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美好生活需要法律课件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0118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4.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美好生活需要法律课件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美好生活需要法律课件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美好生活需要法律课件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美好生活需要法律课件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美好生活需要法律课件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美好生活需要法律课件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美好生活需要法律课件剖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有同学总认为生活中太多太多的“规矩”,实在让 我们烦恼。于是,一位同学自编了顺口溜一首,题目 是: “我好烦恼” 早晨上学校服穿,放学回家要准点。 课上不许睡小觉,课下不许胡乱跑。 阅览室里不许闹,考场严禁带小抄。 说话须得讲文明,办事牢靠讲诚信。 在家父母话要听,十字路口红绿灯。 一旦触犯国家法,失足酿成千古恨。 各种规矩数不清,使我天天不开心。 二、美好生活需要法律 1、协调矛盾、惩治罪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 制定和实施法律 由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的需求 和利益,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各种矛盾冲 突。同时,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法分子, 他们出于种种罪恶的目的,破坏社会的和 谐与安宁。 2、法律

2、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 11月14日,有媒体在微博曝光了韩寒所 开餐厅“很高兴遇见你”武汉某店因无证经营 被关停一事,引发网友热议。据悉,武汉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检查餐厅时发现,该餐厅不 仅无证经营且鼠患严重,“仓库货架顶部全是 老鼠屎,有些食品包装袋已经被老鼠咬破,甚 至有些餐桌上都能看到老鼠屎。”同时,武汉 食药监局表示该餐厅在员工管理等方面也存在 问题。据悉,该餐厅已经在武汉营业一年多, 武汉食药监局官方微博回应称:“食品安全, 不论你来头多大,只要触及了消费者的健康底 线,就必须整改甚至关门。 韩寒的餐厅为什么被关停了? 在经济活动中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人们每天都在进

3、行经济活动,在这 些经济活动当中,人们会产生各种利益 关系。所以,一个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 律规则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以保证经 济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1)经济生活需要法律 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 南海选区怀仁堂投票站参加区人大代 表的选举投票时强调,选举工作要严 格依法办事,保障人民选举权和被选 举权。要加强对选举工作的监督,对 违规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确保 选举工作风清气正。 习近平拿出选民证交给工作人员 核验,并领取了一张选票。在写票处 认真填写选票后,习近平走到票箱前 郑重投下自己的一票。 (1)这次投票说明了法律在哪方面的作用? (2)为什么强调“严格依法办事”? 政

4、治生活;法律是有序政治生活的依据 政府负有治理社会的责任,同时,在一个 国家里,公众参与政治活动应该遵循一定的 法定规则,否则就会造成社会的混乱。所以 ,政治生活依法而行,才能确保人民当家作 主,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繁荣。 (2)政治生活需要法律 猜一猜 他们是谁?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开着专车,出来转 转。带上罚单,带上证件,掖着棍棒,马路上 看看。摊上没收了一些拖鞋,中午混来了一桌 好饭。收来罚款给领导数数,没收的秤砣让领 导看见。常出来转转,出来转转,哪怕是砸个 西瓜摔个碗 摆摊的、发广告的、乞讨的早上离 开了的,现在又回来了。摊位阻碍了交通, 影响了市容。我们美丽的城市,一时一刻也

5、离不开他们! 城管,一个被推到社会矛盾风口浪尖 上的名词“城管局” 的全称是城市管理行 政执法局。 百度搜索“城管执法”约1970000个网 页,22727个视频,其中“城管暴力执法” 约434000个网页,视频8321个。 风口浪尖上的城管 走进生活 城管不文明执法的危害: 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影响政府形象,降低政府的威信; 不利于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普陀区长寿城管中队在澳门 路巡查的时候,发现一家水 果超市把水果都堆在人行道 上。城管人员第一时间请工 作人员把水果收到店里去。 隔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城管 第二次过来,发现这家店占 道堆物的情况还是

6、没有整改 ,城管再次要求店主整改, 店主突然对城管发动袭击,一 共打伤城管10名队员。 城管文明执法、商贩依法经营,能让 城市环境更加和谐有序 李雪家在农村,今年刚刚上七年 级。爸爸觉得李雪是女孩子,将来 也是要嫁人成为别人家的人的,上 学是“赔钱”,于是让李雪辍学打工 补贴家用。李雪的班主任家访,劝 李雪爸爸让孩子上学,并且告诉他 阻止子女上学违反法律。李雪爸爸 十分恼怒:“在家我当家,女儿是 我的我说了算!我们只要不偷不抢 ,政府也没权利管我们家的事情! 在我们家我说的话就是法律!” (1)李雪爸爸说的话对吗?为什么? (2)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体现了法律? (3)日常生活需要法律 我们在义

7、务教育阶段上学不用交学费杂费,这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 我们的父母是社会的劳动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道路 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盗窃、抢劫 等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2016年9月20日,两名男子 驾驶摩托车将一名路人的金项 链抢走。案发后,当地公安局 便衣大队民警黄键涛负责该案 的侦察。黄键涛经过细致、耐 心的排查,一路紧追,从六靖 到陆川到广东高州,终于将犯 罪嫌疑人叶某某抓获。 北流警察穿州过省围捕“飞车党” (1)规范作用: 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 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 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8、 (2)保护作用: 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 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 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 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 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 护。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保证国家各项工 作都依法进行。 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 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写进宪法。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 依法治国”的决定。 “青青校园网”特别策划的“图说法治”板块,刊登了 一位摄影记者镜头下的法治中国。 (1)这位记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镜头?你知道其中的意义吗? (2

9、)通过观察社会生活,说一说你对法治中国的认识。 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 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 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 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变。” 邓小平 我们要努力学习和实践 ,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 法律素养、法治意识的 人,为建设法治中国贡 献一份青春的力量。 三、让法律成为信仰 1、通过学习,提升法律素养、法治意识 案例:14岁的小刚,非常羡慕别人有手提电脑。 一天,一个小伙伴告诉他,有一个人偷了一台电脑 ,不敢拿回家,放在附近楼房的一间工具间里,约 他去偷拿回来。后来他

10、们就真的把电脑偷回家了。 警察问小刚为什么偷,他还理直气壮地说:“偷小 偷的东西不算偷。” 请思考:“偷小偷的东西不算偷”的说法 对社会有没有危害?小刚的行为违法吗? 偷盗行为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所以 小刚的行为当然是违法行为。这也说 明小刚法律意识淡薄,不懂法。 方法 途径 阅读有关法律书籍法制节目 法律网站 学校开展有关法律宣传活动 深圳市首家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涵盖了“ 法律文明的足迹”“古今说法”“法在身边” 等展示区域。 东和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公园 位于成都,以“法治”为主题,涵盖 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法经”“ 法治谜语”“法治成语小故事”等内容。 上

11、海浦东新区法治主题公园 公园设有法治文艺演示区、法治 长廊展示区、法治游戏区等特色 区域,以及法治名人墙、法治石 刻等主要景点。 走进法治主题公园 据历史记载,东汉末年,烈 女赵娥为父报仇,用手扼死 仇人,法官敬佩她的勇气和 孝行,示意她逃走。然而赵 娥拒绝了,她不愿意这样做 ,她说:“我虽然渺小,但 还懂得法律,杀人之罪,国 法难容,请按罪行将我的尸 首在街上示众,肃明国法。 ”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 雅典法庭以渎神和腐化青年 的罪名判处死刑。他的朋友 和弟子不满法庭的判决,策 划他越狱逃走,结果苏格拉 底不肯接受。因为在他看来 ,法律一旦裁决,便立即生 效,即使这项裁决本身是错 误的

12、,他也没有权利躲避法 律的制裁。 你对以上事例有什么感慨?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法律? 我们要守规则、守法律 ,不做违反社会规则、 违法犯罪的事,让法律 成为我们的信仰,让遵 纪守法、文明有礼成为 我们的行为习惯,过健 康、安全、自由的生 活。 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 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 2、参与实践,成为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 习,知道法律的要求,知道什么是合法的 ,什么是违法的,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 培养对法律的信仰。我们每个公民法治意 识的增强,既能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提供保 障,同时也是在造就法治国家建设的基 础。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 仰。法律一旦成为人民的内心信仰,人民就会 像捍卫信仰一样捍卫法律,像遵循信仰一样遵 循法律。我们不能因为法律于己有利就遵守, 于己不利就不遵守。只有让尊法、学法、守 法、用法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法治才能 成为一种“国家信仰”,法治才有最坚强的支 撑。 学法知法 心中有底 守法用法 手中有方 让我们携起手来 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 贡献力量 教师 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