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500s之内置中文字库atmosphere系统版本(1)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17420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m500s之内置中文字库atmosphere系统版本(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dm500s之内置中文字库atmosphere系统版本(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dm500s之内置中文字库atmosphere系统版本(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dm500s之内置中文字库atmosphere系统版本(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dm500s之内置中文字库atmosphere系统版本(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m500s之内置中文字库atmosphere系统版本(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m500s之内置中文字库atmosphere系统版本(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M500S之内置中文字库Atmosphere系统版本(1) DM500S卫星接收机以其强大的网络多媒体功能,深受卫视发烧友的喜爱。不过令国内烧友遗憾的是,之前使用的系统版本(IMG)都是国外Dreambox团队开发的,其版本未内置中文字库,不支持中文节目名称和中文EPG的下载和浏览。遇到携有中文信息的节目,显示的只是一堆乱码,令用户无法识别,成为一直以来的一大诟病。另外,今年4月中旬的Gemini_4.31版本的Time Bomb(定时炸弹)事件,加深了国内卫视发烧友的忧虑,也促使了国内卫视发烧友下决心要开发符合国内用户的、内置中文字库的系统版本。 由于涉及Dreambox系统核心编码问题,

2、底层中文支持IMG的开发对技术要求的门槛很高,要知道国内的现状是,会C语言的人不一定会玩Dreambox机器,会玩Dreambox机器的人不一定会C语言。IMG底层的中文支持和操作界面语言简单的汉化不能同日而语,毕竟重新编译核心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但由satfan卫视烧友牵头,有幸联系上了linking_dai老师,并经一个多月不懈地努力,终于于5月25日,在祥龙烧星乐园论坛首推了国人第一个DM500S的IMGAtmosphere1.00版本。 下面就以系列连载的形式来详细地介绍Atmosphere版本的各种功能以及配合各种软件、插件的使用方法。文章中的一些观点、认识来自于Atmosphere

3、团队成员间的技术探讨。对于文章内容在使用中有问题的烧友,可加入我们的卫视山水QQ群(58324181)进行交流探讨。 当我问linking_dai老师时,为什么采用“Atmosphere”名称,有何具体寓意时,linking_dai老师回答很简单,这个名字来自一张图片,感觉还不错就用了,没考虑什么含义,也没有想中文名。也就是Atmosphere1.0版本开机LOGO图片之一(上图),另外一张LOGO图片则采用国粹京剧的花脸图片,以彰显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传承。(图1) Atmosphere版本之功能介绍 Atmosphere1.0版本(图2)的名称为Atmosphere v1.0 for DM50

4、0,其说明如表1所示。 目前已推出了Atmosphere1.1版本,可从祥龙烧星乐园论坛(http:/www.省略)网站上申请注册后下载,下载网址为:http:/www.省略/thread.php?fid=123,图3为我们这台接收机早先刷Atmosphere1.1.0 Alpha测试版本后的软硬件信息显示。 系统版本具体信息如图4所示。 最新公布的Atmosphere1.1.1版本,具体信息如图5所示。 Atmosphere1.1版本在1.0版本的基础上,更新了如下内容: * 修正了无法更改用户密码的问题 * 加入了md5sum命令 * 修正了默认皮肤不显示第二行EPG的问题 * 修正了无法

5、仅搜索免费频道的问题 * 修正了定时器显示列表中日期显示异常的问题 * 开启了DVR功能 * 完善了对GPRS的支持 * 加入了对PICON的支持 * 加入了gProgress类,并实现了与Gemini皮肤的基本兼容 * 加入了新的屏幕截图功能,支持OSD与视频的叠加 * 加入了对108.2E香港无线的中文支持 * 加入了频道音量设置,可针对每个频道独立设置音量 * 加入了对安装脚本的支持 * 修正了“Show Flash Memory”造成系统挂起的问题 * 修改了日期的显示格式 * 增加了网络校时的重试功能 * 修正了tar.gz类型插件的手工安装问题 * 修正了播放列表类型的文件名不支持

6、中文的问题 * 修正了pmttrans部分缓存分配不足的问题(华娱-1重启问题) * 增强了窗口位置自动调整功能 * 修改默认皮肤为Blueline3 * 修改了RSS Reader插件对UTF-8编码RSS的支持,增加了对嵌套种子的支持 * 加入了用于备份设置的脚本 * 其它更新参见cvs.省略 最新的Atmosphere1.1.1版本在1.1版本的基础上,又更新了如下内容: * 更新CIFS至1.44版,解决Linux内核无法使用UTF-8编码加载Windows共享的问题 *在CIFS挂载部分加入“iocharset=utf8”作为默认参数 * 对音量均衡功能进行了修正,使各频道经过均衡后

7、的音量保持线性变化 Atmosphere版本之中文支持 大家知道,一台卫星接收机的系统软件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块,一部分是作用于TS流解调、MPEG-2音视频解码处理的;另一部分是人机操作界面的,这部分包括节目菜单、节目信息显示以及操作设置等。所谓接收机的菜单界面为中文、英文及其它语种,其差异就在人机操作界面这部分。 每一个国家生产的卫星接收机都具有自己本国的语言菜单,如我国的数字卫星接收机,一般至少有中文和英文两种操作菜单语言;如果是出口型的,还会有更多的语言菜单。采用中文语言界面操作菜单的系统软件需要在软件中嵌入中文字库,这样在菜单中要求显示中文时,就会调出相应的中文字符。 菜单的中文语言界面

8、和节目的中文名称是有区别的,节目名称的中文语言显示,需要三个条件:首先在发送的节目TS码流中,携有节目中文名称的字符代码信息;其次是系统软件内置与之适应中文字库(因为中文字库有繁体和简体两种);最后是系统软件支持节目中文名称(繁体和简体)的解析。只有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后,在显示节目信息时,才可根据码流中的字符代码自动调出字库中相应的中文字符加以显示。 以430XP卫星接收机为例,在切换到第二通道系统的采用繁体中文V+I系统软件下,接收 76.5E卫星华人直播系统(C-Sky-Net)一组卫视节目所显示的繁体中文名称,如图6所示。 但如果切换到第一通道系统,采用繁体中文Nagra(N)系统软件,同

9、样接收该组节目,则显示为乱码(图7),说明N系统下并不支持繁体中文节目名称,即不符合上述条件。 现在国内的一些卫视节目已携有中文节目名称信息,如中星6B卫星的中数传媒平台的节目,不过在此机上显示也是一些乱码或方框(图8),这是因为不符合上述条件,即中文有简体、繁体之分,两者的字库不同,字符代码也不同,用繁体中文系统软件机器收看国内的简体名称的卫视节目时,当然会显示为乱码。就好比你用一个错误的密码本去翻译发给你的电报,只能显示乱七八糟的“天书”。 只有内置简体汉字字库的接收机如同洲CDVB-5110D、九洲DVS-398等,才可下载中文节目名称,图9是115.5E中数传媒平台(CDM)节目在内置

10、简体中文字库的中大SCT-3688M高清卫星接收机上的节目名称显示。 DM500S卫星多媒体接收机采用内置中文字库的Atmosphere系统版本后,就完全支持简、繁体中文节目名称和中文EPG的显示。如中数传媒平台的节目为简体中文台标,采用Atmosphere版本就能够准确下载而不需要人工进行频道名称的再编辑(图10)。 Atmosphere版本还支持简体(GB2312)转换成繁体(Big5)和繁体(Big5)转换成为简体(GB2312)显示(图11)。 如接收76.5E的华人直播系统(C-Sky-Net)的节目为繁体中文台标,采用Atmosphere版本能够准确地转换成简体中文台标下载(图12

11、),而无乱码。 Atmosphere版本中文支持之机理 一个系统软件是否能够显示出中文,和系统所支持的字符集是相关的。如果系统只能支持ASCII这个字符集,那么就只能显示大小写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一些半角的标点符号,也就只能使用纯英语;如果系统支持ISO 8859-1这个字符集,那么就可以支持包括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在内的多种欧洲语言。 同样,如果系统支持GB2312字符集,就可以显示GB2312-80国标中的所有汉字。在Atmosphere版本中,就运用了GB2312字符集,那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字符集、字符编码等一些名词的基本概念。 1. 字符集 字符集(Character Set),

12、或称字集,是指字符的集合;字符集种类较多,每个字符集包含的字符个数不同,常见字符集名称:ASCII字符集、GB2312字符集、BIG5字符集、GB18030字符集、Unicode字符集等。 (1)ASCII字符集 我们知道,在计算机内部,所有的信息最终都表示为一个二进制的字符串。每一个二进制位(bit)有0和1两种状态,因此八个二进制位就可以组合出256种状态,这被称为一个字节(byte)。也就是说,一个字节一共可以用来表示256种不同的状态,每一个状态对应一个符号,就是256个符号,从0000000到11111111。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有关的标准化组织就出台了ASCII(America

13、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编码,制定了一套字符编码,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和其他西欧语言。它是现今最通用的单字节编码系统,并等同于国际标准ISO 10646。 (2)ISO 8859系列字符集 ISO 8859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系列标准,这套字符集与编码系统的共同特色是,以同样的码位对应不同字符集。与 ASCII 相容,目前有15个字符集,每个字符集收录欧洲某地区的共同常用字符,如表2所示。 (3)GB系列字符集(GB2312、GB13000、GBK、GB18030) GB2312又称为GB23

14、12-80字符集,全称为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由原中国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981年5月1日实施。GB2312-80共收录6763个简体汉字、682个符号,其中汉字部分:一级汉字3755个(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二级汉字3008个(按部首笔划顺序排列)。 由于GB2312-80定义的字符集太小,容纳的汉字太少,于是1993年,在Unicode出台之后,我国立刻制定了完全兼容的GB13000标准,希望中文处理能直接过渡到国际兼容的标准上。由于这个标准不是强制性的,因此微软以技术上难以实现为理由,自己搞了一套扩展字符集,也就是GBK,在GB2312基础上定义了包括繁体字在内的更多汉字

15、,并在Windows 95简体中文版中加以实施。因为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统治性地位,国家不得不在事后承认这个事实上的标准,并作为技术规范发布了。 到了二十世纪末,GBK字符集也不够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将内核改为支持Unicode字符集。前面提到从ASCII、GB2312、GBK到GB18030字符集的编码具有向下兼容性;而Unicode只与ASCII兼容,更准确地说,是与ISO 8859-1兼容,与GB系列字符集不兼容。那我国政府可不干了,于是我国政府于2000年3月17日发布的新的汉字编码国家标准GB18030。GB18030全称是GB18030-200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的扩充,作为我国所有非手持/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强制实施标准,2001年8月31日后在国内市场上发布的软件必须符合该标准。 GB18030收录了27484个汉字,覆盖中文、日文、韩文和藏文、蒙文、维吾尔文等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文字。满足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地区信息交换多文种、大字量、多用途、统一编码格式的要求。不但与Unicode3.省略)。ISO开发了ISO 10646项目,Unicode协会开发了Unicode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