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总及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94477 上传时间:2017-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总及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总及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总及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总及答案和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总及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总及答案和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北京卷】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 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注释: 鲁连: 鲁仲连,战国齐人,他 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有人评此诗:“此托

2、鲁连起兴以自比。 ”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2013 北京卷】答案12. B 末照指余辉, “后世仰末照 ”指的是后世的人们依旧敬仰他的功绩。标准答案: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 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答案示例:此诗开篇首句运用起兴的手法,引出倜傥高妙的鲁连的形象,再以出海明月的比喻表达了对鲁连如明月般光芒万丈的才华的赞赏,接着两句诗阐述鲁连说服魏赵,合力抗秦的丰功伟绩,以及鲁连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令后世仰慕。由此引出,【2014 北京卷】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 (12

3、分)奉陪郑驸马韦曲 【1】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赏胜地,杜甫作此诗时,久住于长安而未得一官。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 ,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园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尽情饮酒。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 、 “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D.此诗运用了“反言” ,如“恼煞人” ,实际是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下列诗句中寓有相同情感的两句

4、是(4 分)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唐罗隐 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C.莫嗟韦曲花无赖,留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按: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春游曲江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 , “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2014 北京卷】答案14、答案:C解析:本诗所写明显是春日景色,并非夏日。答案:BE解析:兴亡盛衰之感往往是通过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 “当年燕子知何

5、处”和“韦曲杜陵文物尽”均是在感慨当初繁华如今已经不再,因此答案容易获得,余下三句均为袭用杜甫原句进行单纯的景物描写。答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 ,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官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解析:参照注释和典故本身,知人论世,即可得到答案,注意要先理解诗句本身的意思再分析,归隐之怀在表面,厌倦功名之心则为根本。【2015 北京卷】 (18 分)醉翁操 【1】 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

6、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 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 试听徽外三两弦 【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 ,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 ”【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的“空山” ,都写出了山的空寂。B

7、. “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 “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D. 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17.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5 分)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 分)A.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8、。 (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2 分)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_,_。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4 分)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 ,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_,_。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 )(2 分)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

9、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 分)【2015 北京卷】答案16 C【解析】本词主要借对流泉声音的描写来赞美欧阳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籁的悠然自得之情。所以选项 C 说是对醉翁的思念之情不准确。17. B【解析】A 用龙吟虎啸的声音和万籁百泉的秋音来写觱篥声;C 是蜂和蝉来写琴声;D用白玉和黄莺写琴声。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18.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9. 苏轼的醉翁操上阕主要是通过描写流泉的自然声响带来的美妙效果来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如首句“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写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声若环佩,词人创造了一个美好意境。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下片写鸣泉虽不复存,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人间。 醉翁亭记则是通过描写琅琊山的四时景色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