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理论课讲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8694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8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理论课讲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理论课讲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理论课讲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理论课讲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理论课讲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理论课讲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理论课讲述(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物理 v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 v实验室:理五栋528 v办公室:理五栋512 v邮箱:sujwu vAttitude 100% 大学物理实验 基本要求 预习 实验 实验报告 1. 1. 实验预习实验预习 看懂教材、明确目的、写出预习报告。看懂教材、明确目的、写出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要求: 写实验目的、主要公式、线路图或光路图 。 画好原始数据表格。 上课教师要检查预习情况。 即预习报告作正式报告的前半部分。 要用正式报告纸写 2.2.实验操作实验操作 对号入座,等老师讲完要求和注意事项后才动手; 珍惜独立操作的机会,完成基本内容,争取做选做 内容; 认真记录数据; 仪器还原(归整); 教师

2、在预习报告和原始预习报告和原始数据上上签字; 学生在实验室的登记本上签名。 才离开实验室 要求如下: 不迟到 正确连接实验仪或实验装置。 按仪器操作规程调整仪器,合理选择量程。 细心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正确表示有效数 字和单位)。 分析数据和结果。实验数据与标准数据有差别,不能 笼统说实验结果不好。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就正常。误 差太大,要分析原因,解决。 遇到问题及时举手,不能拼凑数据。 3. 3.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用 正式报告纸正式报告纸。 报告内容: 见绪论要求(其中实验原理 可根据预习要点来写)。数据处理时必必 须须先重新整理原始记录,然后进行计算 (应包含主要过程)

3、、作图。 交报告的时间: 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的总结 实验报告必须要有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讨论是实验 的升华 分析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和现象;讨论实验误差的大 小和原因;有何体会 实验报告不能互相抄袭,凑数据,要实事求是,未 达到期望值可以重做。 实验安全 v人身安全:用电安全、激光使用安全等 v仪器安全:操作规范、爱护实验仪器 大学物理实验理论 误差与数据处理 测量与误差 不确定度 有效数字 数据处理 测量与误差 1.1 测量 定义:把待测量与作为标准的量(仪器)进行比较, 确定出待测量是标准量的多少倍的过程就叫做测量。 例如,物体的质量可通过与规定用千克作为标准单 位的标准砝码进行比较而得出测

4、量结果。 测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应包含测量值的大小和单位, 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一个被测物理量,除了用数值和单位来表征它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表征它的参数,这便是对测量结果 可靠性的定量估计。对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定量估计与 其数值和单位至少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三者是缺一 不可的。 测量与误差 1.2 测量分类 按照得到测量结果的方式分 按照测量条件分 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 等精度测量 不等精度测量 直接测量:由仪器直接得到测量值 v举例: V R A E 测量电流 I 为 测量? 测量电阻R 为 测量? 测量电压V 为 测量? 注:直接还是间接测量取决于所用仪器, 例如电桥测电阻为直接测量。 直接 直

5、接 间接 间接测量:由仪器间接得到测量值 测量与误差 等精度测量 不等精度测量 对同一物理量在相同条件(指测量仪器、方 法、环境、观测者等)下进行的多次测量; 在不同测量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测量。 例如:用多档位电流表测电流时,为防止烧坏电表 ,总是先用大档位粗测电流后,在用小档位细测,这 种测量便是不等精度测量。 测量与误差 1.3 仪器性能基本概念 v仪器精密度:是指仪器的最小分度相当的物理量。仪器最小 的分度越小,所测量物理量的位数就越多,仪器精密度就越高 。对测量读数最小一位的取值,一般在仪器最小分度范围内再 进行估计读出一位数字。如螺旋测微器的精密度为0.01毫米,应 估读出到毫米的千分

6、位。 v仪器准确度:是指仪器测量读数的可靠程度。一般标在仪器 上或写在仪器说明书上。如电学仪表所标示的级别就是该仪器 的准确度。 对于没有标明准确度的仪器,可粗略地取仪器最小的分度 数值或最小分度数值的一半,一般对连续读数的仪器取最小分 度数值的一半,对非连续读数的仪器取最小的分度数值。 对不同的仪器准确度是不一样的,对测量长度的常 用仪器米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它们的仪器准确 度依次提高。 v两者的关系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 两者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 v量程:是指仪器所能测量的物理量最大值和最小值之 差,即仪器的测量范围(有时也将所能测量的最大

7、值 称量程)。测量过程中,超过仪器量程使用仪器是不 允许的,轻则仪器准确度降低,使用寿命缩短,重则 损坏仪器。 1.4 误 差 误差定义:指测量值x与真值a之间的差异 误差测量值 x真值a 误差表示方式有两种: (1)绝对误差: =x-a;有单位,可正可负,不能反 映准确度。注意,绝对误差不是误差的绝对值! (2)相对误差: , 无单位,可正可负,能 反映准确度。 例如:两电阻 ,绝对误差均为 ,无法判断哪一个测量更准确。但从相对误 差便可判断准确度。 v由于真值的不可知,误差实际上很难计算 1.5 误差分类 根据误差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可分为 v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

8、误差的大小、符号恒定;或在测量条件改变时,误差 的大小和符号按一定规律变化。 v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 由于不可预知的随机因素,出现时大时小、时正时负 的误差。 v系统误差的来源:由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环境 带入 仪器误差:仪器本身的缺陷(如天平不等臂)或安 装调试不当(零位不在零点);电表、螺旋测微计的 零位误差,制造时的螺纹公差等 理论近似性引起的误差: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内接 、外接由于忽略表内阻引起的误差。 人为误差: 由于观察者的习惯、反应快慢等引起的 环境引起的,如温度产生的零漂 系统误差的发现 1、实验对比法 (1)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测同一物理量,看结果 是

9、否一致;(如伏安法和电桥法) (2)更换不同的仪器、仪表测同一物理量; (3)改变测量步骤;如升温和降温 (4)改变实验条件或测量者。 2、理论分析法 分析理论公式的条件和仪器的使用条件是 否与本实验相符。一旦条件不符,必然会出现偏差,甚至是错 误(真理的条件性) 3、数据分析法 系统误差不满足概率分布,因此误 差总是偏向一侧。 系统误差的处理 v对于已知的系统误差,给结果加一个负误差或给出一 个修正公式即可; v对于难以找出的系统误差,要采用下面的办法尽量抵 消: L1L2 xT (1)替代法: 对未知量测量后,再用标准量代替未知 量所得的结果即为所测量。 如图:为不等臂天平,用砝码P代替未

10、知 量x,使天平再次平衡,则P即为待测值 。 当臂长L1和L2测出时,可用力矩修正公 式 (2)抵消法 (3)交换法将被测量与标准量互换进行两次测量,取 平均值;如(1)中的不等臂天平砝码与 被测量量交换。 (4)半周期偶数观测法偶数次观测后取平均;如分 光计测量角度。 (5)对称观测法 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可将观测程序相对某时 刻对称地再测一次,然后取平均;如灵敏电流计测前 和测后分别校对一次零点,然后对零点取平均。 正误差和负误差方向各测一次, 取平均;如居里温度测试。 偶然误差偶然误差(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对同一量的多次重复测 量中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的变化不定 产生原因:实验条件、

11、环境因素无规则的起伏变化、 观察者生理分辨能力等的限制 例如:螺旋测微计测量在一定 范围内操作读数时的视差影响。 特点: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 的概率比大误差出现的 概率大;绝对值很大的误 差出现的概率为零 多次测量时分布对称,具有抵偿性按正态分布 因此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有利于消减随机误差。 f() - 0 随机误差是随机因素产生的,因此很难预料,也无 法消除,只能按其满足的统计规律进行数学处理。 多次测量的误差满足正态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1)对称性: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基本相同; (2)有界性:存在绝对值最大的误差; (3)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绝 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小; (

12、4)抵偿性: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绝对值相等 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致相等,可相互抵消。 随机误差的估算 正态分布图: 横坐标为误差,纵坐 标 为误差概率密度 ,误差的总概率为1: 。 图中称为标准误差, 越小,曲线越窄,误 差分布越集中,可靠 性高(黑线);反之 ,可靠性低(蓝线) 。 1.6 算术平均值与标准偏差 1、算术平均值 一组测量数据 的算术平均值为 : 算术平均值是真值的最佳近似值 2、标准偏差 真实值是无法测得的,常用算术平均值来代替。 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差 , 称为偏差 类比标准误差,定义标准偏差为 表示这组数与其平均值的离散性。 标准偏差 意义: 表示某次测量值的随机误差在

13、 之间的 概率为68.3。 f() - 0 3、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意义: 测量平均值的随机误差在 之间的概率 为 68.3%。反映了平均值接近真值的程度。 因为一组数据不可能有无限多,所以在相同 条件下,测得的不同组数据的平均值也不完全 相等,即它们与真值之间存在离散性,我们引 入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可证明其为: f() - 0 一般:测510次 理论上:测量次数n, 0 5 10 15 20 n 平均值的 标准偏差 实际测量多少次合适? 由图可知 II.测量的不确定度 : 用统计方法评定 B : 用估算方法评定 取 仪器误差 A 取 偶然误差 总的不确定度 因真值得不到,测量误差就不能

14、肯定,所以用不确定 度的概念对测量数据做出评定比用误差来描述更合理 。 测量的不确定度 : 用统计方法评定 B : 用估算方法评定 取 仪器误差 A 取 B I 偶然误差 ASx 总的不确定度 (1) 偶然误差较大时: x=Sx (2)偶然误差与仪器误差相差不大时: 仪器误差 可不考虑 可只取仪器误差 (3)只测一次或偶然误差很小: 仪器误差 一般取:最小刻度(分度值)的1/10、1/5、1/2 或最小刻度 例:用米尺测量某物的长度为20.25cm, 仪器误差取0.05cm,即:L= 20.25 0.05cm 1、对仪器准确度未知的 2、对非连续读数仪器 取其最末位数的一个最小单位 已知仪器准

15、确度 如一个量程150mA,准确度0.2级的电流表 测某一次电流,读数为131.2mA 最大绝对误差为I=1500.20.3mA 测量的结果:I131.20.3mA 最大绝对误差: 如:电表 电表板面上的符号 交流 U 磁电系仪表 或 1.0 1.0 准确度等级为1.0 2 绝缘强度试验 电压为2千伏 或水平放置 或 垂直放置 二级防外磁场 B U 1.0 2 B 工作环境 直流 测量结果的表达:测量值、绝对误差 和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 百分误差 完整的结果 表示 例:算得x0.21cm 取x0.3cm x 只取1位, 下一位0以上的数一律进位 例: 的末位与x所在位对齐,下1位简单采取4舍5入 (1)测量值和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与 哪个测量误差小? 一般取2位 (2)相对误差 有效数字 1 基本概念 所有可靠数字和末位的一位有 疑问的数字(存疑数字)统称为 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 如右图:(厘米尺) 图a测量的有效数字为 2.4cm 图b测量的有效数字为2.43cm 注:存疑数字与不确定度数对齐,多余位需舍弃。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由准确数字和一位可疑数字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