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20)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701882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20)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20)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20)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20)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20)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2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20)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8-18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成府发200547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已经2005年8月4日市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二00五年九月十六日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为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关于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的战略部署,加强对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推进成都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一、现代物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物流业是衡量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好坏、综合实力强

2、弱的重要标志。我市地处内陆,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抢先一步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对于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产业吸纳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巩固和提升成都作为西南地区“三中心、两枢纽”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深远影响。二、成都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和现状(一)区位优势显著。我市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对西南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其市场辐射范围约130万平方公里,覆盖人群超过2亿人,区位优势十分显著。(二)需求空间巨大。我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已步入加速发展期。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

3、生产总值2187亿元,人均GDP超过2500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900亿元,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医药、食品(含烟草)、冶金建材、石油化工六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三)交通枢纽地位明显。我市地处成渝、宝成、成昆、达成4条铁路的交汇处,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2004年铁路货运量达5535万吨;双流国际机场是全国六大地区性枢纽机场之一,2004年旅客吞吐量达1168万人次、货运量达28万吨;已经建成环状加放射状的高速公路网络,是全国公路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配套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治理机构和综合服务体系。目前,我市已初步建

4、成集铁路、航空、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运输网络,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四)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我市现有传统仓储企业300余户、运输企业1000多户、货代公司2000多家。2004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2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17.3%。已经培育了一批初具现代物流特征的本地物流企业,也吸引了一批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入驻。总体来看,我市所拥有的地理位置、物流市场和交通运输设施,具备了建设西部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的条件,正处于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要害时期,但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对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性产业地位熟悉不足,缺乏抢先建设西部现代物流中心的紧迫

5、感;二是物流设施分布散乱、重大物流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三是物流企业规模偏小、专业化程度较低、信息化水平较落后;四是物流治理体制条块分割,物流资源整合难度大。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宗旨,加快物流资源整合,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物流业的集中发展,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实现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率先建成西部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二)发展原则。一是坚持立足本地与着眼西部并重,既满足本地企业物流服务需求,又拓展西部物流市场空间;二是坚持物流规划与城市总体规

6、划、土地利用规划相统一,既适应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又为发展空间提供保障;三是坚持物流与交通运输同步发展,促进重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同步协调;四是坚持集中发展,积极引导有同类服务对象和相同运输方式的物流企业集中,为实现集中配送和集约化运输创造条件;五是坚持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在尊重市场选择的前提下,规范和引导物流布局。(三)发展目标。1.近期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成现代物流业发展框架体系,初步形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全国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结点。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500亿元;培育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企业群体和35户业务辐射西南

7、地区、收入过10亿元的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以内;现代物流业对成都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3%以上,使现代物流业成为成都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2.远期目标。到2020年,建成层次分明、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初步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全球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结点。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300亿元;培育一批具有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群体;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3%左右,接近发达国家的物流水平;现代物流业对成都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7%,使现代物流业成为成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四、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框架体系建设以“一网二平台(物流快速

8、网络、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平台),三园区四中心(三个物流园区、四个物流中心)、若干个物流服务站”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框架体系。(一)建设物流快速网络。1.打通连接外部的货运快速通道。积极争取成都航权开放,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开通成都与欧美国家的货运航班,实现国际航班、国内航班、省内支线航班的有机连接;开通成都至国内沿海主要港口、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的铁路货运“五定”班列,开行成都至国内主要城市的铁路货运循环班列,实现公铁、海铁联运的有效对接;打通成都至重庆港、泸州港连接长江水运航线的水陆通道,培育壮大成都与周边城市的城际货运班车,实现公路、航空、铁路、水运之间的有机联结与沟通。

9、2.建立市内物流配送网络。利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打造以绕城高速公路、三环路为主通道,以二环路和放射状骨干道路为辅通道,城市一般道路为补充,本着离主通道最近的原则进入辅通道,畅通有序、方便快捷的市内物流配送网络,为商贸企业、城市居民提供高效及时、低成本的物流配送服务。(二)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平台。1.成都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一是完善物流公共信息查询系统。建立以交通货运信息、物流供需信息、网上物流在线跟踪、物流政策法规、物流投资项目查询为主要内容的物流公共信息查询系统,为社会各界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二是完善物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立以物流大通关为主要内容的物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通

10、过整合海关、检验检疫、外经贸、外汇、税务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网上报关、联网核查与监管、电子退税;通过整合铁路、航空、公路、交通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网上订舱与拼箱、网上分拨与配载;通过整合工商、公安交管、交通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网上车辆身份核查、网上年检、网上审批核准。三是完善物流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建立以网上物流订单、电子结算为主要内容的物流电子商务信息系统。推进物流企业与金融、工商等企业之间的信息整合,大力发展物流电子商务,实现网上物流签单、网上仓单交易、网上结算。2.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平台。一是加快航空建设。积极推进双流机场第二跑道和机场国际国内货运站的建设,促进机场货运停机坪和配套设施

11、的建设,大力支持枢纽机场发展规划的实施。二是加快铁路建设。推动成都铁路集装箱结点站的提前开工建设;促进青白江大弯火车站、双流白家火车站、龙泉洪安火车站的扩能改造,促进达成铁路复线、襄渝铁路四川段、成昆铁路复线(成都至燕岗段)的扩能改造和沪汉蓉铁路货运干线的建设进程。三是加快公路建设。加快公路货运站场的整合,完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配套道路,抓好成赵路、龙泉东一路、货运大道、新机场路的建设。进一步促进成都与周边省市高速公路网的联结,推动区域高速公路的网络化进程。(三)重点建设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1.成都航空物流园区。依托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在机场国际国内货运站四周建设辐射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连接国

12、际国内主要城市的国际性枢纽型成都航空物流园区。园区控制规划面积3500亩(不含机场配套货运设施用地),为高附加值、时效性货物提供仓储配送、中转分拨、保税监管、增值加工、信息服务、货运代理、展示交易等全程物流服务。园区航空货物年处理能力为250万吨,重点发展航空运输、航空物流、仓储配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基地航空公司、物流整合商、物流地产商建立货物分拨中心和仓储配送中心。2.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依托成都铁路集装箱结点站,在集装箱结点站四周建设辐射西部、联结港口和国内主要城市的国际性枢纽型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园区控制规划面积3700亩,为集装箱货物提供多式联运、仓储配送、中转分拨、拆箱拼箱

13、、加工包装、信息服务等全程物流服务。园区集装箱年处理能力为100万标准集装箱。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联运代理、集装箱物流、仓储配送,引进大型船公司、网络化物流企业、物流地产商建立分拨中心和仓储配送中心。3.成都青白江物流园区。依托成都铁路枢纽散货站(青白江大弯火车站),在青白江大弯火车站旁建设辐射西南地区、联结全国各大城市,以处理铁路散堆装货物业务为主的枢纽型成都青白江物流园区。园区控制规划面积2500亩,为铁路整车货物、散堆货物、零担货物提供公铁联运、中转仓储、分拨配送、加工包装、信息等全程物流服务。园区散堆货物年处理能力为1000万吨。重点发展公铁联运、大宗物流、仓储配送;引进网络化大型物流

14、企业、大型运输企业、物流地产商建立分拨中心、仓储配送中心、展示交易中心。(四)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1.成都新都物流中心。依托城市北面的成绵高速公路,在绕城高速公路外侧四周的新都区三河镇境内建设辐射四川北部经济区域及北面临近省市,承担北部市域配送的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控制规划面积2400亩,为成德绵、川陕经济带和北部市区公路运输货物提供仓储配送、中转分拨、信息服务、加工包装、展示交易等物流服务。物流中心公路货物年处理能力为2100万吨。重点发展消费品物流、机电物流、建材装饰物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地产商、区域销售总部建立仓储配送中心、货运站场、货代信息中心、展示交易中心。

15、2.成都龙泉物流中心。依托城市东面的成渝高速、成南高速,在绕城高速公路外侧的成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建设辐射成渝经济带、川东川南经济区域,承担东部市域配送的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控制规划面积2200亩,为成渝经济带、川东川南经济区域、贵州和市域东部城区以及成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企业的公路运输货物提供仓储配送、中转分拨、加工包装、运输货代、展示交易、信息等物流服务。物流中心公路货物年处理能力为2400万吨。重点发展公路货运、消费品物流、化工物流、仓储配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地产商、区域销售总部建立仓储配送中心、货运站场、货代信息中心、展示交易中心。3.成都双流物流中心。依托城

16、市南面的成乐高速、成雅高速、川藏公路,在绕城高速公路外侧的新老川藏公路之间建设辐射乐山、雅安、攀西经济区域和西藏、云南,承担南部市域物流配送的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控制规划面积1800亩,为乐山、雅安、攀西经济带、西藏、云南和南部城区的公路运输货物提供仓储配送、加工包装、运输货代、展示交易、信息等物流服务。物流中心公路货物年处理能力为1900万吨。重点发展公路货运、汽配物流、建材家具物流、服装鞋帽物流、进藏物资集散、仓储配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地产商、商业连锁企业建立仓储配送中心、货运站场、货代信息中心、展示交易中心。 4.成都保税物流中心。依托成都出口加工区,在绕城高速公路外侧的成灌公路旁建设辐射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进出口货物的区域性专业型的保税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