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导学笔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五 - .ppt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84302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96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导学笔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五 -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语文导学笔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五 -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语文导学笔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五 -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语文导学笔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五 -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语文导学笔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五 -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导学笔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五 -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导学笔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五 - .pptx(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第一单元 论语 选读 预读先学 多读厚积 精读研析 内容索引 预读先学 释文题 知文明理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语出 论语 述而 意思是说 干违背道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 对我来说就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 彩 孔子运用形象的比喻 表明了自己对道义的重视与追求 孔子不 是说富贵对自己没有意义 而是说违背了道义的富贵对自己来说毫无 价值 按照孔子的观点 贫寒虽然是问题 但贫寒而不能践履道义才 是真正的问题 富贵不是问题 以不正当手段牟取富贵就是大问题 这句话表现了孔子义薄云天的高尚人格 在物质利益面前 孔子保持了超然 独立 高尚的人格 保持了精神的旷达和完 满 这句话表明

2、了孔子的人生价值取向 孔子所弘扬的这种价值 取向 对于治疗社会上一部分人为谋取权势和利益而不择手段 害国害民的弊病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明主旨 本课所录选文都围绕一个 义 字展开 孔子主张安贫乐道 见 利思义 见得思义 将合乎道义作为一切行为的准则 孔子所张扬的 义这种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现 实意义 语言积累 1 词语理解 1 通假字 富而可求也 通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通 若臧武仲之知 通 如如果 约贫困 智 聪明 2 一词多义 信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信乎 夫子不言 不笑 不取乎 余固笑而不信也 今行而无信 则秦未可亲也 自可断来信 徐徐更谓之 杳无音

3、信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诚实 真实 不虚 相信 信任 信物 凭据 送信的人 使者 音讯 消息 听凭 随意 无恶不作 首恶必惩 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恶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学恶乎始 恶乎终 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w 罪恶 坏事 做坏事的人 丑 劣 讨厌 憎恨 疑问代词 哪里 什么 疑问副词 哪 怎么 3 古今异义 造次a必于是b a 古义 今义 鲁莽 轻率 b 古义 今义 连词 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 起的 慌忙 仓促 两个词 于 介词 是 代词 这样 子路问成人 古义 今义 成年的人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古义 今义 事理上确定不移的 完美无缺的人 一定这样

4、4 虚词归纳 之 曲肱而枕之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宋何罪之有 蚓无爪牙之利 代词 它 定语标志 译成 的 或不译 宾语前置的标志 不译 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译 2 词类活用 1 饭疏食饮水 2 义然后取 3 曲肱而枕之 名词作动词 吃 名词作动词 符合道义 意动用法 以 为枕头 3 特殊句式 1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2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3 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4 非其鬼而祭之 谄也 5 见义不为 无勇也 6 君子义以为上 7 德之不修 8 学之不讲 判断句 判断句 判断句 判断句 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9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

5、贾 10 文之以礼乐 11 以告者过也 介宾短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4 语句翻译 1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译文 2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译文 富裕和显贵 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 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 君子不会接受 君子是不会在一顿饭的时间内背离仁德的 在急迫仓促中一定这 样 按照仁的要求 做 就是在受磨难 挫折时 也一定会按仁德的要求 去办事 3 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 见到利益就想到道义 面临危难挺身而出 付出性命 长期 处于穷困之中 不忘记平素的话或诺言 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个完美 无缺的人 名言警句

6、 文本名句 1 夫子时然后言 人不厌其言 乐然后笑 人不厌其笑 义然后取 人不 厌其取 2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3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4 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 5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6 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文外名句 1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 以约失之者鲜矣 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 德不孤 必有邻 精读研析 要点突破 1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 浮云 体现了孔子的什么精神 答案 答案 孔子极力提倡 安贫乐道 认为有理想 有志向的君子 不 会总是为自己的吃 穿

7、 住而奔波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对 于有理想的人来讲 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同时 他还提出 不符合于道 的富贵荣华 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 对待这些东西 如天上的浮云一 般 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 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2 孔子所谈的 君子有九思 是对君子的赞赏 还是要求 答案 答案 是要求 孔子告诫后人 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 这 里包含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 如温 良 恭 俭 让等 所有这些 都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组成部分 3 在第9则中 孔子为什么感叹 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 善不能改 答案 答案 因为在春秋末年 天下大乱 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 对此

8、他万分忧虑 他把道德修养 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 问题相提并论 在他看来 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 因为进行道德修养 和学习各种知识 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和 不善 只有这样 修养才可以完善 知识才可以丰富 答案 孔子的义利观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思想精华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凝 结和升华为诸如大公无私 无私无畏 廉洁奉公 刚正不阿 见义勇 为 助人为乐以及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兴亡 匹 夫有责等高尚品德和崇高气节 凝聚成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浩然正气 影响着一代代有识之士 4 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影响

9、答案 延伸探究 孔子说 见义不为 无勇也 而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中小学校却明 确指出 不提倡中小学生 见义勇为 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矛盾的 态度的 答案 答案 见义勇为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义勇 二字 撑起了 中华美德的一片天 面对救死扶伤和见义勇为的事情 任何一位有良 知的公民 都会被这种舍生忘死 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精 神感动 正是这些平凡的人 用他们无私的爱心构建起我们的和谐社 会 他们让我们看到 世界是美好的 人心是正义的灵魂所在 和平 年代 谁是真正的英雄 见义勇为者当之无愧 他们是社会主义的代 名词 是平安建设的中流砥柱 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榜样 我们知道现在社会上有许许多多 见

10、义勇为 的英雄事迹 感人至深 可歌可泣 但仔细观察 发现他们都存有两方面遗憾 一是缺乏专 业知识与能力 二是经常为此而致伤 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实践证 明 许多的 见义勇为 行为背后须得有专业知识与能力作为支撑 否则很难达到 见义勇为 的最佳效果 不是将被救人救起后自己牺 牲 就是不但没将被救人救起反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不提倡中小学 生 见义勇为 是 以人为本 的具体体现 多读厚积 提示 引用名言开宗明义 快 速入题 观点鲜明 思悟亮点 见利勿忘义 孔子曾说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1 古人尚且明白 义 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作为现代文 明社会的一员 我们更应该明白精神 的富有高于物质的富有

11、我们要谨记 见利勿忘义 1 本文开头引用孔子的话有什 么作用 提示 提示 这是一个反面例子 指 出了现实中存在的 见利忘义 的现象 顺势得出了 见利 忘义 捡的是金钱 丢的是尊 严 的观点 呼应了中心论 点 一农民工存钱时不慎将一年的 血汗钱撒落在地上 路人见状争先恐 后地捡起钞票塞进自己的腰包 尽管 农民工苦苦哀求仍无济于事 令人痛 心疾首 为什么在高唱道德赞歌的今 天会出现这种丑恶现象 人们在弯腰 拾钱的同时也丢失了自己的道义 一 副副丑恶的嘴脸逐渐扭曲 变形 让 人不寒而栗 见利忘义 捡的是金钱 丢的是尊严 2 2 第 段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是 怎样的 提示 见利勿忘义 会让前行的道路充满光

12、明 她只是一个默默无闻 的保洁员 一次 她拾到一个装有3万多元现金的钱包 但她没有动 心 瓢泼的大雨没有改变她等待失主的决心 陆永芹 卑微的保洁 员 却用道德的光辉使这个雨天充满了阳光 光明驱散了头顶的阴霾 她用 义 照亮了自己前行的路 也让那些在利益的诱惑面前蠢蠢 欲动的人无地自容 先义后利者荣 先利后义者辱 见利忘义地 追求物质的丰足 纵使腰缠万贯 锦衣玉食 也永远受到人们的唾 弃 见利勿忘义 会让生活充满醉人 的芬芳 当得知自己的生命仅剩3个月 时 她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 要的人 何玥 一名12岁的小学生 用大义完成了自己生命最后的精彩一 跃 她的父母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 也从未

13、主动找过接受器官救助的患者 花朵从枝头凋落 却留下满地清香 见 利勿忘义 你收获的将是精神的 玫瑰 它比真实的花朵香得更淡雅 更持 久 生活也因此花香弥漫 顺心舒畅 提示 正面举例之后 都适时 展开反面论证 正反对比 孰 是孰非 何去何从 一目了 然 引用材料自然 剪裁得当 并巧妙过渡 足见作者的智 慧 3 本文在运用事例上有何特点 提示 见利勿忘义 会让精神的 粮仓 充实而丰盈 看着聋哑姐妹得不到正常教 育 她的心里阵阵难受 聋哑学校办起来 了 即使负债累累也要为学生增添学具 袁敬华 自己捉襟见肘也要让聋哑学生 学到文化知识 她的付出终于迎来了硕果 累累的金秋 精神的 粮仓 也满是黄灿 灿沉甸甸的 谷穗 见利忘义的人只是 短暂的拥有 物质的富足如何能填补精神 的空虚 这些人精神的 粮仓 永远是空 空如也 颗粒无收 提示 主体采用并列式结构 条理清晰 相互补充 层层阐 释 观点得到有力的证明 4 文章主体采用了哪种论证 结构 有何特点 提示 当然 见利勿忘义并不排斥适当的物质追求 所谓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只要我们在道德的底线内追求物质享受 也无可厚非 舍小利 取大义 你的人生舞台一定会赢得掌声与喝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