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的规范治疗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717259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8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肢静脉曲张的规范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下肢静脉曲张的规范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下肢静脉曲张的规范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下肢静脉曲张的规范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下肢静脉曲张的规范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肢静脉曲张的规范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静脉曲张的规范治疗(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t;p&gt;&amp;lt;p&amp;gt;&amp;amp;lt;p&amp;amp;gt;下肢静脉曲张的规范治疗 流行病学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其病变可累及大隐静脉系统、小隐静脉 系统和交通静脉系统,多数病人发生在大隐静脉,在我国成年男女的患病率分别 为1015与2025。 病因学 ?下肢静脉曲张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家族史、年龄、妊娠、既往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和先天条件如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长期站立、久坐、肥胖、从事 重体力劳动是常见的发病原因。 在直立状态下,静脉瓣膜的功能

2、完好以及肌泵的作用是防止静脉血液返流的 两大重要因素。当大隐静脉和/或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弹力纤维减少时, 可导致静脉血液返流,下肢静脉高压,引起浅静脉迂曲、扩张。 临床表现 ?下肢静脉曲张典型的症状是下肢表浅静脉增粗、迂曲、扩张、凸出皮表,呈蚯蚓 状或团块状。可伴有下肢胀痛或烧灼痛、皮肤干燥易激惹等不适。比较轻的仅表 现为下肢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扩张。严重的可出现肢体水肿、色素沉 着、血栓性浅静脉炎、湿疹,甚至静脉性溃疡。 病变分级 ?常用的是CEAP分级,即根据临床症状分级(Class,C06),病因学(Etiology,E ),解剖学(Anatomy,A),病理生理学(Pat

3、hophysiology,P)分级。 临床症状分级标准最为常用,依照症状由轻到重,共分7级。 C0:有症状,无体征; C1:毛细血管扩张或网状静脉扩张; C2 皮下小静脉曲张(直径1cm); C3 静脉曲张合并下肢水肿; C4 静脉曲张合并皮肤改变。包括两个亚型,C4a为色素沉着和(或)湿疹,C4b 色素沉着和脂质硬皮病等; C5 静脉曲张合并已愈合的静脉性溃疡; C6 静脉曲张合并活动性静脉性溃疡。 治疗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根据病情的轻重,因人而异。有症状无明显静脉体征的患者 ( C0C1 级),可采取生活方式改变,结合压力治疗和药物治疗。已出现明显 症状和体征的患者( C2C6 级)

4、,应结合病因(E)、解剖定位(A)、病理 生理(P)情况,通过手术联合药物和压力治疗等综合手段,将患者的CEAP 分 级降低,术后继续使用压力和药物治疗,巩固疗效、延缓疾病进程。 保守治疗 ?5.1.1 改变生活方式 平卧时抬高患肢,踝关节和小腿的规律运动可增加下肢静脉 回流,缓解静脉高压。 5.1.2压力治疗 压力治疗是下肢静脉曲张最基础的治疗手段,包括弹力袜、 弹力绷带及充气加压治疗等。通过梯度压力对肢体加压,促进静脉回流,缓解肢 体瘀血状态。 ?5.1.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各个阶段。药物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 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静脉活性药物共

5、同作用机制是 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提高肌泵功能。常用药物包 括黄酮类、七叶皂苷类,香豆素类,主要用于解除患者的下肢沉重、酸胀不适、疼痛 和水肿等临床表现。 (1)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地奥司明,其可提高静脉张力、降低 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回流,还具有独特的抗炎作用,可抑制白细胞和血管内皮 细胞的相互作用,长期应用可延缓疾病进程。 (2)七叶皂苷类:七叶皂苷的代表药物为迈之灵,具有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 增加静脉张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水肿的作用。 (3)香豆素类:香豆素来源于草木犀植物提取物,代表药物是消脱止M,其 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血液

6、循环及增加血液流量,促进淋巴回流,有效减轻 水肿。 ?(4)其他药物 纤维蛋白分解药物: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逆转皮肤损害,尤其对脂性硬 皮病的炎症反应和组织硬化的效果较好。 前列腺素E1:可降低皮肤病变的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肢体微 循环。对瘀滞性皮炎、脂性硬皮病和静脉性溃疡均有治疗作用。 己酮可可碱:具有扩张血管、减少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和拮抗氧自 由基等作用,可用于脂性硬皮症和静脉溃疡的治疗。 中药类: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和去腐生肌的中药,对改善局部微循环、减 轻静脉瘀血、修复皮肤损害有较好的疗效。 非甾体抗炎药物: 具有消肿和止痛作用,可用于静脉炎症及脂性硬皮症 的治疗。 5.

7、2.1 传统开放手术 ?适应症: 有中重度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大范围的静脉曲张;伴有疼 痛、肢体酸胀感和小腿疲劳感;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湿疹性皮炎,色素沉着, 脂质性硬皮改变;静脉破裂出血;静脉性溃疡形成。临床分级在 C4C6,超声 / 造影检查证明浅静脉反流,超声反流时间 2.03.0s,同时应参考反流速度。 其他检查结果:静脉充盈时间12 s、静息压和运动后的静脉压差40 。 浅静脉曲张、无症状或有轻度症状,临床分级在 C2C3,但有治疗需求 的患者。 除以上手术适应证外,必须深静脉通畅者。 ?5.2.1.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该术式为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通过阻止浅 静脉

8、的反流及切除曲张的浅静脉,达到消除静脉高压和曲张浅静脉的目的。适用 于下肢浅静脉和交通支瓣膜关闭不全,深静脉轻中度反流而深静脉通畅者。这种 方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又可阻断血液由深静脉经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向浅静 脉的倒流,有助于足靴区溃疡的愈合。此法疗效肯定,复发率低,简单易行,不 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但是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切口较多、相对创伤较大、影响 肢体美观、住院时间较长、有可能造成隐神经永久或暂时性损伤及淋巴管损伤性 水肿。 5.2.1.2交通静脉结扎术:针对交通静脉功能不全,阻断交通静脉内的异常反 流,如处于 CEAP 临床分级为C4C6 的患者,以及排除下肢动脉缺血并且能耐 受手术的

9、患者。传统手术是Linton手术,但因其创伤大、并发症多,已经被微创 的交通支结扎手术取代。 5.2.2 微创手术 ?目前微创方法包括:泡沫硬化剂、电凝、激光、射频和微波等,都是利用把不同 的方法对病变血管的损伤来达到替代手术的效果。微创治疗与传统的大隐静脉高 位结扎加剥脱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无瘢痕、美 观、近期治疗效果满意等优势,但同时也有远期容易复发的劣势。微创手术应严 格把握适应证,其优缺点有待长期临床实践检验。 ?5.2.2.1 泡沫硬化剂治疗(Ultrasoundguided foam sclerotherapy,UGFS): 硬化剂治疗是一种将化学药物注

10、入曲张静脉使静脉发生无菌性炎症继而发生纤维 性闭塞,达到使曲张静脉萎陷的治疗方法,目前普遍使用的是泡沫硬化剂治疗。 泡沫硬化剂疗法可用于治疗C1C6 级,5 年以上的临床有效率超过 80。泡沫 硬化剂治疗有操作简便、疗效好、痛苦小、费用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毛 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扩张和直径 4mm 的下肢浅静脉曲张。近期也有专家尝 试用于大隐静脉主干的治疗。 硬化剂治疗与其它手术治疗具有互补性,联合应用创伤更小、疗效更好。 ?5.2.2.2静脉腔内射频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其原理是使用双 极导管在静脉内产生高热(80120),破坏静脉内皮和静脉

11、壁,使静脉闭 锁。射频消融术可在局部肿胀麻醉下进行。首先穿刺大隐静脉,向大隐静脉近端 送入射频消融导管直至隐股静脉汇合处(Saphenousfemoral vein junction,SFJ )。彩超确认导管位于SFJ远端2cm处,再向远端逐渐后撤导管使大隐静脉全程 闭锁。射频消融术的禁忌症是大隐静脉内血栓形成。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皮肤烧 伤、感觉异常、血栓性浅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该术式比较突出的特点是 微创,但费用较高。 ?5.2.2.3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 EVLA):利用激光产生的 高热损伤静脉内皮和血管壁,使得静脉壁纤维化修复、收缩

12、闭合,同时热能可以引 起血液高凝状态使静脉内血栓形成,最终导致静脉纤维化闭合。和传统手术相比, 腔内激光技术具有安全、高效、损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以单独 使用, 也可以和其他手术方式联合使用。不良反应有局部皮肤麻木,皮下瘀斑, 术后23周沿闭塞的静脉走行可触及硬结,血栓性静脉炎等。 ?5.2.2.4皮下曲张静脉透光旋切术(TriVex 术):即TriVex 系统,点状切开皮肤 后,在曲张静脉范围皮下高压注射麻醉肿胀液,利用冷光源照射皮下曲张静脉, 然后导入电动旋切刀。沿着静脉走行抽吸并完全切除曲张静脉团。该方法尤其适 用于集中的、大面积的曲张静脉团。 ?5.2.2.5静脉腔内电

13、凝治疗(Electrocoagulation术):该术式是利用电凝使曲张静 脉内膜受到破坏,辅以局部压迫使管腔闭塞,继而形成血栓栓塞及纤维化使管腔 闭塞,达到消除曲张静脉的目的。此术式也可达到减少切口和并发症,缩短手术 时间,不影响患肢美观的目的,疗效肯定。该术式尚缺乏手术规范,治疗效果和 术者的经验密切相关。 ? 5.2.2.6腔内微波闭合术(endovenous microwave ablation, EMA):其工作原 理属于内源性加热,具有热效应显著、组织受热均匀、短时炭化不明显等优点, 但尚无大宗的病例报道。 ? 5.2.2.7腔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subfascial endo

14、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 ,SEPS):为微创处理交通支的方法,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具有安全性高、 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小结 ? 下肢静脉曲张,无论程度轻重、手术与否,均应改变生活方式,避免久坐久站。 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压力治疗是防止病情加重和术后复 发的关键。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已经成为主流,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 有安全、美观、痛苦小、恢复快、手术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各种术式都存在各 自的优势和不足,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最适宜的术式或术式组合,以期获得 最佳的治疗效果。 &amp;amp;lt;/p&amp;amp;gt;&amp;lt;/p&amp;gt;&lt;/p&g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