BC. CD. D6. 中华传统文化博

4、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B. 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C. “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D. 中国蓝是古代人工合成的蓝色化合物,其化学式为BaCuSi4O10,可改写成BaOCuO4SiO27.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国的圆珠笔头一直需要进口笔尖钢,经过5年数不清的失败,2016年9月,中国太钢集团利用家常和面原理在钢水中加入添加剂试验成功,造出圆珠笔头,可完全替代进口,由此信息可知笔尖钢为合金,且具有良好的切削性B. 工业生产

5、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C. 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金属硫化物D. 中国蓝是古代人工合成的蓝色化合物,其化学式为BaCuSi4O10,可改写成BaOCuO4SiO28.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A.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B. 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 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D.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

6、中泣”,这里“燃豆萁”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9.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国的圆珠笔头一直需要进口笔尖钢,2016年9月,中国太钢集团利用家常和面原理在钢水中加入添加剂试验成功,造出圆珠笔头,可完全替代进口,由此信息可知笔尖钢为合金,且具有良好的切削性B. 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碱剂不可能为烧碱C.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说明麻黄碱具有平喘功能,常常用于治疗气喘咳嗽D. 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金属硫化物10.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许多化学方

7、面的记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选项古代文献记载内容涉及原理A格物粗读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枝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氧气B本草经集注孔雀石碱式碳酸铜投入苦酒中,涂铁皆作铜色该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其中只涉及该过程中涉及物理变化,无化学变化D开宝本草硝石(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性质A. AB. BC. CD. D11.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烟”指“香炉”中

8、碘升华的现象B.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C. 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12.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A. 诗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该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B. 杜牧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此处的“烟”指固体小颗粒C. 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

9、应D.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13.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A. 天工开物五金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炒铁是为了降低铁水中的碳含量,且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B. 抱朴子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C. 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蒸馏D. 梦溪笔谈中“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中的剂钢是指铁的合金14.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古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

10、中的瑰宝,其意蕴含蓄,意境深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中的“柳絮”和棉花的成分均含纤维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烟”是弥漫在空气中的PM2.5固体颗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体现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中包含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A. B. C. D. 15.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金属硫化物B. 黄白第十六中有“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C. 西晋刘琨重

11、赠卢谌中的诗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中包含有化学变化D. 中国蓝是古代人工合成的蓝色化合物,其化学式为BaCuSi4O10,可改写成BaOCuO4SiO216.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司烜氏,掌以夫遂(青铜凹镜)取明火于日”的“夫遂”是单质B. “著作酒醴(甜酒),尔惟曲蘖(酒曲)”的“曲蘖”是催化剂C.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烟雨”指悬浮在空中的液体小颗粒D. “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中所指的爆竹燃放过程有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17.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

12、就已经广泛应用了,书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A. 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极”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B.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C. 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D. 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为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蔡侯纸”的制作工艺中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18.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句分析正确的是( )A. 于谦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

13、在人间”,大理石变为石灰的过程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B.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常以单质状态存在C. 赵孟頫诗句“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灿烂美丽的烟花是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D. 龚自珍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指凋谢的花可以包裹植物的根,对植物有保护作用19.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设计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目的古代文献说明A使用周礼:“煤饼烧蛎房(牡蛎壳)成灰”,蔡伦造纸用此“灰”溶于水沤浸树皮脱胶。“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B鉴别新修本草:硝石“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

14、紫青烟起”,用于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利用焰色反应C浸出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提取青蒿素中的纤维素D性质本草纲目:“(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机诸药者”。利用KNO3的氧化性A. AB. BC. CD. D20.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描述内容分析错误的是()选项描述分析A“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B“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涉及的操作是蒸馏C“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硝石中含碘单质D“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浣衣发面,去垢”利用其水解显碱性去污A. AB. BC. CD. D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糖浆有甜味,可以止渴,故A正确;B.“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这两句大意是流水在冰层下发出低咽的声响,原来崎岖不平的沙路铺上厚厚的积雪显得很平坦,未涉及化学变化,故B正确;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形容的霾尘中有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Hg+S;积变又还成了丹砂,即汞和硫在一起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