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之我见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789193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复习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三历史复习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复习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复习之我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墨 高三历史复 习 之我见 赖厚 爵 ( 德化第三 中学 , 福建德化3 6 2 5 0 0 ) 摘 要 :高 三 历 史 复 习时 间短 、 任 务 重 , 教 师 除 了要 做 足 做 细本 学科 的复 习工作 外,还要 注重学生非智力 因素的培养 及 其他 学科相 关知识的渗透 , 最 大限度地提高复 习效率。 关键词 : 高三历史 复习策略 非智 力因素 高考作为 国家级 的考试 , 不 仅是对考生知识 、 智力 、 技能 、 觉悟 的考查 , 还是对考生心理 、 情感 、 意志的考验 。笔者认为 : 在 紧张又繁重的高三历史 复习过程 中 ,教师除了要注重培养 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 、 灵 活运 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外 , 还要重 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培 养。 一 、立足 本学 科 。 渗 透 多 方 面 知识 1 以课 本 为 依 托 夯 实 学科 基 础 知 识 。 综观高考文综试卷 ,历史学科考查 的是课本 中最基础的 知识及其运用能力 。且常常是将古今 中外及相关 热点 知识 相 结合 。 2 0 0 9 -2 0 1 4 年福建高考文综卷均有这 一特 点 , 以2 0 1 4 年福建高考文综卷第3 8 题为例 , 它考查的知识有 : 中古科举制 的特点 、 科举制对 中西方 的影 响 、 戊戌 变法对科 举制 的改造 、 科举制 ( 文官制度 )在西方长盛不

3、衰而 中国却最 终废除的原 因, 等等。 这道题包 含古代 、 近代 中西方对科举 制的态度 、 影响 等基础知识 。 它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 : 历史学科的高考总是 建立在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主干知识 和基础知识上的 。 因此 , 在 高三历史复习过程 中, 教师要狠抓基 础知识 , 即在 第一轮复习 中要 以课本为依托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 的史 实 、最基 本的概 念 , 采用章节 过关 、 单元 过关的方法 , 讲 清每一单 元历史发 展 的基本 线索 、 阶段特征 、 关键史实 、 重要 概念及其 相互之 间的 内在联系。 学生只有具备 了较为扎实的“ 双基” , 才能进一步提 高分析问题

4、、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2 注重专题整理 ,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不管是全国还是各省 的高考文综卷 ,历史试题基 本上是 以专题 的形式出现的 , 且跨度较大。因此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 以历史主干知识为枢纽 , 以线索 为网络 , 构 建历史知识框 架 , 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丰富和敏感 的联想 能力 ,及 时把 同类型 的历史知识归纳形成专题 。 如复习中国近代“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的思想时 可 以引导学生思考 : 此后还有哪些 “ 向西方学习” 的 思想?整理 出洋务派 的“ 师夷 长技 以自强” 的思想 、 早期维新派 思想 、 维新派思想及 资产 阶级民主革 命思想 , 等等 。可以在

5、此 基础上 , 继续深入 了解不 同时期 向西 方学 习的内容 、 特 点及 影 响 , 并对这些 素材进行理解 、 归纳 、 分析 、 比较 , 等 等 。长期 坚 持 , 学生综合 能力 自然得到提高。 3 注重学科间知识 的渗透 , 树立学生综合 意识 。 高考文综卷不仅是对单科的测试 而且是对学生进行 学 科 内外整合 、 理论 与知识联 系 、 自然科学 与人 文科 学相 融合的 综合能力的考查。 如福建高考文综卷2 0 0 9 年 的第 1 7 题 、 2 0 1 0 年 的第2 O 题 、 2 0 1 1 年 的第 1 4 题 及2 0 1 3 年 的第 1 3 题都要 用到相关

6、 地理知识 : 比如2 0 0 9 年的第1 9 题 , 2 0 1 0 年 的第2 3 题要用 到政治 学科 的相关知识 。因此 , 教师在 备课 、 授课 时 , 要 树立综合 意 识 , 随时关注学科 相互交叉 的知 识点 提醒学 生注意联 系 , 培 养学生的综合意识 。 只有老师具备综合意识 , 学生才可能具备 综合意识 只有学生具有综合意识 , 才能 回答综合问题 。 4 关 注 “ 时政 热 点” 引导 学生 为 “ 时政 热 点 ” 安 家 落 户 。 高考作为国家级考试 。 必然 要体 现国家意志 试题 中设置 的新情景 、 新材料 和新 问题 必然具有 强烈 的时代感和现实

7、性 。 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 的过程 中要密切关注时代 的发展 。随时 补充新鲜材料 , 把时代精神带人历史课 堂。 就每年高考文综卷 历史试题 的“ 热 点” 考 查来看 , 它常 常是高于课 本但又源 于课 本 。 因此 教师在 复习过程 中要把 “ 时政热点” 问题放到教材系 统 中, 在教材 的关 照下把握 “ 时政热 点” 与教材相关 知识之 间 的联系 , 搞清 问题的来龙去脉 和前 因后果 , 做到分析 有据 , 言 之有理。只有这样 学生答题 时才能紧扣题意发散思维 找到 “ 热点 问题” 在课 本 中的落脚点 , 做 到答 题“ 形 散而神 不散 ” 、 “ 形 ” 放而“ 神

8、” 收。 5 认 真研 读 考纲 及 考试说明 。 提 高复习效率。 考试大纲 规定了高考的性质 、 目的 、 内容和形式 ; 考试 说明 细化 了 考试大纲 对考试 的知识 内容和能力要求 , 规 定 了考试科 目的考试形式 、 试卷结构和难度 , 呈现 了试题 的题型 , 并对题型示例做出了具体说 明。 大纲 和 说明 是高考命题的 依据 。因此 , 教 师在 复习前要认 真研读 。 明确 “ 考试 内容和 范 围” , 理解“ 考试 的能力 和要求 ” ; 熟 悉高考试题和试卷结构 , 认 清文综能力测试“ 考什么? 怎么考? ” 抓住“ 新增点 、 必考点和热 点” , 规范 自己的高

9、考复 习指导和考生 的复习备考 做到 目标 明 确 , 目的清晰 ,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历史复 习效率 。 二、 重视学生非智力 因素的培养 1 调 整学生心 态, 增强其 自信 心。 进入高三就 意味着 向高考 目标 “ 冲刺” , 学生难 免有些情 绪波动 , 也有可能引发一些诸 如烦 躁不 安 、 注意力不集 中与记 忆力下降等心理障碍 ,极少数学生还会 因付 出与成绩不成 正 比 , 出现焦虑 、 忧郁 、 狂躁等心理疾病 。 对此 , 笔者建议 : 教师应 多给艰难 跋涉的学生人文关怀 ,针对不 同学生 出现 的不 同症 状 , 适时引导 , 明确 告知他们 : 其实 高考并 没

10、有想象的那么难 。 只要大家踏踏 实实地走 好高三的每一步路 。高考 自然水到渠 成。通过 开导 , 学生树立淡定 、 健康的心态 。 2 培 养 学 生 良好 的 复 习 习惯 。 ( 1 ) 养成多读的习惯。人 的大部分知识是通过 自身阅读 获 得的, 要学好历史尤其要注重阅读。 因此 , 教师在复习过程 中除 了在课堂上精心讲 解外 , 还要强调学生课外多预习 、 复 习。 并教 给他们 阅读的方法和步骤 。如要求学生制订阶段性阅读计划 。 写出阅读提纲 ,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 做好读书笔记 。 对知识 进行归纳总结 并准备一本问题本 , 记下疑难问题, 及时询问同 学或 老师加 以

11、解决 。阅读课本时 , 学会粗读 和细读 , 精读 目录 、 章节标题 、 细读章节 引言 、 主干知识 、 小字 内容 、 注释 、 材 料 图 表等。通过 阅读 , 不断储 备知识 , 考试时 自然厚积薄 发。 ( 2 ) 培养学生学会反思。 历史复习没有反思就不会有提高 , 没有经常性反思 , 就不会有收获。有位哲学家曾讲 : 做一百道题 若没有反思跟做一道题是一样的。这就提醒我们 : 在高三历史 复习的过程 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处理好学与思 的关 系。比如引导学生在复 习完一个 知识点 、 一个章节或一个专题 后, 经常问 自己: 我掌握了吗?理解 了吗?还有没有问题 ?这个 知

12、识点与古今 中外有哪些联系?试题会不会这样命制?如果这 样命制我该怎么作答 ?这样作答答案全 面吗?每一次考完 试后 , 引导学生注意及时总结得失。 如我这次为什么会考好 ? 这 次为什么考砸 了? 是 不是 自己复 习还存在漏洞? 这道题得分为 什么不高 ? 是不是作答离题 ? 是不是字迹潦草缺乏规范? 学生若能养成经常性反思的习惯 , 高考取得好成绩并不 难。 3 培 养 学 生 良好 的 答题 习惯 。 每逢 考试 , 我们 经常会在 试卷 中发现 : 答 案 因果 颠倒 、 层 次模 糊 、 前 后矛盾 甚 至有始无终 等现象 , 导致 得分不高 甚至 1 2 9 例谈阅 读 历史课本

13、的 基 本方法 刘 长伦 ( 重庆市綦 江区赶水 中学 , 重庆4 0 1 4 3 7 ) 摘 要 : 文章 全面地介 绍了学生阅读历 史课 本的基本方 法 , 包括理清结构 、 归纳要 点、 充 实 内容 、 前后连接 等 , 具有较 突 出的 实 用性 和 可操 作 性 。 关 键 词 :阅读 方 法 历 史课 本 学 习效 果 转 变 学 生 的 学 习 方 式 倡 导 学 生 主 动 学 习 , 是 新 课 程 教 学 设计的基本理念之一。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在阅 读历史课本的基础上 了解历史基础知识 。 发现 问题 、 提 出问题 、 分析和解决问题 是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基

14、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基 本能力的重要途径。现就学生如何读好历史教科书 , 谈谈 自己肤 浅 的看法 , 希望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一定的影响。 一 、理 清 结 构 所谓理清结构 指通过指 导学 生对历史课本章节 目录和 一 课内大小标题的阅读 , 掌握历史知识结构 , 更容易地记忆和 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更清 晰地认识 历史 发展的脉络和更深刻 地揭示历史发展规律 。 如人 教版 普 通高 中课 程标准实 验教科 书历史 必修一 , 首先从教材 目录人手 , 指导学生读懂教材 的宏 观结构是 : 古代 中国和西方 的政治 近代 中国和西方的政治 , 现代 中国和世界 的政治 : 第 一单 元主要

15、讲 了中 国古代 中央集权制度 的形成 、 中 央集权制度 的演变和 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学 习每一 课内容 ,指导学 生微 观上理清每一课的历史知 识结构及 内在联系。 如人教版 普通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 历 史 必修 一第一单元第2 课秦 朝中央集权 制度 的形 成 , 其小 标题有三个 : 从诸侯 争霸到秦朝统一 、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 中央 官制 、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标题反映 的历史知识结构 不清晰 , 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 需要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重新整合 。 本 课主要讲 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的三 大内容 : 第一 , 中央集 权制度形成的背景是秦朝统一 ; 第二

16、, 秦 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的 内 容 和 表 现 ( 包 括 确 立 皇 帝 制 度 、 建 立 中 央 政 府 、 地 方 推 行 郡县制度 ) : 第三 , 对 秦朝 中央集权制度 的评价 。 每一课 每一子 目的历史 内容可将其 划分为若 干部分 便 于记忆和掌握 , 如人 教版 普通 高中课程标 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必修一 第 四单元第 l 1 课 太平天 国运动 后期天京叛 乱的过程 可将 其划分为 : 杨秀清逼封一 韦 昌辉滥杀一 石达开 出走等部 分 。 在教学实践 中 , 我将其归纳为歌诀 : 一读章节二读“ 导 ” 。 线 索 结构 最 重 要 : 过 程 层 次划 分 清 , 归 纳 要 点 易 记 牢 。 二 、 归 纳 要 点 所谓归纳要点 , 就是将课本 巾的 内容化 繁为 简 , 便于学生 掌握和理解 。 其要领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