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方言的差异和特点 主讲人:11305111 向旭丹 11305118 黄涵 11305130 彭会敏 11305149 官佳 说起中国,大家都会用人口众多、 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来形容它,其实中 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丰富,方言 众多所谓“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 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产生 了多如繁星的各地方言,也由此产生了 丰富多元的中国文化 什么是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在相互之间很少交流的 地区产生的一种变调的语言根据方言的性质可以 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 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方言民语言的不同 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 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 、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 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方言产生的原因 一:移民 中国古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各地区的百姓 为了躲避战火,纷纷移民向边远地区,从而给各地 区带去了语言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就形成了 我们现在一些边远地区的方言。
移民是从历史政治 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方言地理是怎样形成和发 展以及分布状况,是方言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地形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低山丘陵 广布,使得各地区之间的道路崎岖不平, 严重影响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各区域之 间由于闭塞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外界文化 的渗入,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区域特色的文 化—方言 三:文白异读 文白异读是从语言使用的角度,不同的 层次,它每个层次之间的演变,语言演变的 不一致性造成方言分歧在读音上,不同地 区由于历史和文化教育的因素,逐渐形成了 不同的声调和不同的发音,加上各地区的交 流减少,给方言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加快了方言的形成 四: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楚的看 到朝代的更替频繁,从汉人到鲜卑族在到蒙古族 到满族,中国经历了不同民族的不同统治,由于 各民族都具有自己的语言加上与各地语言的融合 逐渐形成了一种与原来语调不同的文化现象,这 就是方言在不断更换的朝代之中,各民族之间 的融合加剧了各地方言的形成,促进了中国方言 的发展 五:自然条件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环境对方言的形 成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南方的细雨缠绵之中 产生了南方人的娇小秀丽,同时在这种性格特征 下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语言文化,而北方的平坦 开阔干旱的环境特点成就了粗犷的性格,形成了 与之相对应的方言当然这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不 仅是表现在性格方面,在各个地区各族的文化生 活方面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方言的形成也起 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方言的分类 一,北方方言 二,吴方言 三,闽方言 四,粤方言 五,客家方言 六,赣方言 七,湘方言 从方言的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到除北方方言 以外的六大方言都是南方方言北方方言内部差 异较小,主要差异是语音,语音的主要差异是每 个声调的调值不同调值是各地方言相貌的决定 性因素之一,因此也是区分北方方言各地差异的 主要标志之一南方的方言都有“阴阳上去”四声 、也都没有“入声”,你可以比较一下它们的不同 如果你用各地不同的调值分别说“山明水秀、 千奇百怪、非常好看、观察仔细”等词语,你就 能感受到各地方言的特殊味道 湖北方言 湖北方言有3个主体:西南官话、江淮方言、赣语 江淮方言区:十堰市、襄阳市、随州市、神农架林 区的数十个县市 西南方言区: 武汉、荆州、仙桃、荆门、孝感、 黄冈大部、恩施、宜昌 赣语方言区:赤壁、黄石 、鄂州 、黄冈小部 仙桃 古时,仙桃名“尖刀咀”。
后人嫌“尖刀咀”不雅 ,取“尖刀”谐音为“仙桃” 明代时,因仙桃地处汉江和锦瑞河之间,地势 呈桃形,故取名“仙桃” 清代,有一老者装了一船桃子来此地出售,因 质次价高,买者甚少,老者一气之下,将桃子掀入 河中,此地方言“掀桃”,后改为“仙桃” 网友眼中的仙桃人 冲动白羊 2级 2009-04-03哪里都有好人和坏人,看 你怎么看了,仙桃人是很欺生,不过熟人之间还是蛮 好的,他们都讲团体的 琴酒 4级 2009-03-19仙桃人很会做生意 很精明, 很有才的 这点我很欣赏 长治久安 18级 2009-08-04仙桃人最会做生意了!“ 贼”得很! 仙桃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 仙桃方言特点: 1.不分 F . H,部分人或地区,将 F 统念为 H 音,例 风(feng)念(hong); 2.不分 L . N,将 N 音统念为 L 音; 3.对鼻音基本不分; 4."地","打,"起"用的较多; 一起学习仙桃话 问候语,称呼: 冷拿=您; 哪嘛=奶奶 嘎哪嘛=外婆 坛子=丫头 流打鬼=流氓 抛皮鬼=不塌实的人 小滴卡吖=小不点 日常用语 照叶(=受罪) 闪黄打(=完了) 撩江(=人比较有能耐,勤快) [撩江 人] 耍进(=漂亮) 错打拐(=出了事) 掉都不掉你(=没把你放在眼里) 洗打睡=(被动的)下课、下岗、被炒鱿鱼 喜咩打=(喜得不得了) 香应=捡了便宜[好 香应 的东西啊,在哪买的?] 辽撇滴卡=(大方点/迅速点) 生活用语 斗地= 里面 霍劲=用力 汁巴=可能 瓢根=勺子 打古球=游泳 拐家伙=坏东西 你逮地搞抹家=你在干什么 样声揍克=马上就去 拣片斤子=拣破烂 招头=浪费 动物名,物品名,身体部位 k 马 = 青蛙 饭门字 = 苍蝇 丁丁 = 蜻蜓 w 字 = 飞蛾 打赤报=半裸 指嘎头子=手指头 侉子=腿 茅市=厕所 豆逛字= 豆荚 高吧 = 玉米 其它 凹揍死打=脏 苕/苕气=傻 厌气=讨厌 讨死人闲=非常讨厌 鬼混唐朝=不务正业 较口较嘴( zěi ) = 顶嘴 敲死=找打(被挑衅一方准备动手或父母准备打孩子 的前奏语) 单选题: 1、 门炸枪朗搞啊 ( ) A、现在去哪里 B、针扎得疼 C、今天天气很好 D 、明天怎么办 2 、客该地客 ( ) A、上街去 B、请客吃饭 C、扭秧歌 D、活该 3、痴皮头子 ( ) A、一种动物 B、傻瓜 C、一种文具 D、无赖 4、姿椅子 ( ) A、大耳朵B、耳朵C、烂耳朵D、蝉 5、“套孩”指的是 ( ) A、雨鞋 B 小孩 C、被贩者 D、捉迷藏的一方 赤壁简介 赤壁市位于湖北省最南部,素有湖北“南大门” 之称。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发生了 震古铄今的“赤壁之战”,三国东吴黄武二年(公 元223年)设县,因孙权作“蒲草千里,圻上故垒 ;莼蒲五月,川谷对鸣”的诗句而名蒲圻县1986 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名蒲圻市,1998年6 月,更名为赤壁市境内有三国赤壁古战场、龙 佑温泉度假区、陆水湖风景区3家4A旅游景区, 中华水浒城、玄素洞2家3A旅游景区和沧湖国家 级生态农业示范区;享有“茶乡”、“麻乡”、“竹乡” 、“猕猴桃之乡”和“温泉之乡”的美誉 赤壁方言的特点 赤壁方言被划分为赣语,属于南方语系, 具有清音浊流,湘语特点但是对方言又点研 究的人会觉得,赤壁话已经可以脱离赣语了, 因为赤壁话北化得相当严重,尤其是嘉鱼地区 ,当地离武汉地区较近,受到武汉的影响大, 致使当地年轻一族说武汉话形成一种潮流,但 是赤壁土话的确还是保存许多赣语色彩,在湖 北方言中算是比较难懂的在湖北最难懂方言 中排名第三第一名和第二名分别是通城话和 大冶话 根据赤壁话写出相应的普通话 • 名词 1姜踏 2卡嘛 3调个 4包古 5奥水 1台阶 2青蛙 3豆角 4玉米 5冰水 • 动词 1嗦 2欠 3矮热 4阔腰子 5捡粉 1吸 2觊觎 3喜欢 4聊天 5捞便宜 • 形容词 1窦底 2抛皮 3撤婆的 1最底下 2形容做事粗心 3形容做事粗心 大家一起来感受! •甩么=不可能. •搞么家=干什么 .麻木=三轮摩托. •胡嗲=爷爷. •侨资=很好的朋友. •插=尺. •次皮头=橡皮擦. •屁窝=被子. •鬼打架=无所事事的人. •硕=大. •细=小. •好交人啊=好气人啊. •阔女个=追女生. •一阔钱=100快钱. •扯皮=吵架. •鸟了=吐了. •搁倒=放下. •挖到=碰见. •敲鸟=走了. 去了赤壁要会打招呼哦! 胡嗲——祖父 八衙——伯父 假假——姐姐 呀 ——爸 公个——老公 母个——老婆 拐子——老大 收收——叔叔 老妈几——老太婆 老脚————老头子 崽——————儿子 宜昌方言 按全国方言分布划分,宜昌市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 南次方言,即典型的西南官话。
据清同治《宜昌府志》 记载,宜昌“虽处楚之西偏,而语言朗彻,颇似中原雅 音,四声中惟入声多有读作平声者宜昌地区方言语音 的主要特点是:宜昌话的声母有18个,声母n和l大多不 分,读成n(远安除外),zh、ch、sh 和z、c、s不分 ,大多读成z、c、h;宜昌话的韵母有39个,韵母en和 eng,in和ing不分,大多读成en和in;宜昌话的声调调 类与普通话一致,但四个调类的调值却与普通话有较大 差别从古今声调分派情况看,宜昌话不同于普通话的 “入派三声”,宜昌话的古入声字多归于阳平调类. 宜昌有长阳、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长阳许多大姓均从 汉中、中洲、江西等外地迁入,土家语言在汉语的深刻影 响下逐渐消失五峰方言虽属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区,但 由于五峰建置较晚,周边比邻两省数县,且又民族杂居, 所以,五峰方言,实际上是松滋、宜都、长阳、石门及原 容美土司方言的杂和五峰、长阳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 通用汉语土家族属于汉藏语系缅语族,是比较接近彝语 支的一种独立语言土家族称自己的语言为“备基洒”,其 语言的基本特点是有声调,无复辅音;复合元音较多,辅 音韵尾较少;词汇以复音词居多,句子基本语序是“主语 -谓语”、“主语-宾语-谓语”的结构形式。
“我那个翻瘟的大爷嘎”:我那个可恶的老公; “三天不拢堆哟,就欠哒枪筒醒醒”:三天不在一起,就思念 得像个傻子; “卯起说,卯起说”:随你怎么说; “你饿哒就醒得我哒,不饿就恨不得抓我几弯颈脚”:你饿了 就想起我了,不饿就想踢我几脚; “是我不醒得落头好吧这叶子烟不呼哒”:是我不懂事,这 叶子烟不抽了; “你眼睛紧屁嘎子虫屁哒啊”:你眼睛被臭虫臭瞎了啊; “我跳了就脱糊哒”:我跳了就解脱了; “你要蹦河我就跟起蹦”:你要跳河我就跟着一起跳; “雪非!”:讨厌; “我不呼你”:我不骗你; “精嘎嘎都你吃,我就逮肥家伙”:瘦肉都归你吃,我就吃肥 肉; “咧是啷门搞起在啊?”:这是怎么回事啊? “卯起说,卯起说 ”:随你怎么说; “你饿哒就醒得我哒,不饿就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