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初中二年级第6单元第4课_岩浆与变质作用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1668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9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初中二年级第6单元第4课_岩浆与变质作用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河北初中二年级第6单元第4课_岩浆与变质作用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河北初中二年级第6单元第4课_岩浆与变质作用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河北初中二年级第6单元第4课_岩浆与变质作用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河北初中二年级第6单元第4课_岩浆与变质作用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初中二年级第6单元第4课_岩浆与变质作用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初中二年级第6单元第4课_岩浆与变质作用讲解(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重点重点 1 1、岩浆的演化;、岩浆的演化; 2 2、变质作用的方式及变质作用的基本、变质作用的方式及变质作用的基本 类型。类型。 第一节第一节 岩浆作用岩浆作用 岩浆: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以硅酸盐为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以硅酸盐为 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分的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分的熔融体熔融体 岩浆的主要成分为岩浆的主要成分为SiOSiO 2 2 ,其次为,其次为金属硫化物金属硫化物、非金非金 属氧化物属氧化物和和挥发组分挥发组分(HH 2 2 OO、COCO 2 2 、COCO、HH 2 2

2、 S S、 NHNH 4 4 ) 岩浆作用:岩浆作用:岩浆形成后,沿着构造软弱带上升到地岩浆形成后,沿着构造软弱带上升到地 壳上部或喷溢出地表,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壳上部或喷溢出地表,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 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成分也不断发生变化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成分也不断发生变化 ,最后冷凝成为岩石,这一复杂过程称为,最后冷凝成为岩石,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 岩浆岩岩浆岩:岩浆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岩浆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根据岩浆是侵入地壳之中或是喷出地表,岩根据岩浆是侵入地壳之中或是喷出地表,岩 浆作用可分为浆作用可分为侵入作用侵入作用和和喷出作用喷出作用 相应地,所

3、形成的岩石分别称为相应地,所形成的岩石分别称为侵入岩侵入岩和和喷喷 出岩出岩(或(或火山岩火山岩) 根据根据SiOSiO 2 2 含量,岩浆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含量,岩浆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 酸性岩浆酸性岩浆(SiOSiO 2 2 6363) 中性岩浆中性岩浆(52526363) 基性岩浆基性岩浆(45455252) 超基性岩浆超基性岩浆(4545) 化学成分矿物成分 颜色 SiO2 降低, Fe,Mg 增高 浅色 矿物 降低, 暗色 矿物 增高 由 浅 变 深 粘度 密粘 度度 增减 大小 一、喷出作用一、喷出作用 (一)火山喷发类型(一)火山喷发类型 喷出作用又称为火山作用喷出作用又称为火

4、山作用 按火山活动时间分:按火山活动时间分: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休眠火山、 活火山活火山 按火山通道的形状按火山通道的形状,可分为,可分为: : 裂隙式喷发裂隙式喷发 中心式喷发中心式喷发 裂隙式裂隙式 岩浆沿一个方向浆沿一个方向 的大断裂或断裂的大断裂或断裂 带上升,喷溢出带上升,喷溢出 地表。分布于大地表。分布于大 洋中脊、大陆裂洋中脊、大陆裂 谷谷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元气少年 元气少年 九天剑主 九天剑主 我的白富美老师 我的白富美老师 奶爸的文艺人生 奶爸的文艺人生 大文豪 上山打老虎额 大文豪 上山打老虎额 喷发物沿火山喉管喷发物沿火山喉管 喷出地面,平面上喷出地面,平面上

5、成点状喷发。按照成点状喷发。按照 暴炸强度分为暴炸强度分为猛烈猛烈 式式、宁静式宁静式、和和递递 变式变式 中心式 猛烈式又称培雷式 宁静式又称夏威夷式 (二)喷出作用的产物(二)喷出作用的产物 1 1、火山喷出物:、火山喷出物:气态气态、液态液态、固态固态三种三种 (1 1)气态喷出物气态喷出物 气体中以水蒸气为主气体中以水蒸气为主 ,含量常达,含量常达7O7O以上;此外有以上;此外有COCO 2 2 、SOSO 2 2 、N N 2 2 、H H 2 2 S S以及少量以及少量COCO、H H 2 2 、HClHCl、NHNH 3 3 、 NHNH 4 4 ClCl、HFHF等。等。 (2

6、 2)液态喷出物液态喷出物称为熔浆。熔浆与岩浆的差称为熔浆。熔浆与岩浆的差 别在于熔浆挥发分较少。熔浆泠凝后形成的岩别在于熔浆挥发分较少。熔浆泠凝后形成的岩 石称为石称为熔岩熔岩。熔浆分为三类:。熔浆分为三类: 基性熔浆基性熔浆(SiOSiO 2 2 含量低,挥发组分少,温含量低,挥发组分少,温 度高,泠却慢,粘性小,流动快)度高,泠却慢,粘性小,流动快)泠凝后形成泠凝后形成 颜色较深的颜色较深的玄武岩玄武岩。基性熔浆水下喷发凝固形。基性熔浆水下喷发凝固形 成的岩石称成的岩石称枕状熔岩枕状熔岩。 酸性熔浆酸性熔浆(富含(富含SiOSiO 2 2 和挥发组分,和挥发组分,K K、NaNa 比比F

7、eFe、MgMg含量高,温度较低,泠却快,粘性大含量高,温度较低,泠却快,粘性大 ,流动慢),流动慢)泠凝后形成颜色较浅的泠凝后形成颜色较浅的流纹岩流纹岩 中性熔浆中性熔浆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泠凝后形成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泠凝后形成 安山岩安山岩 (3)固态喷出物由于气体的膨胀力及其所由于气体的膨胀力及其所 产生的冲击作用,使火山喉管及火山口附产生的冲击作用,使火山喉管及火山口附 近的岩石被炸碎并抛射出来,未冷凝的岩近的岩石被炸碎并抛射出来,未冷凝的岩 浆呈团块、细滴喷射出来并在空中或落地浆呈团块、细滴喷射出来并在空中或落地 后凝结为固体,后凝结为固体,称为火山碎屑物火山碎屑物, 可分为:可分为:

8、火山弹火山弹(块)(块) 100mm100mm、火山砂火山砂 (砾)(砾)2100mm2100mm、火山灰火山灰0.052mm0.052mm、 火山尘火山尘 0.05mm0.05mm四种类型四种类型 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物经堆积、压实、胶火山碎屑物经堆积、压实、胶 结或熔结而形成的岩石。结或熔结而形成的岩石。 集块岩:集块岩:由火山弹(块)胶结形成的岩石。由火山弹(块)胶结形成的岩石。 火山角砾岩:火山角砾岩:由火山砂、火山砾胶结形成的由火山砂、火山砾胶结形成的 岩石。岩石。 凝灰岩:凝灰岩:由火山灰、火山尘胶结形成的岩石由火山灰、火山尘胶结形成的岩石 。 2 2、火山锥的类型、火

9、山锥的类型 中心式喷发形成的地形呈锥状,称火山锥。中心式喷发形成的地形呈锥状,称火山锥。 熔岩锥:熔岩锥:由熔岩组成的火山锥。由熔岩组成的火山锥。 火山碎屑岩锥:火山碎屑岩锥:由火山碎屑岩组成的火由火山碎屑岩组成的火 山锥。山锥。 复合锥:复合锥: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互层组成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互层组成 的火山锥。的火山锥。 火山锥顶部的圆形低洼部位,称火山锥顶部的圆形低洼部位,称火山口。火山口。 与火山口相连的岩浆通道,称与火山口相连的岩浆通道,称火山颈火山颈或火或火 山喉管。山喉管。 二、侵入作用二、侵入作用 岩浆侵入地壳中但未喷出地表时称为侵入作用岩浆侵入地壳中但未喷出地表时称为侵入作用 侵

10、入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浆岩体侵入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浆岩体 称为称为侵入体侵入体 侵入体周围的岩石叫侵入体周围的岩石叫围岩围岩 根据岩浆侵入深度的不同,可分为根据岩浆侵入深度的不同,可分为深成侵入作深成侵入作 用用(深度(深度3km3km)和)和浅成侵入作用浅成侵入作用(3km3km) ,相应地,侵入体也分为,相应地,侵入体也分为深成侵入体深成侵入体和和浅成侵浅成侵 入体入体 ( (一一) ) 深成侵入体深成侵入体 深成侵入体深成侵入体是地下深处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是地下深处高温高压环境下形 成的岩浆岩体,由于形成时的温度和压力成的岩浆岩体,由于形成时的温度和压力 均较高,因而

11、岩浆冷凝缓慢,岩石多为全均较高,因而岩浆冷凝缓慢,岩石多为全 晶质中粗粒结构,岩体规模较大。晶质中粗粒结构,岩体规模较大。 常见的类型有两种:常见的类型有两种:岩基岩基、岩株岩株 uu岩基岩基是侵入体中是侵入体中规模最大规模最大的一类,的一类,面积面积 大于大于100km100km 2 2 ,最大可达数万平方公里。,最大可达数万平方公里。 平面上一般呈长圆形,长数十公里,甚至平面上一般呈长圆形,长数十公里,甚至 几千公里,宽可达几千公里,宽可达100km100km以上。以上。 岩基一般为岩基一般为中酸性岩浆中酸性岩浆冷凝而成,多由冷凝而成,多由 粒度较粒度较粗粗成分稳定的成分稳定的花岗岩花岗岩

12、或或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岩 等组成。等组成。 岩株岩株 是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薄弱地带形是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薄弱地带形 成的一种侵入岩体,平面上近圆形或不规则成的一种侵入岩体,平面上近圆形或不规则 状,接触面较陡,规模较大,状,接触面较陡,规模较大,面积小于面积小于 100km100km 2 2 。可独立产出,可独立产出, 或与岩基相连,为或与岩基相连,为 岩基的顶部突起部分。岩基的顶部突起部分。 ( (二二) ) 浅成侵人体浅成侵人体 是在地下较浅部位(通常为是在地下较浅部位(通常为3km3km以内)形以内)形 成的侵入岩体。浅成侵入活动接近地表,成的侵入岩体。浅成侵入活动接近地表, 岩浆岩浆冷

13、凝较快冷凝较快。矿物结晶颗粒细小,岩石。矿物结晶颗粒细小,岩石 常为常为中细粒结构中细粒结构或或斑状结构斑状结构 浅成侵入体的规模一般较小,常见的有浅成侵入体的规模一般较小,常见的有岩岩 床、岩盖、岩墙、岩盆床、岩盖、岩墙、岩盆 uu岩床岩床又称又称岩席岩席,是是厚度较小厚度较小而而面积较大面积较大 的层状侵入体,的层状侵入体,与其顶、底板围岩平行,与其顶、底板围岩平行, 接触面平坦,中部稍厚,向边部逐渐变薄接触面平坦,中部稍厚,向边部逐渐变薄 以至尖灭以至尖灭 uu岩盖岩盖( (岩盘岩盘) ),是是上凸下平的穹窿状侵入上凸下平的穹窿状侵入 体。体。由岩盖中部到边部,其厚度迅速变小由岩盖中部到

14、边部,其厚度迅速变小 而尖灭。岩盖规模一般不大,底部直径约而尖灭。岩盖规模一般不大,底部直径约3 3 6km6km,最厚处通常小于,最厚处通常小于1km1km,地表出露形,地表出露形 态常为圆形、椭圆形态常为圆形、椭圆形 岩墙岩墙 厚度比较稳定且近于厚度比较稳定且近于直立的板状侵入体直立的板状侵入体, 厚度一般几十厘米至几十米,长几十米甚至几千厚度一般几十厘米至几十米,长几十米甚至几千 米。在一个较大区域内,岩墙很少单一产出,常米。在一个较大区域内,岩墙很少单一产出,常 常是几十条、几百条有规律地分布,形成岩墙群常是几十条、几百条有规律地分布,形成岩墙群 。岩墙又可称岩脉岩墙又可称岩脉 岩盆岩

15、盆 中央部分厚度大,边缘厚度小,中间微向中央部分厚度大,边缘厚度小,中间微向 下凹的下凹的盆状侵入体盆状侵入体。岩盆是岩浆侵入到岩层之间,。岩盆是岩浆侵入到岩层之间, 其底部因受岩浆的重力而下沉,故中央下凹;或岩其底部因受岩浆的重力而下沉,故中央下凹;或岩 浆侵入到构造盆地中形成的浆侵入到构造盆地中形成的 三、岩浆的演化三、岩浆的演化 原始岩浆原始岩浆是由上地幔以及地壳物质局部熔融而产是由上地幔以及地壳物质局部熔融而产 生的最初岩浆。原始岩浆从地壳深处上升,通过生的最初岩浆。原始岩浆从地壳深处上升,通过 各种演化可以派生出种类较多的次生岩浆各种演化可以派生出种类较多的次生岩浆 原始岩浆的种类总是比较少的,但地壳上分布的原始岩浆的种类总是比较少的,但地壳上分布的 岩浆岩却很多,目前,地表见到的岩浆岩不下百岩浆岩却很多,目前,地表见到的岩浆岩不下百 余种。这主要是由于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余种。这主要是由于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的岩浆岩浆 分异分异作用和作用和同化混染同化混染作用的结果作用的结果 (一)岩浆的分异作用(一)岩浆的分异作用 岩浆的分异作用:岩浆的分异作用:是指成分均一的岩浆,在是指成分均一的岩浆,在 没有外来物质没有外来物质加入的条件下,由于物理化学加入的条件下,由于物理化学 条件的改变,条件的改变,分化为若干成分不同的岩浆的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