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_26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707278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_26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必修3_26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必修3_26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必修3_26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必修3_26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_26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_26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形成学科能力的源头。本栏目内容在高 考时虽不直接考查,但考题无不由此而生。感觉简单未必掌握 ,认为掌握未必精准。化主干梳理为习题训练,变知识再现为 能力提升。训练式梳理,创新记忆模式,提升复习效果!高考 成败,根基在此,不可小觑!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_,_,_, _,_,_。 2.写出内环境3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 血浆组织液淋巴 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体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点拨】毛细淋巴管具有盲端,毛细血管没有盲端,这是区别 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方法。 淋巴来源于组织液,返回血浆。图示中组织液单向转化

2、为淋巴 ,淋巴单向转化为血浆,这是判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 的突破口。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渗透压和酸碱度 1.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_ _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和理化性质的主要方面是_。 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中 蛋白质含量较少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2)和中,如果溶质微粒越多,则渗透压越_,维持细胞外 液渗透压的主要是_。 (3)正常的pH为_。 【点拨】、内存在的蛋白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而属于 细胞内液的成分。 高 Na+、Cl- 7.357.45 三、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动态变化:内环境的_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_,使各个_协调

3、活 动,共同维持_的相对稳定状态。 2.稳态的调节机制:_调节网络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的,当_ _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_时,内环境的稳态就 会遭到破坏。 成分和理化性质 器官、系统 内环境 神经体液免疫 有一定限度外界环境变化 过于剧烈出现障碍 调节作用 3.生理意义:机体_的必要条件 【点拨】内环境稳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机体的调节作用,二 是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 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思维判断】 1.细胞只要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 【分析】没有器官、系统的参与,通过单纯的内环境,组织细胞 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膀胱上皮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

4、) 【分析】尿液不属于体液,更不属于内环境,膀胱上皮细胞生存 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3.蔗糖属于内环境成分。( ) 【分析】动物才有内环境,植物没有内环境。蔗糖是植物体内的 二糖,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考点的解读与透析是决胜高考的必经之路。本栏目内容为 考试的重中之重,深入剖析重点难点,精准点拨知识误区,在 剖析中归纳,在归纳中掌握,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点 在握,才能高考无忧! 体液及内环境各成分的关系 1.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 组织细胞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 2.血浆、组织液、淋巴的

5、比较 血浆组织液淋巴 存在 部位 成分 来源 化学成分 生活 的细胞 血管 组织细胞 间隙 淋巴管内 从消化道吸收而来; 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 ; 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 脉汇入 血浆透过 毛细血管壁; 组织细胞 代谢产生 组织液渗入 毛细淋巴管形 成; 由消化道吸 收而来 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很低 各种血细胞 体内绝大多 数细胞 淋巴细胞 3.体液各成分的相互转化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吸收 淋巴 毛细血管动脉端 毛细血管静脉端 血浆 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 细胞内液 (1)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 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组织液又可以通过 毛细血管壁渗透到血

6、浆中; (2)少部分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3)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可见,通过 相互转化这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高考警示钟】 1.不属于体液的液体 消化道、膀胱等有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如消化液、尿 液、泪液、汗液等直接与外界接触,这些液体不属于体液,而 是外界液体。 2.内环境概念的适用范围 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 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3.血浆蛋白血红蛋白 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 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4.血液中的物质不一定是内环境成分 血液包括血浆和

7、血细胞,血浆属于内环境成分,但血液中的血 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典例训练1】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 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B.细胞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是生物体的内环境 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解题指南】 1.知识储备:(1)体液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内环境的组成和含义。 2.解题思路:根据淋巴的单向转化关系,来判断乙和丙的名称 ,进一步判断出甲。 【解析】选C。根据图中几种体液的关系可以判断,甲、乙、丙 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8、淋巴、组织液和血浆构成了 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互动探究】 (1)比较甲、乙、丙中的CO2浓度大小。 提示:甲乙丙。 分析:CO2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自由扩散的特点是由高浓度 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甲内有氧呼吸产生CO2,经过组织液到 达血浆,由循环系统运输到肺而排出体外。CO2浓度大小应该为 甲乙丙。 (2)CO2由甲运输到丙至少经过几层磷脂分子? 提示:6层。 分析:甲是细胞内液,由细胞内液到达乙(组织液),至少经过1 层膜,由乙到达丙,经过的是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由1层细 胞组成,所以由乙到达丙至少经过2层膜。由甲运输到丙至少经 过了3层膜,即6层磷脂分子。 【变式备选】

9、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其中是毛细血管 壁,是红细胞,是血浆,是细胞内液,是组织液。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的直接生活环境是 B.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C.葡萄糖由进入的过程是主动运输 D.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l- 【解析】选D。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它的直接生活环境是和 ;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葡萄糖由进入的过程 是协助扩散。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和调节机制 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调节及意义 实 质 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稳 定的状态 调 节 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 节机制

10、。其中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 节,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依赖于免疫调节 调 节 能力 大小 有一定限度,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 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意 义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温度、pH相对稳定:酶活性正常,细胞正常代谢; 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2.人体pH稳态的维持 (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 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 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

11、血浆 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 剧烈 运动 产生 乳酸 进入 血浆 发生 (乳酸+NaHCO3 乳酸钠+碳酸) 分解 H2O+CO2 由肺排出,缓解pH过低,维持pH平衡 碱性物质 (如Na2CO3) 进入血浆 产生 (Na2CO3+H2CO3 由肾脏随尿液排出 ,缓冲碱性物 质带来的影响 2NaHCO3) 【技巧点拨台】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 (1)判断依据:看物质是存在于细胞内还是细胞外。存在于 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营养成分:氧气、水、无机盐、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 。代谢产物: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等 。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 (3)

12、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红细胞内)、载体蛋 白和过氧化氢酶等各种胞内酶。 【典例训练2】 (2010安徽高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解题指南】 1.考查实质:人体内环境的调节及稳态的意义。 2.解题关键:(1)明确渗透压的大小与抗利尿激素分泌之间的 关系。 (2)内环境缓冲体系的构成。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解析】选D。本题考查有关内环境稳态的

13、相关知识,当内环境 的渗透压下降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从而使尿量增加,A错。内环境缓冲体系主要由H2CO3和NaHCO3 构成,B错。细胞代谢在细胞内进行,内环境是细胞外液,C错 。内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会通过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来 维持内环境的稳定,D对。 【互动探究】(1)正常细胞与肿胀的细胞相比,细胞内液的渗透 压如何变化? 提示:肿胀细胞的渗透压小于正常细胞的渗透压。 分析:正常的细胞含水量少,肿胀的细胞含水量多。渗透压的 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正常的细胞含水 量少,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多,渗透压大。 (2)正常人静脉滴注1.8%Na

14、Cl溶液,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 提示:皱缩。 分析:血浆的渗透压和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相等。生理盐水是 0.9%NaCl溶液,正常人静脉滴注1.8%NaCl溶液,红细胞会失水 皱缩。 【变式备选】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 的 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 定状态 【解析】选A。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它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都有关。 实验探究题是高考中区

15、分度最高的题目,该类题具有“三 高”特点:难度高、分值高、失分高,本栏目通过实验案例分 析、训练科学的实验思维,规范准确的问题解答,成功突破答 题时常见的不善于利用题干信息理顺探究思路及作答时只知其 意、但不能准确表达的两大障碍! 探究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 探究血浆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 【案例】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NaH2PO4的溶液, 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 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分别加入25mL实验材料 测pH 滴加 0.1mol/L的HCl溶液、 摇匀 测pH 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 重复实验并记录 。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_ _。 (2)该同学用如图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试回答: 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科学的是_组,理由是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