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鲁教版七年级上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65686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鲁教版七年级上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语文鲁教版七年级上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语文鲁教版七年级上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语文鲁教版七年级上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语文鲁教版七年级上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鲁教版七年级上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鲁教版七年级上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 闻一多 课前 分钟 多 一 闻 闻 一 多 闻一多先生 (18991946)著名诗人、学者 、爱国民主战士。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读书时即 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 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 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2、,表 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 研究。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抗战不 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 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 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 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 出宝贵的生命。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 的人 臧克家 (19052004)朱自清:“从臧克家开始,我 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 题材的诗。” 茅盾: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 最优秀中间的一个”。 新华社北京2月5日 电(记者曲志红):我 国文坛再失巨擘,99岁 的著名诗人、作家臧克

3、 家2月5日晚8时35分与 世长辞,一轮明月、万 家灯火伴他西行 2000年1月获首届“中国诗 人奖终生成就奖”。 2003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 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 奖”。 笔耕不辍,走过一个世纪 从“农民诗人”,走到“诗坛泰斗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 大师笔下的大师 巨人心中的巨人 臧克家于1930年起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 ,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 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 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 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 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 。”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 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 ,书

4、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 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 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 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 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 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 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 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 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 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 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闻一多臧克家 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 臧克家和闻一多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 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 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 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 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 便沉入了无

5、底的苦海。”按说, 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 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 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 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 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 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 。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 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 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 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 他,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诗人诗人 新诗集红烛( 1923)、死水 (1928)是现代诗 坛经典之作。 1925 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 间创作了组诗七 子之歌,表达了 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学者

6、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 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 作有神话与诗、唐诗 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 、诗经、庄子、 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 究(后汇成“新义”),被郭 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 来者。 民主战士民主战士 他一身正气,抗战 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 ,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 益腐朽,拍案而起,走 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 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 流中去。1946年7月15 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 务刺杀身亡。 检查预习 给下列字词注音: 地壳 仰之弥高 兀兀穷 年 校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 血 赫然 炯炯目光 群蚁排 衙 函寄 目不窥园 迥乎不 同 漂白 警报迭起 气冲斗 牛

7、qiomw jioqil hjingy hn kujing piodi du 衰微 赫然 迭起 高标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呕心沥血 潜心贯注 心凝神会 迥乎不同 一反既而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无暇顾及 目不窥园 仰之弥高 目不窥园: 诗兴不作 : 一反既往 :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 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 ,即专心致志。 “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 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 发。 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 完全不一样。 词语积累 : 讨论交流 : 这篇文章为什么取标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 生的说和做的?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

8、看,闻一多先 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 话回答) 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有何作用? 学者闻一多 l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 的? l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 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 战士闻一多 l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 样做的? l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三 件事?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 行示威 朗读思考研讨 l课文前后两部分之间,是用哪 些话过渡的?这

9、些话是怎样起 到过渡作用的? 着眼局部 放眼全篇 总承上文,总起下文 相提并论,对比鲜明 默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 闻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做” 了再“说” 、“做”了也不 “说”,为了表 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 2.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 ?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三个事例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 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 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 略写。 整体把握 : 1、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 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 同的地方? 3、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闻

10、一多先生的高 尚品质与精神? 2、闻一多先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记述的 事很多很多。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表现闻一多 先生精神品格的?并说说这样选材的好处。 前期 : 后期 : 为探索救国救民的 出路而潜心学术, 取得累累硕果。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投身民主运动,做 争取民主的战士, 青年运动的领导人 。 无所畏惧,视死如 归 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卓越的学者、 言行一致的志士 伟大的爱国斗士 三本书 (学者) 三件事 (革命家 )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示威游行 讲究典型 性,以少 胜多。 学者 (1-7) 革命家 (8-18 ) 潜心学术 硕果累累 嫉恶

11、如仇 勇于献身 说了就做 说(言)做 (行)一致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19-20)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品读赏析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 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 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 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 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 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 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 尽心血”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 的硕果”等。 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 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 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

12、”是文言说法。“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 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 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 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 看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 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 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 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 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 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 ,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 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这样红的烛!

13、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底方法。 红烛啊!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底梦, 烧沸世人底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14、, 培出慰藉底花儿, 结成快乐底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 闻一多死水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 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叱咤 风云的政治家,有运筹帷幄、决胜 千里的军事家,由博学睿智的科学 家,还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艺 术家你在语文课和课外一定读过不 少名人的传记,知道很多名人的丰 功伟绩,轶闻趣事,请讲讲你认为 最有价值,最感人的故事片断,看 谁讲得生动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