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全反射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9306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的全反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光的全反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光的全反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光的全反射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光的全反射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的全反射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全反射课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全反射的理解 1.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理解,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我 们把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叫做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叫 做光密介质. (1)对光路的影响 根据折射定律,光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例如由空气射入 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例 如由水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比较 (3)相对性 光疏介质、光密介质是相对的.任何两种透明介质都可以通过 比较光在其中传播速度的大小或折射率的大小来判定谁是光 疏介质或光密介质. 2.全反射现象 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到光疏介质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 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光线完全消

2、失,全部光线都 被反射回原介质,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现象,简称全反射. (1)全反射的条件 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2)全反射遵循的规律 发生全反射时,光全部返回原介质,入射光与反射光遵循光 的反射定律,由于不存在折射光线,光的折射定律不再适用. (3)从能量角度来理解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时,随着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同时折射光线强度减弱, 即折射光线能量减小,反射光线强度增强,能量增加,当入射角 达到临界角时,折射光线强度减弱到零,反射光的能量等于入 射光的能量. (4)临界角 定义 刚好发生全反射(即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称为全反射的 临

3、界角,用C表示. 表达式 光由折射率为n的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若刚好发生全反 射,则折射角恰好等于90, 不同色光的临界角:不同颜色的光由同一介质射向空气或 真空时,频率越高的光的临界角越小,越易发生全反射. (1)光疏介质、光密介质是对确定的两种介质而 言的,只对一种介质,无法确定它是光疏介质还是光密介质. (2)分析光的全反射时,关键是根据临界条件画出恰好发生全 反射的光路图,再利用几何知识分析边角关系. (3)当发生全反射时,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及光的可逆性. 【典例1】(2011新余高二检测)如图所示abc是一块用折射 率n=2的玻璃制成的透明体的横截面,ab是半径为R的圆弧, ac边

4、与bc边垂直,aOc=60.当一束平行黄色光垂直照到ac 上时,ab部分的外表面只有一部分是黄亮的,其余是暗的.求 黄亮部分的弧长为多少?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标准解答】假定光线MN射到ab界面上时恰好发生了全反 射,则MN上方的光线一定在界面ab上发生了全反射,因此只 有射到界面Nb上的光线才能射出玻璃,界面Nb部分是亮的. 由sinC= ,得C=30. 由几何关系知=30,所以弧Nb的长度: 答案: R 【规律方法】解决全反射问题的一般方法: (1)确定光是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2)应用sinC= 确定临界角. (3)根据题设条件,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的临界光

5、路图. (4)运用几何关系或三角函数关系以及反射定律等,进行分 析、判断、运算解决问题. 【变式训练】(2011青岛高二检测)半径为R的 透明圆柱体 固定于地面上,透明体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2,如图所示今 让一束平行于地面的红光射向圆柱体左侧,经折射红光照射 到右侧地面上求圆柱体右侧地面上的黑暗部分长度. 【解析】光线从圆柱体射出的临界角满足 sinC= 所以C=30 地面上黑暗部分如图中阴影所示,其长度为 l= 二、全反射的应用 1.全反射棱镜 用玻璃制成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其临界角约为42 ,当光线垂直于直角边或垂直于斜边射入后,在下一个界面 处的入射角为45,由于大于临界角,光在该

6、处发生全反射 ,若光垂直于直角边射入,在斜边处发生一次全反射后,从 另一直角边射出,光的传播方向改变90,若光垂直于斜边 射入棱镜,在两个直角边处各发生一次全反射,光的传播方 向改变180. 2.光导纤维 (1)构造及传播原理 光导纤维是一种透明的玻璃纤维丝,直径只有1 m100m 左右,如图所示,它是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 大于外套的折射率,光由一端进入,在两层的界面上经过多次 全反射,从另一端射出,光导纤维可以远距离传播光,光信号 又可以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变为声音、图象.如果把许多(上万 根)光导纤维合成一束,并使两端的纤维按严格相同的次序排 列.就可以传播图象. (2)光导纤

7、维的折射率 设光导纤维的折射率为n,当入射角为1时,进入端面的折射 光线传到侧面时恰好发生全反射,如图所示,则有: 由图可知:当1增大时,2增大,而从纤维射向空气中光 线的入射角减小,当1=90时,若=C,则所有进入纤 维中的光线都能发生全反射,即解得n= ,以上是光从纤维 射向真空时得到的折射率,由于光导纤维包有外套,外套的 折射率比真空的折射率大,因此折射率要比 大些. 分析光的全反射问题,关键是根据临界条件画 出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光路图,再利用几何知识分析边角关 系,比较其他光线是否发生全反射,同时结合临界角与折射 率的关系sinC= 解决. 【典例2】(2011海南高考)一 赛艇停在平静

8、的水面上, 赛艇前 端有一标记P离水面的高度为h1= 0.6 m,尾部下端Q略高于水面;赛 艇正前方离赛艇前端s1=0.8 m处有 一浮标,示意如图.一潜水员在浮 标前方s2=3.0 m处下潜到深度为h2=4.0 m时,看到标记刚好被 浮标挡住,此处看不到船尾端Q;继续下潜h=4.0 m,恰好 能看见Q.求: (1)水的折射率n; (2)赛艇的长度l.(可用根式表示)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1)对波形图的认识振幅、波长波速; (2)作光路图确定两角折射定律全反射临界角. 【标准解答】(1)如图所示, (2)刚好看到Q点时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x=s1+s2+l y=h2+h

9、sinC= n= 联立以上方程解得: 答案:(1) (2) 【变式训练】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他 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光纤通讯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 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 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 上发生全反射 B.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 上发生全反射 C.波长越短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D.频率越大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解析】选A.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才能发生全反射, 所以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故A对,B错;

10、频率越大(波长 越短),折射率越大,根据v= ,折射率大的在玻璃中传播的 速度小,故C、D错. 【变式备选】一束单色光由左侧射入盛有清水的薄壁圆 柱形玻璃杯,如图所示为过轴线的截面图,调整入射角, 使光线恰好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已知水的折射率 为 ,求sin的值. 【解析】当光线在水面发生全反射时有sinC= ,当光线从左 侧射入时,由折射定律有 联立这两式代入数 据可得 答案: 三、应用全反射解释自然现象 1.透明体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亮 光照射到透明体上时,光线绝大多数穿过透明体.若透明体中 有气泡,进入透明体中的部分光线射到空气泡上时,由于透 明体的折射率大于气泡的折射率,若入射

11、角大于或等于临界 角,这部分光会发生全反射,然后射入人眼, 由于气泡处反 射回来的光比没有气泡处强得多,所以气泡看起来特别亮. 2.海市蜃楼 (1)气候条件:当大气比较平静且海面与上层空气温差较大时 ,空气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减 小.因海面上的空气温度比空中低,空气的下层比上层折射率 大.我们可以粗略地把空中的大气分成许多水平的空气层,如 图所示. (2)光路分析: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线射向空中时,不断被折 射,射向折射率较小的上一层的入射角越来越大,当光线的 入射角大到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光线就会从高 空的空气层中通过空气的折射逐渐返回折射率较小的下一层. (

12、3)虚像的形成:当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时,人总认为光是从其 反向延长线方向发射而来的,所以地面附近的观察者就可以 观察到虚像,且虚像成像于远处的半空中,这就是海市蜃楼. 如图所示. (1)明确此现象为全反射现象,分清光疏介质和 光密介质. (2)人的视觉总认为光沿直线传播. 【典例3】在清澈平静的水底,抬头向上观察,会看到一个十 分有趣的现象: (1)水面外的景物(蓝天、白云、树木、房屋),都呈现在顶角 =97的倒立圆锥底面的“洞”内; (2)“洞”外是水底的景象; (3)“洞”边呈现彩色,且七色的顺序为内紫外红. 试分析上述水下观天的奇异现象.(水的折射率为 )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应把握以下两

13、点: (1)水的折射率和向空气射入时的临界角. (2)光发生折射时,折射率小的偏折角小. 【标准解答】水面外的景物射向水面的光线,凡入射角0i 90时,都能折射入水中被人观察到(如图所示). 根据折射定律,在i= 90的临界条件下 所以r=48.5这样倒圆锥的顶角=2r=97.水底发出的光经 过水面反射也可以进入观察者的眼中,但是由于“洞”内有 很强的折射光,所以只有在“洞”外才能看到水底景物经水 面的反射光,也就是在“洞”外看到水底景象(如图所示).光 线从空气中折射入水中,要产生色散现象,红光的折射率最 小,偏向角最小.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偏向角最大.因为眼睛 感觉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从

14、水中看到的彩色“洞”边 是内紫外红. 【变式训练】(2011福建高考)如 图,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的左下 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玻 璃砖,在O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 光在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 由A向B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 方向入射到O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 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 分别是( ) A.减弱、紫光 B.减弱、红光 C.增强、紫光 D.增强、红光 【解析】选C.由于入射点由A向B缓慢移动,入射角增大,因 此反射光增强,折射光减弱,A、B错,紫光折射率大,临界 角小,因此在光屏上最先消失的是紫光,C对,D错,

15、故选C. 【典例】(2011孝感高二检测)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玻璃,横 截面如图所示,O为圆心,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 .一束与MN 平面成45的平行光束从空气射到玻璃的半圆柱面上,经玻 璃折射后,有部分光能从MN平面上射出,求能从MN射出的光 束的宽度为多少? 【解题指导】先确定能射到MN上的光线,再确定能从MN上射 出的边界光线,即可求出射出光束的宽度. 【标准解答】如图所示,进入玻璃中的光线沿半径方向直 达球心位置O,且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恰好在O点发生全反射. 光线左侧的光线(如:光线)经球面折射后,射在MN上的 入射角一定大于临界角,在MN上发生全反射,不能射出.光线 右侧的光线经半球面折射

16、后,射到MN面上的入射角均小于 临界角,能从MN面上射出,最右边射向半球的光线与球面 相切,入射角1=90,由折射定律知: 解得:2=45 故光线将垂直MN射出,所以在MN上面射出光束宽度应为 OE=Rsin2= 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水是光密介质 B.因为水的折射率小于酒精的折射率,所以水对酒精来说是 光疏介质 C.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大 D.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小 【解析】选B、D.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相对真空 的折射率都是不同的.两种介质相比较,光在其中传播速度大 ,而折射率小的介质叫光疏介质;光在其中传播速度小,而 折射率大的介质叫光密介质. 2.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全反射发生在( ) A.折射率较小的介质中 B.折射率较大的介质中 C.光速较小的介质中 D.入射角小于临界角 【解析】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