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教学中的变中求不变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7444074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73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学教学中的变中求不变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论中学教学中的变中求不变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论中学教学中的变中求不变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论中学教学中的变中求不变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论中学教学中的变中求不变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中学教学中的变中求不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学教学中的变中求不变(1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中学教学中的变中求不变1、相关定义1.1、合作作文教学的概念阐述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 情的一种综合的、创造性的活动。广大的中学语文老师对中学作文教学作了大量的专 门的探索、尝试、实践、研究,总结、提炼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这些对中学作文、 乃至语文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作文教学在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状况尚未得到根本上的改变。特别是合作探究作文,在我 国还属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开始论述合作探究作文之前,有必要对此概念作一界定 。 合作探究作文,就是在该次作文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制约下,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

2、 2 深刻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的教学模式。旨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来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终身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 展,写作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写作已经不再是个体行为 了,而是需要多人协助、共同研讨来完成。具体的说就是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学生以 小组或团队为单位,在集体观察、体验、研究的基础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 见解,互相启迪,互相帮助,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完成写作任务,培养写作兴趣,提 高写作能力。 合作探究作文主要的特点是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托学生合作性学习小组,按

3、照一定的写作的主题,开 展一系列的以写作该文章为中心内容的探究性活动,然后把从各个方面所获得的素材 和信息进行汇总、研究,在各抒己见的状态下构思写作的框架,再在此基础上开展写 作活动。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 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活动、探究主题、探究活动、写作活动等等关键词。 这种合作探究作文一般适宜于写作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活动报告、社会实践活 动报告等等带有集体学习活动性质的文章。这种文章的写作可以是由集体研究思路, 再由一人执笔,或由多人执笔然后再同专人统稿。 1.2、合作作文教学

4、的概念阐述及其国外研究基础关注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 学习。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 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80 年代被介绍到我国,并开始在一些学校中试行。 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也已经开始逐步运用,但我国中学的合作探究作 文和国外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作为一种个体的劳动行为,一 直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个人行为,一般老师和语文教育界的人们都认为它是

5、不宜与他人 合作的,也是不太容易引入探究性学习的,因此,目前对中小学合作探究作文这方面 进行研究和实践的人还比较少。同样的作文题我的家乡,中国的作文教学是要求 学生独立写作,当堂完稿,逼得有些孩子只好临时胡编乱造;而美国是让学生在一周 内交稿,让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去搜集、调查和访问,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 之上进行研讨、探究,最终由集体写出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记实文章。这种 教学方式既避免了学生说假话、空话,又有相当的难度,在日后的工作中也能派上用 场。这就给我们中国的中学作文教学带来了值得认真思考的启示。 1.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学的含义2.1.1

6、教学的含义 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包括人类在所有情况下教与学的共同活 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授与学习的活动,都可以称 为广义的教学。而狭义的教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 以教学内容为中介,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双边统一活动。 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因素,其 中,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最基本的三个因素。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提到的 教学主要是狭义的教学。 1.4、实践性教学的定义 在我国,”实践”一词合并使用最早见于宋史 理宗纪中的”真见实践, 深探圣域”,但其基本涵义在先秦时期就已包含在

7、”行”这个词之中被广泛使用, 主要与”知”相对。4此前只有在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中有一个实验的概念,而 且实践教学与实验教学两词的内涵与外延并不相同。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实 践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提法始现于 20 世纪 80 年代,这是一个与理 论教育相对的概念。”实践教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而是一种受制于教 育目的和要求,在本质上以培养人为宗旨的教学活动。它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 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 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美术素养的一些列教学化解的组 合。”5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理论教

8、学的验证、 补充和拓展,理论教学侧重基本理论、原理、规律等理论知识的传授、具有抽 象特征,易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实践教学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补充 和拓展,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好操作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组织管 理能力和创新能力。”6 2.1.2美术技法理论课程的范畴 美术技法理论课(以下简称”技法理论”课)是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常 规基础理论课程,作为造型艺术的一门具有中介性质的课程在于加强美术专业 的基础理论教育。据笔者了解,有一本标明”技法理论”的教材,由魏永利、 殷金山等人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的透视色彩构图解剖造型艺术技 第 9 页 共 60 页 法理论(迄今有关技法理论研究的专

9、论、教材所见不多,正意味着我们缺乏这 方面的研究)。在该教材”使用说明”中规定除透视、解剖外,”有关色彩、构 图部分可以不安排教学,不提出要求。”本书以绘画透视学、艺用人体解剖学两 篇内容为学习的重点,能够比较好地掌握美术专业基础理论,从而达到全面提 高美术技法水平的目的,为美术专业的技法训练及美术创作奠定较好的基础。 “绘画透视学”与”艺用人体解剖学”两门课程,均属于美术各专业必修的基 础理论课程。两门课程从造型艺术教学的需要出发,分别学习、研究在平面上 表现立体造型的透视规律,以及人体骨骼、肌肉结构、人体形态与动态变化规 律以及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的差异和特征。其目的是通过教学

10、, 使学生在学习、研究视觉形象变化规律的同时理解、掌握基本原理、法则、画 法,形成造型能力;明确视觉规律与视觉艺术之间的关系,指导艺术实践,合 理运用于专业习作、创作和设计。 绘画透视学课程: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体验:离我们近的物体显 的很大,离我们远的物体显得小。前面小的物体能把后面大的物体挡住,因此 有了一叶障目的说法。这是由于我们观察物体时所处的视位不同所至,我们看 到的物象除了有近大远小的变化之外,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形现象。透视是一 种客观存在的视觉现象,它包括透视现象和透视形体两个概念。透视现象是一 个抽象概念,是指由于观察角度不同而引起的大小变化的变形现象;透视形体 则是具象的,

11、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得到的反映物体之间远近层次关系、有立体感 和空间感的三度空间图形。我们把看到的透视现象描摹下来,得到的就是一个 透视形。用各种方法在平面上研究线与形的变化规律,并且在两度空间的范围 表现出具有三度空间关系的图形和物象,这门学科就是透视学。 艺用人体解剖学课程:它是研究人体自然属性的一门科学。由于研究 人体解剖学的目的不同、侧重点不同,人体解剖学又分为不同的体系,例如医 学、生物学、体育运动学、造型艺术类等方面。”造型艺术研究人体解剖的目的, 是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的,紧密围绕造型这个中心,重点研究人体外形特征 和结构特征,以及年龄特征和性别差异的规律。”7还要了解人体在运动状态

12、下, 外形所产生的动态变化。所以艺用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体的骨 骼系统、浅层肌肉系统、年龄及性别特征等方面。与造型联系不太关键的地方, 就不去作为重点研究,例如:神经、细胞、血管、内脏等等。其目的在于阐明人 体器官的形态、辨识其结构关系、掌握其变化规律。”艺用人体解剖学”是研究 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第 10 页 共 60 页 2.1.3美术技法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构成 实践性教学是提高美术技法理论课程学习效果的根本途径。实践教学 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内容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具有教育性、 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体参与、主动

13、实践、 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 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达 芬奇就提出了绘画的学习方法首 先,临摹名家师法自然的素描作品;其次,而对你所拥有的一尊浮雕作品,反 复进行素描临摹练习;第三,临摹适当模特;此后就应该进入创作实践阶段。”8 相对于美术技法理论课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提出是针对学生实践能力 欠缺、创新思维的缺乏而提出的。实践性教学是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 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把学生从枯燥的课堂 教学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边学边做。美

14、术技法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为实现”绘 画透视学”、”人体艺用解剖学”两门课程实效性的一种教育方式。即与课程教 学的内容结合、与课程理论的学习同步进行的实践活动,譬如:在教材上,多 增加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例或者是名家名作,使其更加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教学。 “绘画透视学”一方面从理论上加强对基本原理、法则的系统阐述和整体贯通, 一方面从实践上充实对画法图例与实际应用图例的分析;”人体艺用解剖学”在 内容上及图例上进行调整,多增加一些对人体素描、雕塑作品进行分析的图例。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环节,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与 今后的发展作为培养及教学的重要目标。 2.2美术技法理论课程在美

15、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透视与解剖在西方美术史中始终占据不可磨灭的地位,贯穿始终,是传统 美术的核心技艺。两门学科是 20 世纪初经西方美术教学体系传播至中国美术教 育中的传统教学理论。绘画透视学与艺用人体解剖学在中国美术教育中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教学课程,是艺术类院校中的传统学科,属于美术的基本原 理,是一切美术创作的基石。如今,”中国的美术和美术教育在今天和相当长远 的未来,都离不开现实造型艺术的根基,西方现实主义艺术发展了几百年,已 经非常完善,而我国的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才几十年,还有大量的事要做,其 中透视与解剖又是现实主义造型艺术的核心,是完善我国现实主义艺术的关 第 11 页 共

16、 60 页 键。”即在当下新的创作环境及学院新增的专业设置中,这两门课同样具有重要 的认知和教育价值,是各美术专业学生、艺术家和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 质。 2.2.1美术技法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对课程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美术技法理论课程设置的众多章节中,如:”透视篇”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倾斜透视、曲线透视、阴影透视和人物透视等;”解剖篇”人体 比例、头部、躯干部、上肢部、下肢部和人体的动态等结构分析。引导学生从 一些习以为常、流行惯用的画法中,透过容易忽略而隐匿的”秋毫”问题,明 察出严重的理论上的规范性、知识性错误及缺陷,在认识层面上得到升华,形 成理论指导,为日后专业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基础。9总体来说,美术技法理 论课程教学的根本原则是把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理 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 其一,理论教学是基础和前提,而实践性教学是在理论性教学的基础上让 学生进行实践能够加深对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