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片八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8908375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拉萨片八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藏拉萨片八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藏拉萨片八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藏拉萨片八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藏拉萨片八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藏拉萨片八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拉萨片八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藏拉萨片八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 选择题(50分)(本卷共小25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 )A.社会经济形态 B.地方行政组织 C.专

2、制集权的程度 D.生产力的发展阶段2、周人奉行“同姓不婚”的原则,禁止同姓之间通婚。周王室必须和异姓诸侯国通婚。各级贵族也是如此,必须和异姓的贵族通婚。周人的这一制度( )A.有利于巩固周王室统治 B.利用分封维系家族亲情C.凸显了西周中央集权 D.体现王权衰落的趋势3、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 )A.司法机构逐渐独立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专制皇权趋于顶峰 D.地方政府职能转变4.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

3、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 )A.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C.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D.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5.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禣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 )A.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B.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C.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 D.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6.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

4、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7.根据史料统计,明朝担任阁臣者变换极为频繁,如崇祯帝在位17年,阁臣竞近达50人。明朝甚至有阁臣在位不到两月者。明朝统治者这样做的出发点是( )A.避免阁臣弄权 B.削弱宰相权力 C.完善明朝法制 D.重塑皇帝权威8.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完善在于

5、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9.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中国的闭关锁国10.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这样就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人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

6、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1.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A.完成中国民主政治的任务 B.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C.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12.北京学生发生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莘莘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 )A.五四运动是全国性革命运动 B.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

7、13.中共三大决议:我们希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加速实现;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列强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袖地位。此后国共两党(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 B.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C.进行重庆谈判,实现和平建国 D.进行北伐战争,消灭了军阀统治14.浙江嘉兴、江西井冈山、江西瑞金、贵州遵义等都是重要的革命圣地,以下关于这些革命圣地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嘉兴南湖中共一大正式召开的地方B.井冈山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C.瑞金标志着红色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D.遵义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

8、正确领导15.蒋介石在台儿庄大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日本军人认为失败的原因是中国方面“集中国力”导致的。由此说明( )A.全民族抗战是此次胜利之源 B.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军事路线C.日本惧怕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 D.国民党军事方针受到中共抗战政策影16.1950年8月26日,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邓小平旨在强调( )A.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C.发展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D.

9、鼓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17.2016年12月20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台湾“邦交国”仅剩21个。2017年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其“邦交国”仅剩20个。这表明( )A.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B.国际社会创造两岸关系和解机会C.两岸关系缓和有利于中国 D.“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18.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A.雅典政治腐败,

10、阶级矛盾激化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19.17世纪,荷兰法院普遍使用查士丁尼法以补充当地法律的不足。1836年,荷兰制定自己的民法典,从而有了罗马荷兰法的典型形式。借鉴罗马法的原则和制度在近代欧洲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材料表明( )A.欧洲近代沿用了罗马法法权理论 B.荷兰是发展罗马法最典型国家C.罗马法精神在近代被赋予了新意 D.罗马法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20.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

11、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21.1789年,美国设立国务卿之职。根据美国宪法规定:一、国务卿是政府排名第一的部长,即首席部长。二、执掌国玺,总统辞职要向国务卿提交辞呈。三、一些联邦事务公告文件由总统和国务卿联署。这一职务体现的宪法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三权分立 D.权力制衡22.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世界各国中实属罕见。这一现象反映了( )A.启蒙思想的

12、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23.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帝国议会具有民主选举的基础,也提供了现代政党的讲坛,但是帝国议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这实质上表明( )A.德皇拥有绝对的实权 B.德国民主政治不完善C.德国的议会是虚设的 D.德国的封建残余浓厚24.列宁说:“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这表明( )A.俄国二月革命后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B.

13、俄国农奴制是二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根源C.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沙皇专制和帝国主义战争激发二月革命25.1850年以后,工人工资提高了,工会也成立了;到1870年,在几个主要的欧洲国家里,工人经常能够获得较好的工资和劳动条件,由于获得选举权,逐步形成工人阶级政党,工人阶级开始通过政党而进行活动。上述现象( )A.证实了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必然性 B.说明社会主义运动得到不断发展C.奠定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 D.标志着资本主义代议制开始确立第卷 非选择题(50分)26.(35分)材料一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在中央设都察院,后升为正二品衙门,集纪检、组织、公安、司法职能于一身。为了监察中央

14、六部的活动,还创立了六科给事中,并建立了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明朝监察制采取“以卑临高”的制约机制,赋予监察文武百官的大权,有事可以直除天子。监察官的选拔非常严格,非进士不能录用,使监察官的职位显得十分尊崇,升迁也非常快。明朝的监察制度具有动态机制,采取定期与临时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监督。明代监察制度只赋予监察官“弹劾权”,对贪官的惩治取决于皇帝的好恶与喜怒,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衰败,最终沦为统治阶级集团内部争权夺势、党同伐异的工具,从而失去了澄清吏治的制衡作用。在明世宗嘉靖至明神宗万历的近百年间,无论是监察官还是被监察的廷臣,都高举着效忠皇上与反腐败的大旗,相互攻讦,形成了东林、齐、楚、浙四党交恶和内阁、吏部与言官三足鼎立的局面。摘编自赵刚制度不是万能的杂谈朱无璋反腐败和明朝的监察制度材料二 西方监察专员制度发端于1809年,是一个由宪法或立法机关通过立法或国会决定的、由一个独立的高级官员负责的办事机构。监察专员制度的主要目标是改进公共行政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后因保护人权、反腐败等需要,监察专员逐渐向地方政府、国际组织、公司以及非政府组织、大学扩展。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