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城市空间形态及城市色彩研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699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熟市城市空间形态及城市色彩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常熟市城市空间形态及城市色彩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常熟市城市空间形态及城市色彩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常熟市城市空间形态及城市色彩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常熟市城市空间形态及城市色彩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熟市城市空间形态及城市色彩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熟市城市空间形态及城市色彩研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期地点,微软雅黑16号 常熟市城市空间形态及城市色彩研究 克而瑞信息集团 Aug 01,2013 中国上海 2 一、规划目的 针对目前常熟城市空间形态缺乏清晰的认知及有效的管控,城市色彩混乱、色彩标识 性不强等问题,梳理现有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对城市总体空间布局作出总体要 求,确定各片区开发强度、空间景观及色彩控制要求,为各片区的城市设计及控规编 制提供指导,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二、规划范围 本研究范围为四环路围合区域,将常熟市主城区、部分古里镇、沙家浜镇、尚湖镇一 并纳入,约35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55平方公里。 原文链接 3 三、城市总体评价 城市总体格局基本

2、稳定,各片区已形成一定的识别性,但缺乏特征的提炼和统筹的规划 导控。 城市自然生态格局保护卓有成效,但滨水地区的价值尚未充分挖掘与体现;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成果显著,但还需加强古城的保护和旧城改造更新的管控。 新区建设已具规模,整体建设水平较高,但城市中心意向不鲜明,街区缺乏活力; 城市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未能显现,历史文化缺乏延续性和辐射力; 城市空间形态与同质化蔓延,缺乏清晰的特色认知系统和有效的管控手段。 4 四、总体目标 建立清晰有序的城市空间形态,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体现常熟独有的特色和 空间秩序。 1 实现城市与自然山水格局完美融合,和谐共生 2 传承城市历史,促进多元

3、文化的保护与宏扬 3 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功能布局提供良好的支撑 4 促使特色鲜明、合理有序的城市整体空间逐步形成 5 五、总体策略 :山水常熟、文化常熟、精致常熟、活力常熟 山水融城控制“三边”(指山边、湖边、河边)建设,强化城市山水格局 ;着力 打造滨水活力空间,彰显山水风貌 文化沁城深化传统城市印记,加强地方风貌展示 ;构建城市文化特色及场 所体验系统 ;组织特色鲜明的旅游路线 品质营城加强重点城市发展地区特色营造,构建城市认知系统 ;提高土地 的集约利用,建设紧凑城市 ;建立可实施导则,实现精细化规划管理 活力注城构建城市公共活力体验系统 ;打造高品质的城市活力街区;建设 宜居城市的慢行

4、系统 ;策划丰富多样的城市活动 6 六、整体形态控制 城市山水格局 结合常熟自然资源的特征,以及城市演变的历程,城市山 水格局可概况为:一山入城、绿扇润城、三湖映城、七溪绕城。 “一山入城”虞山 “绿扇润城”虞山尚湖绿楔、昆承湖绿楔、城东绿楔 “三湖映城”尚湖、昆承湖、琴湖 “七溪绕城”以护城河为中心向四周放 射的七条水系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构建城市公共活动领域圈 城市意象系统 确定九大重要景观区域 、打造城市标志物 城市风貌分区现代生活风貌区、活力中心风貌区、传统城市风貌区、市 场商贸风貌区、先进工业风貌区、科教创意风貌区、山水特色风貌区。 整体空间形态:合理、有序、有特色的空间发展框架 7

5、七、重点要素设计指引 1、重点控制要素之一:密度分区 综合考虑服务区位、交通区位、环境区位因素,并从生态、安全、历史保护、美学等方面进行 修正,形成常熟市主城区范围内的各类用地密度分区。将常熟的开发强度共划分为四个分区: 高密度开发区、中高密度开发区、中密度开发区以及低密度开发区。 2、重点控制要素之二:高度控制 考虑古城保护、城市风貌、景观视廊、高压走廊、滨水、沿街与公共空间周边建筑高度控制等 因素,遵循整体性、特色化、综合效益、弹性控制等原则进行高度控制分区。将常熟分为:城 市地标性片区(100米)、高层核心发展区(70米)、中高层发展区(30-70米)、多层引导 发展区(不超过30米)、

6、低层发展控制区(24米)。 8 3、重点控制要素之三:公共开放空间 有效梳理城市公园以及街头绿地等的分布情况,形成特色分明的绿地系统,加强滨水 开放空间及广场开放空间的控制。 滨水开放空间控制主要通过蓝线控制、界面控制(界面连续性和公共通道)、空间布 局(空间组织形式与空间布局形式)以及岸线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 岸线主要分为以下六种:传统生活岸线、现代生活岸线、公园岸线、休憩游乐岸线、 生产岸线、自然岸线。针对不同的岸线,结合建筑界面、建筑高度、空间布局和岸线 设计,提出滨水开放空间控制。 广场开放空间控制策略主要控制要求:广场规模、广场界面控制、环境场所设计 、公共设施。 9 4、重点控制要

7、素之四:街区尺度控制 塑造分别体现常熟江南水乡特色、现代生活、商贸特色、现代城市中心、现代产业园区 等的空间肌理,在街区控制上将街块分为四类进行协调统一控制。 一类街块商务核心区;二类街块旧城风貌区;三类街块居住生活区;四类 街块科教产业区。 5、重点控制要素之五:街道控制 将城市道路进行分类,分为综合性干道、生活性干道、生产交通性干道、特色景观道路 ;具体控制指引分别从空间组织、街道界面、交通组织、景观绿化四个方面来控制。空 间组织上主要考虑断面形式、重要节点、通视关系、街阔比;街道界面主要考虑:连续 性、建筑体量、天际轮廓线、色彩材料与质感;交通组织主要考虑:机动车出入口、步 行环境、通道

8、与天桥、停车场设置;景观绿化主要考虑:绿化、广告与标识、小品与雕 塑、灯光设计。 10 6、重点控制要素之六:慢行系统 建设宜居城市的慢行系统,连接主要公园、商业片区、历史古迹与生活区。规划8条 城区休闲绿道;2条登山休闲绿道;3条滨湖游憩绿道;12条滨水休闲绿道。 11 八、城市色彩研究 1、现状城市色彩评价 通过对常熟核心区域的现状调研与色彩(自然环境色彩、区域街道色彩、区域建筑色彩) 取样,通过对若干张照片的色彩对比分析,得出常熟市建筑色彩整体色相主要分布在0-90 之间,以暖调为主,色彩的纯度主要分布在0-50之间,以中低彩度为主,而色彩的明度主 要分布在40-70与85-90间,属中

9、高明度,以亮灰色为主。 存在问题:城市基调不一、色彩混乱、色彩视觉污染、色彩标识性不强等。 2、总体目标与原则 总体目标:梳理城市色彩脉络,总结色彩环境特征,寻找常熟市的色彩体系,以引导城市 色彩优化。 设计原则:遵循美学的一般规律以及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 ,自然山水格局,空间氛围以及建筑场所功能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主要遵循:自然美的原 则、和谐美的原则、延续历史文脉的原则、服从城市的功能分区的原则。 12 3、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印象以尊重和延续当地优秀历史、文化景观优势为主导,以“青山古邑 、新福地”为主导方向,以常熟城市整体规划为目标,经深入的实地调研分析和色彩 提

10、炼,得出:“浅绛山水、和雅琴川”的城市色彩印象。 城市主色调通过对常熟细致深入的现状色彩调研以及从色彩的三要素进行分析, 再辅以挖掘常熟地区的人文资源优势,确定常熟的城市色彩主色调为:中到高明度的 赭黄色,辅以反映现代化活力城市的青灰色。 13 4、常熟城市建筑色彩总谱 墙面色:为建筑主色调,明度较高,以浅黄灰、浅赭灰为主,整体色彩是偏暖色的柔和 的灰色系。 屋顶色:属中低明度,色彩厚重的红褐色为主。 点缀色:相对比较自由,以活泼自由的红橙色系组成。 5、常熟市建筑引导色彩三属性 色相主要集中在060之间,暖色为主; 彩度主要分布在偏向060偏中彩度,中等灰,淡灰调为主。 明度主要分布在5090之间,偏中高明度。 6、城市色彩控制与引导 根据常熟功能分区的功能定位特点,各个区域的建筑特点和色彩不必统一标准,根据区 域的功能定位与自然环境,确定与各个城区空间氛围相协调的色彩关系。各个区域拥有 相对独立的色谱系统,但又不失联系。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