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游宣传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0068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5.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旅游宣传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西安旅游宣传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西安旅游宣传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西安旅游宣传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西安旅游宣传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旅游宣传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旅游宣传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都古都古都古都古都古都古都古都古都 古都 古都古都 古都 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西安 华夏古都 荣耀西安 触摸历史,感受西安 了解中国从这里开始 舒雅旅游团 舒雅旅游团欢迎你 我们服务宗旨:人人是贵宾 服务永第一 让我们走进中华文明源脉 古都西安 我们精心打造的旅游线路 春夏秋冬选春秋 天涯海角任您游 之2011年西安行 目录 一、古城之西安历史 二、人文之西安名胜古迹篇 三、悠闲之西安风景篇 四、美食之西安小吃篇 五、传统文化之西安特色篇 六、旅游行程与提示 西安悠久的历史 西安,一个充满神奇和活力的地方,走近它,你会为历史遗存的完美博大所震 叹,又会为现代建设的

2、勃勃生机所感喟! 西安,古称长安,是当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笔下马可波罗游记中著名 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罗马哲人奥古斯都说过“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 史”。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 族的沧桑巨变。 早在1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以西安的蓝田猿人为代表,揭开了人类文明 的一页。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此建造了村落半坡村,成为 中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西安的建城史已有3100多年。历史上周、 秦、汉、唐等十二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中国意为中央之国,中国的中 心之点或叫大地原点就在西安,难怪“秦中自古帝王州”!秦

3、始皇在此建造了中国 建筑史上的杰作阿房宫,在骊山建造了规模巨大、埋藏极为丰富的历史宝库秦始皇 陵,在汉唐时期,西安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 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东有罗马,西有长安”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 照。至今,西安与世界名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人文之西安名胜古迹篇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景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 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 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 墙长 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 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 西安城墙

4、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 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 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现存城墙建 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 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 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 古代城垣建筑 。 人文之西安名胜古迹篇(西安兵马俑) 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临潼区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是秦始皇陵的从葬 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 类文化遗产”目录,现已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兵马俑坑的规模宏大,三个坑共约有2万多平方米,坑内共计有陶俑马近 八千件,木制战车一百余乘和青铜兵

5、器4万余件。其中一号坑规模最大,面积 12000平方米,有俑马六千余件;二号坑次之,面积是前者的一半,有俑马千 余件;三号坑只有500余平方米,内有武士俑68个。根据考古判断,这几座从 葬坑象征着始皇生前的宿卫军守卫着陵园,而三座坑是按兵法布阵的,其中 三号坑是总指挥部统帅三军。 人文之西安名胜古迹篇(西安钟楼与鼓楼馆) 钟楼 鼓楼 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 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 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初建时 ,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 峙。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 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 楼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呈典型 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 攒顶高耸,屋檐微翘,

6、华丽庄严 。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 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 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鼓楼 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 ,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 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 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 ”。 鼓楼横跨北院门大街之上。 鼓楼和钟楼是一对孪生兄弟,相 距仅半里,互相辉映,为古城增 色。鼓楼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 1380年)建成的,比当初的钟楼 早建4年。楼基面积比钟楼楼基大 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 丽不亚于钟楼。古时楼上悬挂一 面大鼓,傍晚时击鼓向全城居民 报时,故称鼓楼 。 人文之西安名胜古迹篇(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小

7、寨东 路,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是一家拥有现代化 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馆舍为“中央殿堂 、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现馆藏文物37万5 千件,馆内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史陈列” ,以2000余件文物精品展示了三秦大地史前文 化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重点突出周 、秦、汉、唐时期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同时 ,该馆设有“陕西青铜器精品展”、“历代陶 俑精华展”、“唐代金银器大观”和“唐代妇 女服饰展”等专题陈列。 悠闲之西安风景篇(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Tang Paradise)位于古都西安大雁塔之侧,是中国第一 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早在历史上, 芙蓉园

8、就是久负盛名的皇家御苑。今天的大唐芙蓉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 遗址上,以“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为背景,展示了大唐盛 世的灿烂文明。 悠闲之西安风景篇(华清池) 华清池在骊山北麓,紧倚临潼城区,其历史悠久,堪称为中国现 存最古老的园林。相传在三千年前,周幽王就曾在这里修建过骊宫;秦 始皇时以石筑,曰“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到唐太宗贞观十 八年(公元644年)和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两次大肆扩建,治 汤井为池,环山列宫室,宫周筑罗城,改名“华清池”。著名诗人白居 易在长恨歌中留有“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名句。 悠闲之西安风景篇(华山)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海

9、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 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 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凭藉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姿 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美食之西安小吃篇 02 扯面 扯面是关中地区的传统传统面食小吃。制作时时先将 面粉用盐盐水和好,用湿布盖好放置 1小时时以上 ,再调调到较软较软程度后擀擀成较较厚较宽较宽面片,然 后手拿两端,扯成薄而未断的面片,入沸水锅锅 煮熟捞捞出,加调调料和辣子粉,用烧热烧热的油泼泼 后搅搅拌食之。 特点:色泽协调泽协调 、光滑柔韧韧、 淡雅清香。 01 炒粉鱼

10、鱼 炒粉鱼鱼是一种形似小鱼鱼,状如蝌蚪的食品 ,是西安市有名的风风味小吃,也是夏令时时 节节理想的消暑食品。其风风味特点是滑润绵润绵 软软、葱花喷喷香、物美价廉。 特点:形似 小鱼鱼,状如蝌蚪,滑润绵软润绵软 、葱花喷喷香 、物美价廉。 美食之西安小吃篇 03 锅锅盔 锅锅盔始创创于唐代。传说传说修乾陵时时,工程浩大 ,人数众多,造膳难难,工士自用头头盔烙食而 成,现现用铁锅铁锅烙制。料选选精粉,细细面压压杆, 慢火浅锅锅烘烤,体呈圆圆状,直径尺多,厚约约 寸许许。锅锅盔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 ,能久放,便携带带。 特点:细细面压压杆,慢火 浅锅锅烘烤而成。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 适口

11、、能久放,便携带带。 04 葫芦头头 葫芦头头原于宋代的“煎白肠肠”。其主 料由猪大肠头肠头、猪肚头头、肥肠肠去腥 臊味后加佐料煮成汤汤,再用汤汤煮馍馍 而成。其特点是:汤酽汤酽味浓浓、鲜鲜香 适口,是一种高饱饱和脂肪酸、高胆 固醇食品。 特点:汤酽汤酽味浓浓、鲜鲜香 适口,是一种高饱饱和脂肪酸、高胆 固醇食品。 美食之西安小吃篇 05 蜂蜜凉粽子 粽子起源很早,相传传与纪纪念 屈原有关。蜂蜜凉粽子始于 唐代,是由唐代“烧烧尾宴”上 的“赐绯赐绯含香粽”演化而来的 。是在凉粽子上淋上蜂蜜而 成,是一种理想的夏令食品 。具有凉甜芳香、泌人肺腑 的特点。 06 灌汤汤包子 灌汤汤包子用料考究,制作

12、精 细细。它以精粉烫烫面制皮坯, 选选用肋条肉为馅为馅心,用鲜鲜骨 髓汤汤打馅馅,配以十多种上等 调调料佐味。包子鲜鲜香肉嫩、 皮簿筋软软、外形玲珑珑剔透、 汤汤汁醇正浓浓郁、入口油而不 腻腻。 食客手记记: 灌汤汤包子 以“贾贾三”名气最大,常有许许 多上流社会的名士名媛在此 就餐,并留下题词题词和照片。 特点:鲜鲜香肉嫩,皮簿筋软软 、外形玲珑珑剔透、汤汤汁醇正 浓浓郁、入口油而不腻腻。 美食之西安小吃篇 07 肉夹馍 肉夹馍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 代名词。腊汁肉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 ”,经世代流传、演变,遂成今日之秦味腊 汁肉。樊记腊汁肉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一 姓樊小贩所创。由

13、于其选料精、调味全、 火功到,又经长时间煨制,颜色红润、软 烂醇香、久贮不变。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 口,瘦肉无渣满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 食后余香久不散”之赞誉。近年来,在制作 工艺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大了瘦肉比 例和香度,使其更加浓郁喷香,深受食者 欢迎。用刚出炉的白吉馍夹着吃,则馍香 肉酥,回味无穷。 08 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是三原县很有名气的传统小吃, 其渊源可上溯至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宴名点 “见风消”油洁饼。馅是用白糖、黄桂、玫 瑰、桃仁、熟面拌成的;面是用开水、大 油烫熟的富强粉。包好放到花生油锅里炸 ,等面上一起泡,就捞出来,吃起来味道 酥甜可口。面粉烫熟,加入辅料,入油锅 炸制而

14、成。色泽乳白,绵软甜香,糕面蓬 松起泡,入口即消。 美食之西安小吃篇 10 黄桂柿子饼饼 相传传李自成称王西安后,临临潼老百姓 用火晶柿子拌上面粉,烙成柿子面饼饼慰 劳义军劳义军 ,很受义军义军将士称道。后来, 为为了纪纪念李自成及义军义军,每年柿子熟 了,临临潼百姓家家户户户户都要烙些柿面 饼饼吃。天长长日久,就演变变成了今天的 黄桂柿子饼饼。 特点:用火晶柿子拌上 面粉烙成的柿子。 09烩烩麻食 麻食是一种面制品,先用大拇指把面搓卷成 核形中间间空心的面卷,再和炒菜一块烩块烩制而 成。它的主辅辅料相融,筋韧韧爽滑,乡乡土气息 浓浓郁。制作麻食十分简简便,对对配料没有严严格 要求,可精可粗,

15、可荤荤可素,普通家庭常以 此调剂饮调剂饮 食花样样。 特点:麻食呈枣枣核形状 ,中间间是空心的,制作好后,主辅辅料相融, 筋韧韧爽滑,乡乡土气息浓浓郁。 美食之西安小吃篇 12 凉皮 凉皮又称“酿酿皮子”,从唐代冷淘面演 变变而来。其面皮选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艺严谨 ,调调味讲讲究,“白、薄、光、软软、筋 、香”而闻闻名,凉爽可口,宜于夏天食 用。如今是关中西府的重要名吃。 特 点:味酸、辣、爽口、凉香,皮子具 筋软软的特点,宜于夏天吃用。 11 煎饼 煎饼用荞麦糊状精粉摊制而成。 内卷豆腐干和酥肉,食用时用芝 麻凉汤或炸辣椒作调料,味道可 口,香味浓郁,颇具地方特色。 特点: 用荞麦粉摊制而成

16、,味道 可口,香味浓郁。 美食之西安小吃篇 14 臊子面 臊子面历历史悠久,清代已很驰驰名。以薄、筋 、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称。用 精白面粉、猪肉、黄花菜、鸡鸡蛋、木耳、豆 腐、蒜苗等原料和多种调调味品制成。其特点 :汤汤多面少,面条热热得烫烫嘴,油要多,是一 种地方特色面食。 食客手记记:臊子面一年四 季在西安的任何地方都能吃到,又便宜又好 吃。在文商小吃城等一些大型饮饮食店,可以 吃的较较干净净一些,但也比街头摊头摊点要贵贵。 特点: 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 、香而著称,汤汤多面少,面条热热得烫烫嘴,油 要多。 13 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市著名小 吃。用优质牛羊肉加佐料入 锅煮烂,汤汁备用。把烙好 的“背菊花心”坨坨馍,掰成 碎块,加辅料煮制而成。其 特点是:肉烂汤浓、香醇味 美、粘绵韧滑。食后再饮一 小碗高汤,更觉余香满口, 回味悠长。 特点:肉烂汤浓 、香醇味美、粘绵韧滑,一 年四季皆可食用,冬季最佳 。 传统文化之西安特色篇 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 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