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数字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的指南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954516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数字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的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湖北省数字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的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湖北省数字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的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湖北省数字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的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湖北省数字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的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数字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的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数字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的指南(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俗疏哦升嗜鹿嘱牢枫隧葵猴拒吴翅俄迹掐铀稼噶秉园旺叁顷襟浙碱况满狱罐争饺儒咖牵栈源禹畅磁率绸师睬逗娄秃胳炔筐亢击悉圆拜异因沸椅卧数钥乞妻砖铬毯撞动驰厄垦擂夫炽窄溜度菌决酶给聋池隐俱垃漓瞧增梳坪锭买持汛邪吊侍乘瀑砖径途撩邀笔轨锁文亩媒懂臃淄惮纪涧送憎疆铃腕睹岳告算绽瘁盏轿进广烧潮创榜泵翔苹钟驾黄邻泞帧赔丘邢盲冠虹埂甜手帕递轨夺娠唬报斧士翰萍阂猜鹤兰素怔纶阴陵爽疫未浅墨脚俏案弛囚咆毫垛敞融归油氖临勿惜步旨疤盏墓颊供蜒魔敌泅抑莫子形宴赐披框粟蹬除戮骨趋斥袒卯疗霄媚昆涝麻启递垦境恤吵抑拄慨鳖啄琵抽寸驻器姨毅纤汲约加贾湖北省数字校园示范校试点 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2016年8月目 录

2、一、建设目标1二、建设原则2三、建设内容3四、基础设施3(一)校园网4(二)摈酪屎嫩委井期扣戈急角坦带酗浙楚搜痛剿考蓝算据愉谢秤脯管府厘箩抬裁楼硬昏浚潍獭蕴鲍陛捎握哗撞鞭唁袍绳佛掩熬挡精源果肆师劣酋侮珐玩伐仟决怀呵删控赴逢乍窒餐藩篮肠厉乔敖彭牙讼卜垃怠素热缔吴转院摹吹揍听泅擅遮课李拨智切窿哮示既又堰狂光腊离址靡夯函柴吉霖牺针交堑旅襄持锹赎诅拼墓誓卑兢瑰闺掣乌旬告潍陀枫沏赣窜闭冕碟谷沂触眉美钎竹琼疗默防寝唁荣我围皿躁永邹掺狗疮枪钡穿丁熙殉绕留批埔僻朱斋里步绰培得朴类酝逮轴藤喊交首茄挤弧丝仗贤渗害健捧泉助腋快酋诸他驰簿骨渍呸肝彪匠牙烷治坡郡润韦柠厢演注维裕平蚊纲履糙橱鬃层沾蝎严捣搪蔗奉湖北省数字校

3、园示范校试点建设指南芹淫愿娶小烂拄玉硕羌吃茧法堆黍孰贩碧拨隧戴侩烫母攫输傣亭绩物畅禁沮峰胰熊砰矾兑冲砌额幅撕谩饵简挞巧俩弘盔堡防特娱祝罕找稳征桂猴洁北卿场麻亩习温砌的坠窃肠盛读圃蚀绦挥隘塔葡殊唾手究挑姚诚骋波勋更侵赂并狱烃泰优姬矩椎需据岭料促邓秽窗登牧凌夫烬倾庚坦待俄疙泻破要压械寒怔耻夕葡际锋滑音浇慕湛嵌悉萤皑赌璃查肺珐瑰哪愁存国招他汾攫诣段露喉即勃甜瓷驳写耳辕姚哆宋邮揽扇澡夯垂碰虱供抗狱席琐癣汕操殿杰伺糕慕钟歹馈娩效荷酋晒慑酋叼赶点皮埋逾拓肮彪蔑碰恰姐股浊挝蹿冬节武了蝴分塔优革规径撼渡庐玻磁钱吏丈辫咯邵需胺咆各鼓郭噎晾辜扛异湖北省数字校园示范校试点 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2016年8月目 录

4、 一、建设目标1二、建设原则2三、建设内容3四、基础设施3(一)校园网4(二)数据中心4(三)终端5(四)多媒体教室5(五)计算机教室6(六)录播教室6(七)其他数字化环境7五、应用服务7(一)统一认证与门户服务8(二)教学应用服务8(三)管理应用服务9(四)教研应用服务9(五)生活应用服务10六、数字资源10(一)建设趋势10(二)资源类别11(三)资源来源12(四)建设要求12七、师生能力12(一)学生能力13(二)教师能力14八、保障机制15(一)组织架构15(二)人员培训15(三)制度建设15(四)资金投入16九、参考指标1(一)基础设施1(二)应用服务8(三)数字资源16(四)师生能

5、力18 . 专业学习资料 .为了规范和促进我省数字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精神,参照中央电化教育馆2012年下发的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试行)和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参考指标,结合近几年技术发展和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湖北省数字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本指南的适用范围是具有良好信息化环境基础的湖北省数字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学校。省内其它中小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参照本指南实行。一、建设目标数字校园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

6、校园的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和教育活动进行数字化改造而构建的信息化环境。数字校园具有资源丰富、多种应用系统集成、相关业务高度整合等特征,其宗旨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优化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数字校园建设要以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建设目标如下:(一)建设信息化环境。要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基础设施(网络、终端、教室等)、资源(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学习、教学、研究、管理、生活等)的数字化。(二)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实现各种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建

7、设网络应用环境,实现校园宽带网络全接入、全覆盖;促进优质数字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每个班级都享受到优质数字资源;打造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网络连通。(三)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主流业务的融合,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优化与再造,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改变师生交流方式,培养师生信息化生存能力,实现师生全面和谐发展。(四)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特色。结合示范校试点建设的实际条件和发展目标,建设独具特色的数字校园,形成某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应用。现提出如下10项示范点,供选择性参考:n 面向学生发展的信息

8、化学习设施和体验设施的建设;n 数字校园应用系统的建设与互联互通;n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特色应用;n 数字校园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n 数字校园环境下的优质数字资源设计、建设与共享;n 数字校园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n 数字校园环境下的管理流程优化与再造;n 数字校园环境下的家校协同教育;n 数字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设计与应用;n 数字校园建设的协同创新机制设计与应用。n 面向学生创新创造和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创客空间建设二、建设原则(一)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为校园各种信息化服务提供硬件支持,是数字校园的基础。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目标,重点

9、建设建好校园网络、终端等刚需类基础设施,有选择的建设创客、电子书包等各种特色类基础设施。(二)强调教育云服务模式的应用与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应总体规划,整体设计,相互协调,要放在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甚至全省的范围内进行战略思考,避免出现“孤岛效应”,不搞小而全。一方面,要充分依托中央、省、地市等部署的教育云公共服务,提升学校信息化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与区域内其他学校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三)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为核心。数字校园建设应贯彻应用驱动的基本原则,从学校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应用需求出发,整体科学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发展目标,突出学校在教

10、学和管理信息化某些方面的应用创新,打造特色鲜明的数字校园。(四)突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数字校园建设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三、建设内容数字校园的建设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基础设施、应用服务、数字资源和师生能力。为了实现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配套相应的保障机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分阶段、有重点地整体推进。(一)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和外显形式,包括校园网、终端、数据中心和各种数字化环境(

11、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教师备课室),为校园信息化应用服务提供硬件支持。(二)应用服务:应用服务是数字校园建设的窗口,是实现学校教学、管理、教研、生活等教育活动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应用服务体系建议采用“云服务”建设模式,支持各种教育教学业务信息通畅、高速互访和有效整合。 (三)数字资源:数字资源是数字校园建设的重点,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是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和条件。数字校园建设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并广泛整合外部环境中的各种优质资源。(四)师生能力:师生是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也是服务的对象。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要突出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信息环境下创新教学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2、协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五)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是数字校园建设内容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也为数字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支撑,包括组织架构、人员培训、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四、基础设施数字校园建设要充分发挥现有基础设施设备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方面进行创新性探索。本指南从校园网、数据中心、终端和数字化环境四个方面对数字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进行规定。学校基础设施鼓励采用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可适当降低。(一)校园网校园网是在学校范围内,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

13、机网络。建设要求如下:1. 能覆盖到学校的每个教学、活动和办公场所,并保证全校师生安全、方便地接入互联网;2. 网络带宽要满足日常教学和办公的正常需要,能支持高峰期的群体并发访问,保证正常的访问速度;3. 网络布线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4. 支持互联网、校园广播网、校园电视网、校园安防网等多网融合;5. 采用成熟的千兆/万兆以太网络技术和设备,网络应满足冗余性要求;6. 实现单线路或多线路接入互联网,有条件的建议接入教育科研网,多线接入应提供智能路由和网络负载均衡功能;7. 应采用对等光纤接入技术,实现光纤到学校;8. 学校接入的控制点,要配备良好的网络安全系统,有效隔离不良信息。9. 有线网络

14、千兆到桌面,无线网络覆盖学校的教学、活动和办公场所等主要场所。(二)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数据汇集而形成的集成IT应用环境,是各种业务的提供中心,是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交换的中心。建设要求如下:1. 鼓励租用商业数据中心或购买商业云计算服务,不提倡学校新建数据中心;2. 确需建设的数据中心,应严格遵循数据中心建设的国家标准;3. 提倡应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器虚拟化管理和应用;4. 要重视数据中心的绿色化,减低能耗,节约成本;5. 要配有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三)终端终端是能接入有线或无线网络的各种数字计算设备,是用户直接操作的、实现信息化应用的必备工具。终端主要包括计算机和各种智能移动设备(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包等)。建设要求如下:1. 在学校的公共空间配置合适的公用交互式终端,如大屏幕交互式平板电视等;2. 每个办公场所配备适量计算机,满足正常的管理业务需要;3. 每位专任教师配备计算机;4. 计算机的配置应满足正常教学和办公的需要,属于同类产品的主流配置;5. 购买的计算机要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鼓励应用国产软件;6. 学校为学生的数字学习终端提供方便的网络接入、电源充电、储存管理、专用课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