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课题与研究成果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913636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规划课题与研究成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学规划课题与研究成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学规划课题与研究成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科学规划课题与研究成果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科学规划课题与研究成果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规划课题与研究成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规划课题与研究成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科学规划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意义(一)、理论依据: 科学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是教和学的多边活动,必须兼顾教和学等方面的作用,即既要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小学生的习作兴趣来源于有话可写,话即材料。一旦有了材料,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表达兴趣浓厚。在这种情绪下,习作教学就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延伸功能,它可以使课堂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

2、大大增强教学的功能和人体器官的功能,大大提高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世界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还能提供替代的经验,实现具体与抽象、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解决现代技术环境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2)建构基于多媒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新型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有效促进我校教学改革,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教学设计的研究(1)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教与学模式的研究如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科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学资源利用的学习模式的研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素质的研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研究等。(2)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设计、教学情景营造、教学活动组织设计、课堂管理等。2、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

4、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3、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学效果的研究 从解决教育者的观念问题入手,根据借鉴、探索、实践的原则,我们从研究如何通过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提供适宜的环境,来激发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我表达、自由表达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创新的潜能。我们追求:在教师提供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充分享受心灵的自由,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计划,能充分利用学习工具,采用质疑、讨论、辩论、观察、实验等多种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对客观事物的叙述、议论中,调动积累、融入感情、融入个性、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主要特色(

5、一)、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对比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二)研究特色:“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作为我校教学研究的总课题,在总课题的框架下,把“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中的子课题进行研究。我们对上述课题,在全校各个班级中分语文、数学科各选择了6个班级开展了研究工作。经过两年的研究,得到了很多共识: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认为学生的学习仍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指导过程,是我们课题组教师一直致力于研究的问

6、题。 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上好两类习作课。 想象习作课突出一个想字。 活动框架: 说想 境(现代教育技术) 写评 此习作活动的各个环节没有先后之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习作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 记实习作课强调一个观字。 活动框架: 观 说 境(现代教育技术) 写 评 此环节,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直观、形象的静态与动态事物,或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习作成果。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活动框架: 观 议 境(现代教育技术) 算 评此环节,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直观、形象的静态与动态事物,或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

7、困难,提高学习水平。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课堂教学中引进现代电教媒体,构建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立体的信息沟通网络,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因为信息源增多,学生学习时动用的感官也增多,各感官协调性也增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讲,有时还能动手操作,这样既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四、研究成效: 1、更新了课题组教师的习作教学理念,探索了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符合学生习作规律的习作指导基本框架,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习作指导水平。 教师能结合自己教学的特点,尝试上好记实习作课、想象习作课类型。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所创设

8、的情境能激发学生想、说、写的兴趣,能利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说好、写好,能助于学生的习作水平在师生共同评改中得到提高。加强了习作指导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研究。如我们课题组开展与科学学科的整合研究,指导学生开展了第一次养蝌蚪活动,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每天观察蝌蚪的情况。这样多方整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通过引进、加工、自制等多种途径,积累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教学课件资源,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 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组织部分教师习作教学论文交流、评选,教学设计竞赛等活动,教师有10多篇论文在省、地、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培养了大批的骨干教师。 2、激发了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以及强烈的表达欲

9、望,使他们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地、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习作能力。 3、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实现了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学生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通过利用多媒体手段,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主要靠老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热爱数学的兴趣,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4、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较大提高。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设想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运用,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很好地实施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提供,给课堂教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但如何指

10、导学生学习收集、筛选、运用资料,真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要探讨、解决。这是需要今后进一步努力探索的新的课题。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4. 岁月是无情的,假如你丢给它的是一片空白,它还给你的也是一片空白。岁月是有情的,假如你奉献给她的是一些色彩,它奉献给你的也是一些色彩。你必须努力,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你的回忆里才会多一些色彩斑斓,少一些苍白无力。只有你自己才能把岁月描画成一幅难以忘怀的人生画卷。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