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1 女娲补天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907666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1 女娲补天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1 女娲补天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1 女娲补天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1 女娲补天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1 女娲补天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1 女娲补天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1 女娲补天人教新课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女娲补天课题女娲补天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神话故事是我国宝贵的民间文艺瑰宝,让学生爱读、会讲,设法让学生浸润到这种民间文化的氛围中去,从中感悟、熏陶,直至喜爱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在教学中,我注意让“读”深入课堂,落在实处。我的基本教法就是从感受到领悟再到积累最后到运用。我设计的基本学法是:以读为基本手段,促进理解、促进感悟,习得语感。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写会认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了解文章大意。学前准备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1.小朋友,我们每天抬头看着蓝蓝的天空,广阔无比,博大的宇宙,深不可测,你们会想到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2.板书课题。1.学生交流神话故事。2.学生齐读课题,走进文本。1.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写一写吧!_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用时:15分钟)1.指导学生读课文,勾画生字词。2.组织学生小组自学,看谁的方法好?3.组织小组交流汇报(熟字带生字,加减或替换偏旁,字形比较)来源:学科网ZXXK冶治(读音、字形),多音字“挣”

3、课文中读zhng,不读zhng,“燃、熄、炼”注意写法、字义。1.(1)学生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来源:Zxxk.Com(2)小组内自学交流,组长检查读书情况;组长利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学生在组内分自然段读一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比较流利。2.全班交流汇报。(1)强化记忆字形结构。炼、熄、燃(都是火字旁)。隆、塌、挣、喷、缺、纯、冶、炼、熄、燃(都是左右结构)。熊、露、盆(都是上下结构)。(2)理解重点词语。(3)汇报朗读情况。3.(1)观察教师书写,练习写法。(2)根据教师的指导改正不足之处。2.给下列字注音。挣( ) 塌( )冶( ) 炼( )隆( ) 缺( )纯( ) 盆( )3.比

4、一比,组成词语。熊( )能( )冶( )治( )炼( )练( )挣( )争( )三、熟读课文、了解大意(用时:20分钟)1.教师抽查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2.教师引导学生默读全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3.组织学生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教师归纳: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1.学生展示读自己喜欢的段落。2.学生讨论归纳。(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天塌下来一大块,人们被困在山顶。(2)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女娲救出人们。(3)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女娲寻找五彩石,炼石

5、补天。(4)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天补好了,人们又安居乐业了。3.小组讨论并汇报交流。4.我知道这篇课文的体裁是_,通过写女娲_的故事,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企盼幸福美满的愿望。来源:学科网教学反思识字与写字的评价,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所以本节课从“自主观察字形,提醒同学注意”到“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改正建议”都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同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文字品读中感受故事的大概内容,既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2.能够用自己的话

6、讲讲这个故事,并把其中优美的词语积累起来。学习重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引出下文(用时:5分钟)1.教师引导复习生字词。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从女娲补天的经过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1.学生复习生字词。2.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二、学习新课,品读感悟(用时: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补天之前人们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找出文中有关语句。2.出示句子:“天哪,太可怕了!”“天哪,太可怕了。”重点指导学生读出两个句子表达的情感,比较感悟标点的魅力。3.引导学生体会女

7、娲“找石”的艰辛。4.引导学生体会女娲“炼石”的神奇。5.提问:“当你读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1.学生读第1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2.(1)品读句子,体会女娲的着急和对人类的关切之情。(2)找出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可怕的情景。3.(1)自主研读课文,用圆圈圈出女娲寻找五彩石的动词,体会找石的艰辛。(2)读一读自己圈出的这些动词,说说自己的体会,再读一读。4.(1)自主研读课文,并用“_”标出女娲冶炼五彩石的动词,体会炼石的神奇。(2)带着动作读一读这些动词,说说自己的体会。(3)带着体会朗读,请组内同学互评。5.思考问题,全班交流;带着想象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5.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的生活( )的大火( )的天空( )的泉水( )的云霞( )的响声6.填空。(1)女娲补天要用的五彩石分别是_、_、_、_、_五种颜色。(2)女娲最后在_中找到了纯青石。三、熟读课文,复述故事(用时:15分钟)1.教师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记住故事情节,并回忆板书。2.教师示范部分或全篇,用自己的话讲讲女娲补天的故事。1.学生反复读课文,回忆板书。2.给同桌讲故事,尽量详细,清楚明白。7.小练笔。 女娲真了不起,我要用自己的话夸夸她:_板书设计来源:Zxxk.Com教学反思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本节课设置了

9、让学生复述课文的环节,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文章大意,并能在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主题。这样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更易于学习。女娲补天教学片段 抓住重点动词,感悟女娲甘于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师:女娲哪个地方显示出她了不起?(生自读课文,找句子。师巡堂,并做简单指导)师:孩子你想好了吗?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女娲了不起?生: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生:我是在第四自然段找到表现她了不起的句子的。师:说说看。生:五彩石找齐了立刻被补好了。师:这就是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女娲有着非同常人的力量。你们觉得哪些地方能显示出来她的神奇?生:她炼了五天五夜,说明她精力有别于常人。师:好,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句。出示“第四小节”。

10、(生齐读)师:还有哪些地方了不起?生:我是从第二自然段看出来的。我从这里可以看出,她去救人们,脱离危险,她的这种精神很了不起。生:我是从第三自然段看出来的。(读)师:好的,女娲虽然救出了人们,但人们仍然很危险,那是因为生:因为天上的大窟窿仍没有被补好。师:这种情况非常危急,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些危机是怎样衬托出女娲的勇敢的?(生读)师: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师播放背景音乐,并读课文第二节“天哪,太可怕了!.许多人在水里挣扎。)你们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情景?生:仿佛感觉到身边很危险,天地都裂开来了,我很害怕。生:许多人很害怕,抱着一根木棍,怕家人遇到危险。师:

11、大家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了,大家再来读一读这一段。师:这么危急的情况,女娲还要去补天,她真了不起!(板书:了不起)师:你们觉得女娲还有哪些地方了不起?生: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师出示两个句子,比一比哪句写得好,说说为什么?“她又去找,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生:我觉得第二句好,说明女娲坚持不懈,找了很久才找到。生:女娲找遍了山冈深谷,跋山涉水地去找!师:你体会到了艰难,怎样去读这个句子呢?(生赋予感情读第二句,齐读两遍“女娲真了不起!”)师:大家能不能说说夸赞女娲的话?赏析:这个片段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抓住主话题“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女娲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写、说赞美女娲的话,使学生在读书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老师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足见教者对文本解读的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