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化学九下《12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word教案 (8)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17745363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12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word教案 (8)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12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word教案 (8)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12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word教案 (8)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12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word教案 (8)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12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word教案 (8)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12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word教案 (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初中化学九下《12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word教案 (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一、基本信息课题授课学校授课时间教学设计及授课人二、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性质:本课主要介绍了区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的方法,认识塑料的热塑性和热固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结合调查和查阅资料,从化学的视角观察、分析和解释学生生活、社会和生产、科技等所涉及到的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从给出的情境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学情分析有利因素:本课的大部分内容与生活密切相连,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新型材料的奇妙用途能较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不利

2、因素:概念较多,如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热固性、热塑性等,理解困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其特点。2. 知道塑料的一些性能,初步学会辨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探究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意识从而学会获取新知从而学会获取新知科学的学习方法。2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协作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塑料的研究,使学生形成“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对使用塑料利与弊分析,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3、3. 通过学习,了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重点1.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物化合物的区分。2.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塑料热塑性和热固性的区分。3. 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难点1.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2.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训练。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仪器药品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样品、热固性塑料(如炒锅锅把手)、酒精灯、蒸发皿、坩埚钳等,学生自带塑料制品、种类不限演示文稿PPT、动画(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少用塑料制品等)、视频(白色污染、有关塑料垃圾对环境危害的影片、先进的塑料垃圾处理系统)其他资源三、

4、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宗旨与意图创设教学情境展示色彩鲜艳的各种塑料制品塑料制品在我们的身边处处可见,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走进塑料的世界,共同研究塑料的有关问题! 展示自带的塑料制品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机化合物课件展示:教材P102的“活动与探究”中的表格,并利用实物投影学生的答案。指导探究,得出讨论。指导阅读,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和讨论。认真填写表格中有关内容,并进行比较和讨论,最后归纳小结通过身边熟悉的物质塑料,引出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塑料的用途课件展示:“塑料制品应用范围”的饼状图。

5、“请同学们观察、分析该图,能得到什么结论?”观看、分析、思考、回答学生独立看大屏幕,培养学生独立读图的能力。课件展示:纳米塑料、聚碳酸酯塑料等新型塑料的用途。展望塑料的应用前景口述塑料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通过阅读参考资料、提供的网络资源,对新型塑料的用途有所认识塑料的性质实验探究:1.塑料热塑性和热固性的区分2.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的区分“塑料有这么广泛地用途,大家都知道塑料有那些性质呢?”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归纳出塑料的一般性质培养学生“认识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及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指导学生实验:“对比两块塑料样品的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可推测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分

6、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识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对燃烧现象的对比,讨论、交流,得出所用的塑料种类不同。简介常见塑料的种类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聚乙烯塑料无毒而聚氯乙烯塑料有毒,大家把这两种样品对比一下,找出二者的区别!学生通过感官寻找两种塑料的不同:(1)感官:摸、抖(2)点燃:气味、烟及燃烧难易程度。学生感到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非常有用、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兴趣高涨白色污染1.探索防治“白色污染”的途径。多媒体播放有关塑料垃圾对环境危害的影片。学生分小组通过各种形式,推选代表汇报课前进行的白色污染危害的调查结果。“塑料种类不同,作用各异。人类的生产、

7、生活离不开它,如果不合理使用,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危害呢?”组织学生汇报调查结果,积极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观看影片,进一步了解塑料废弃物所导致的“白色污染”的严重现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自选形式汇报调查结果。课件展示:“按人均丢弃5g塑料垃圾计算,某城市人口约550万,一天将丢弃塑料垃圾多少千克?”教师展示生活中常常丢弃的塑料瓶、牛奶袋等塑料垃圾,告知其质量,让学生计算城市一天产生塑料垃圾的质量。“这些垃圾将堆满四十个这样的教室!”、“如果这些垃圾铺散开的话,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铺天盖地!”学生计算出结果“27500Kg”数字惊人、怵目惊心!运用比喻

8、、类比的方法,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塑料垃圾产量之大,从而认识到治理“白色污染”的紧迫性。展示动画:包装垃圾包地球;选用绿色包装。展示课件:中国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倡导。”与同学们一起倾听,揣摩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并随时发表见解。总结归纳为:少用、替代、降解、回收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创造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树立人和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有利于培养 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2.塑料垃圾的处理方法投影:学生收集的标有“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塑料制品。多媒体展示:先进的塑料垃圾处理系统。展示课件:用“掩埋、焚烧、露天堆放”的方法处理塑料垃圾的利与弊“白色污染的罪魁本身并不是使用塑

9、料,而是没能很好的回收处理塑料垃圾!”、“如何处理回收的塑料垃圾?”、“掩埋、焚烧、露天堆放行不行?”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点拨、引导。使学生从教师的肯定中获得力量,增强自信心,并进一步转化为学习动力讨论回答各标记的含义。学生讨论、交流,最终得出塑料垃圾最佳处理方法综合利用。3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展开辩论组织辩论将学生分成正方、反方二大组,正方的论点是“塑料的利”,反方的论点是“塑料的弊”呼吁大家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正、反双方面对面展开辩论,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争着表现自己。 通过辩论和观看投影,学生意识到学习化学、爱护环境的重要,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使

10、学生树立辨证地看问题。树立学好化学的决心。课堂小结投影小结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鼓励他们有朝一日能用科学的力量战胜“白色污染”畅谈感受 知识来源于社会,但要发展又必须服务于社会,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课后作业集思广益:请你结合本节课的研究向区政府提交治理“白色污染”的合理化建议。四、板书设计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一)一、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CO、CO2、CaCO3等除外)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二、塑料1种类: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酚醛塑料(电木)等热塑性热塑性 2.白色污染五、导学案1.塑料都有哪些用途?2.滥用塑料制品的危害是什么?(汇报形式可从漫画、小品、故事、唱歌、诗歌等形式中任选);3.调

11、查塑料垃圾的处理方法,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加工整理,准备以最佳的效果在课堂上汇报。4.学生自带的塑料制品。六、教学反思1.塑料垃圾造成环境污染,已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是一个正待致力研究、解决的问题,学生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关注我们的生活,引发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将学到的化学知识再应用于社会这就是设计本堂课的思想主线。2.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学生收集了许多的材料和数据,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他们的创造、表演才能令我刮目相看,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学生热情很高,无论是实验还是辩论都全心投入,使我深刻感到:让课堂更自由更灵活,让学生们

12、将课堂所学能应用到生活中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七、点评与分析(一)专家点评【教学目标】教师从学生身边的物质入手,贴近生活实际,巧妙地设置教学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方法】采用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步步推进,环环深入,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创设了佳境。【教学手段】在进行“塑料的危害”学习课题时学生们课前调查收集的素材,通过故事、独幕剧、漫画等表现形式、鲜活地将塑料的危害展示给大家,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和震撼力。通过对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分析,使学生学会辩证认识事物的观点。【教学内容】在学习“塑料的综合利用”课题时,在教室的调控下,学生们有理、有利有节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评价、辩论活动,开发了创造潜能,真正进入了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状态之中。八、学习素材1.新型塑料:http:/ 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141-14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