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血压及其调节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716657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节血压及其调节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六节血压及其调节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六节血压及其调节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六节血压及其调节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六节血压及其调节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节血压及其调节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节血压及其调节资料(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节 血压及其调节 血压 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所施的侧压力, 一般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测量血压时,是以血压和大气压作为比较的, 用血压高于大气压的数值表示血压的高度 计量单位 mmHg(毫米汞柱)或kpa(千帕) 两者换算公式 1mmHg=0.133kpa 1kpa =7.5mmHg v收缩压 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 v舒张压 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 最低值 v脉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v血压的意义:血压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全身各 组织器官的血液供给。若血压过低,可造成 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相反,血压过高,增加 心脏负担,久而久之,导致心衰,同时血管 弹

2、性下降,脆性增加,脑动脉破裂,出现脑 出血。 正常血压及其生理变化 v正常血压的范围: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时 v收缩压为 100-130mmHg(13.3-17.3kpa) v舒张压为 60-90mmHg (8.0-12.0kpa) v脉压为 30-40mmHg (4.0-5.3kpa) 生理变化 v年龄和性别:血压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新 生儿血压最低,小儿血压比成人低,中年以 前女性血压略低于男性,中年以后差别较小 v昼夜和睡眠:一般白天血压高于夜间,过度 劳累或睡眠不佳时,血压稍增高 v环境:在寒冷环境中血压可升高,高温环境 中血压可略下降 v部位:大多数人下肢血压比上肢高0- 40mmHg

3、(如用上肢袖带测量),因股动脉 的管径大于肱动脉,血流量较多. v右上肢高于左上, 直立高于平卧。 v其他:紧张、恐惧、兴奋及疼痛均可导致血 压升高,舒张压一般无变化。劳动、饮食、 吸烟和饮酒也可影响血压值 异常血压的观察 v1、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v 舒张压 90mmHg。 v2、临界高血压:159141/9491mmHg。 v3、低血压:低于90/60-50mmHg。 v4、脉压变化:增大或缩小。 血压的测量 血压计的种类和构造 常用的血压计有: 汞柱式血压计 表式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 血压计 是根据血液通过狭窄的血管形成涡流时发出响 声而设计的。用于间接测量动脉血压 血压计的种

4、类 血压计的构造 v输气球和调节空气压力的活门 v袖带 为长方形扁平的橡胶袋,长24cm、宽 12cm、外层布套长50cm 下肢袖带长约135 cm,比上肢袖带宽2 cm; 小儿袖带宽度是上臂长度的1/2-2/3 测压计 v汞柱式: 结构 玻璃管面标有双刻度, 一侧为0300mmHg,最小分度值为2mmHg 一侧为040kPa,最小分度值为0.5kPa 玻璃管上端盖以金属帽与大气相通, 下端和汞槽相通,汞槽内有水银 特点 测得数值准确可靠,但较笨重不易携带 ,且玻璃管部分易破裂 v表式 又称弹簧式血压计。外形似表,呈圆盘状 ,正面盘上标有刻度及读数,盘中央有一指 针,以提示血压数值。特点携带方

5、便,但准确 性不如汞柱式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 袖带内有一换能器,有自动采样 电脑控制数字运算,自动放气程序。数秒钟 内可得到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数值。特点 是操作方便,不用听诊器,省略放气系统, 排除听觉不灵敏,噪音干扰等造成的误差, 但准确性不如汞柱式血压计 测量血压的方法 用物准备 v血压计 v听诊器 v记录本、笔 上肢肱动脉血压测量法 测量方法 v1、准备工作: v2、病人体位:0点、肱动脉、心脏在同一水平位。 v3、缠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 v4、测量: 搏动音消失(160mmHg)袖带内压力大于收缩压 第一声 (X)袖带内压力等于收缩压。 减弱或消失 (Y)袖带内压力等于舒张压。

6、5、整理记录: v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v被测肢体应和心脏处于同 一水平,坐位时平第四肋 软骨;卧位平腋中线 v平整地将袖带置于上臂中 部,距肘窝下缘2-3cm 下肢腘动脉测量法 v患者仰卧位,或侧卧位 v将袖带缠于大腿下部,其下缘距腘窝 3-5cm,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腘动脉搏动处 ,同上肢测量法测量 v记录时应注明下肢血压,因上下肢血压 值之差及袖带相对过窄,可导致收缩压 偏高,而舒张压差异不大 电子血压计测量法 v接通电源,接上充气插头,将袖带换能 器“”放于肱动脉搏动处,扣好袖带 按键充气片刻后,血压计发出蜂鸣声, 显示屏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读数 注意事项 v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 定时间

7、、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有助于 测定血压的准确性和对照的可比性 v为偏瘫、肢体外伤或手术的患者测血压 应测健测肢体 v排除影响血压的外界因素 袖带过宽、过窄;袖带缠得过紧、过松;肢体 位置过高、过低和水银不足等因素对血压值的 影响 v袖带宽度要合适, 袖带太窄,须加大力量才能阻断动脉血流,测得数 值偏高 袖带太宽,大段血管受阻,测得数值偏低 v肱动脉位置高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低 低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高 v袖带过松,橡胶带呈气球状,有效测量面积变窄, 使血压测量值偏高 袖带过紧,使血管在未注气时已受压,使血压测量 值偏低 v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应重复测量 应将袖带内气体驱尽,使汞

8、柱降至“0”点, 稍等片刻再复测,一般连续测23次,取其 最低值 v当舒张压的变音和消失音之间有差异时 应记录两个读数,即变音消失音数值 如180/9070mmHg 血压的记录 v 以分数形式记录于体温单血压的相应 时间栏内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v凡能影响心输出量和血管外周阻力的因素都 能影响动脉血压。 血压的调节 v在整体情况下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是在中 枢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下进行活动的另外 还有涉及肾上腺垂体等激素分泌和肾功能 状态和体液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动物在多种 刺激下出现血压的变动但通过神经体液的 调节机制总能保持动脉血压的稳定。 血压的调节 动脉压升高 动脉压降低 减压反射 三、高血

9、压及其防治 v1、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v 舒张压 90mmHg。 v3、低血压:低于90/60-50mmHg。 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v1、性别、年龄与高血压: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 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 高血压病的概率无明显差别,高血压患者甚至高于 男性。 v 2、不良生活习惯与高血压:大量调查结果表明饮 食结构对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 响,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脂肪的摄 入,均可引发高血压。另有研究表明有经常熬夜习 惯的人易患高血压病,甚至发生中风,而生活井然 有序,平时早睡早起者患高血压比例低。 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v3、工作

10、压力过重与高血压:随着社会文明的 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 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 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 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 缩,心脏负荷加重,引发高血压。 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v4、性格与高血压:性格与高血压也密切相关 ,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 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 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 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引发 高血压。 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v5、遗传与高血压: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 压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 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

11、母中一人 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 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v6、超重、肥胖与高血压:体重与血压有高度 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 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 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v7、吸烟与高血压: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引起血压升高。据测:吸两支烟10分钟后 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吸 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而且烟叶中尼古丁影 响降压药的疗效,不利于高血压的治疗。 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v8、饮酒与高血压:过量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 在剂量反应的关系,随着饮酒量的增加, 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

12、升高,长期这样,高 血压发病率增大。过度饮酒还有导致中风的 危险。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 酒不超过30mg(约1两白酒),女性应不超过 20mg。 高血压的非药物方法 v1、减少食盐摄入量。高血压病患者每天摄入 盐量应少于5克,大约小汤匙每天半匙,尤其 对盐敏感的患者要更少。 v2、保证合理膳食。高血压病患者饮食应限制 脂肪摄入,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 、糕点、甜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鱼、 蘑菇、低脂奶制品等。 高血压的非药物方法 v3、有效控制体重可预防高血压。减肥、控制 体重最有效的方法是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 入的总热量。 v4、戒烟。烟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 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v5、限酒。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 压升高,有些患者即使饮酒后当时血压不高 ,但过后几天仍可呈现血压高于平常。 高血压的非药物方法 v6、增加体力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 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可采用慢跑、快 步、游泳、骑自行车、体操等形式的体力活 动,每次活动一般以30到60分钟为宜,强度 因人而异。 v7、注意心理、社会因素。高血压病患者应注 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 大落。 高血压的非药物方法 v8、如果通过3至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血压控 制良好,可继续维持。如无效,则应改用降 压药物治疗,不能因为年轻或无明显症状而 不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