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欢度新春黑板报内容资料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716562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欢度新春黑板报内容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xx欢度新春黑板报内容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xx欢度新春黑板报内容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xx欢度新春黑板报内容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xx欢度新春黑板报内容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欢度新春黑板报内容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欢度新春黑板报内容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欢度新春黑板报内容资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春节的黑板报内容:春节的传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传说:贴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

2、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

3、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春节的传说:“年”兽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

4、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

5、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这风俗越传越广 春节的传说:腊八粥的故事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看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

6、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另外传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还有一个腊八粥的传说朱元璋小时候家庭穷困常有断炊之患一日他放牛归来饥饿难挨忽见墙角有一个

7、鼠洞想逮鼠充饥不料竟掏出了糯米、黍米、黄豆、红豆、麦粒、花生等物他把这些杂粮洗净后煮成粥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后来作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得口腻心烦忽然想起了小时候掏鼠洞煮粥喝的往事便命人仿做群臣共尝无不称妙因这一天正是腊月八日朱元璋就称此粥为腊八粥后来传至民间就沿袭成俗 春节的传说: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

8、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