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疵小学语文教科书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689219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疵小学语文教科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求疵小学语文教科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求疵小学语文教科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求疵小学语文教科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求疵小学语文教科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求疵小学语文教科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疵小学语文教科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求疵小学语文教科书语文教科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学生学习民族语言的范本。小学语文教科书更是小学生学习汉语言最规范的“例子”,从标点运用、遣词造句、景物描写、事理陈述等各个方面都给小学生以“示范”作用。就这个意义来说,小学语文教科书应该语句规范、用词精当、标点正确、传递信息无误。然而,我们细读人教社、苏教版、北师大小学语文教科书时,发现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有些甚至存在非常明显的错误。下面仅从“语言文字、逻辑概念、事理常识、图文表意”四个方面分别例举我们的看法。一、语言文字方面1、棋艺高超的秋称为“高手”为好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3课学棋,课文开头写道:古时候,有一位下围棋的能手,名叫秋,

2、他的棋艺远近闻名。能手,辞海中解释为对于某种工作或技能特别熟练的人。如:纺织能手;插秧能手。善于下围棋的人都长于思考,精于计算。而棋艺达到“远近闻名”程度的秋,他肯定思维缜密,算计精确,围棋技能相当高明。这就不是纺纱织布那样熟练不熟练的问题,而是谋局布子高明不高明的问题。现代汉语词典对“高手”除解释为“技能特别高明的人”外,还特地举了“下棋高手”的例句。俗话说“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这位“棋艺远近闻名”的秋,应该称之为下围棋的“高手”。2、面对面说话,指代宜用“近”指北师大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十二单元“走进森林”中,有篇课文叫大自然的孩子放暑假,文中写道:不一会儿,潜入水里的爸爸冒出头来,木

3、棍上叉了一条鱼。大憨仔问道:“爸,你怎么那么厉害?”“向水獭学的呀!”爸爸说着,头往水里一栽,身体一伸,双脚一蹬,又钻入水底刺鱼去了。“那”是远指,“这”是近指。大憨仔和爸爸同在水中,且面对面说话,大憨仔应该说:“爸,你怎么这么厉害?”写大憨仔与爸爸近距离的对话,指代应当用“近”指。3、“磨好篮子”不搭配人教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槐乡的孩子,课文结尾写道: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了梦乡。孩子们的小床下放着磨好的长钩刀、篮子。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这段话中第二个句子里的“磨好”修饰后面的“长钩刀”和“篮子”两个并列词语,说孩子们的小床下放着“磨好的

4、长钩刀”是通顺的,而说“磨好”“篮子”就搭配不当了。4、“带甲百余万”与“指挥千写万马”语意重复北师大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遗迹”中,有篇课文叫秦始皇陵兵马俑,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站在兵马俑坑前,我们仿佛看到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指挥着千军万马,进行统一全国的伟大事业。这段话中的“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跟“指挥千军万马”语意相同,两句并用,显然重复,二者去掉其一才好。5、主语“董奉”不能承接“仿佛绿色的海洋”人教社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杏林春满,文中写道:董奉眺望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这里的“董奉眺望杏林”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仿佛绿色的海洋”一句主语不能承

5、前省略,这样就造成了“仿佛绿色的海洋”是个无主语的句子。实际上这是把“董奉眺望杏林”与“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两句话糅合到了一块,从而形成了“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话的开头”的杂糅句。这个句子改为“董奉眺望的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即可。二、逻辑概念方面1、“河”与“河水”不相同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讲的是小河与青草互为依存、互相帮助的故事: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小河说:“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接着,小河对小草说:“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小草说:

6、“这也要感谢你呀!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河是什么?水道的通称。“河”与“水”二者虽有联系,但区别明显,绝不等同。课文中的“小河”对“小草”说:“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泥水也好,清水也罢,总之都是河水,你小河怎么可以变成河水了呢?“河”与“水”当属两个不同概念。2、“南”“北”方向错位人教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有一篇神话故事夸父追日,故事大意是:夸父拿着手枚,提起长腿向太阳落下的地方追去,就在太阳将要落下虞渊的时候,夸父追上了,他无比欢喜地想抓住这个大火球,却口干难耐,在喝干了黄河、渭河里的水后,仍然止不住

7、口渴。他又向北奔去,想喝大泽里的水解渴,可他还没到达大泽,就颓然倒下了,他把手杖向前一抛就长眠于此。夸父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面有一大片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夸父在喝干黄河、渭水之后,又向北奔去,还没到达大泽就因干渴而倒下,他的手杖“奋力向前一抛”。照理说,夸父向北面跑,手杖再向前抛,他的手杖应该在他的身体前面,也就是他的北面,而当夸父的身体变成了大山、手杖变成了桃林时,桃林应该在大山的北面才是,课文却写桃林在“山的南面”,这应该是“南”“北”方向错了位。3、人物类别外延交叉北师大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金钱”中,有一篇课文叫散落的钞票,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站台上乱起

8、来了,人们追逐着飘落的钱。一个女服务员跑过来大声喊:“把钱交给我!请把钱交给我!”我捡到一张,交给服务员。立明手疾眼快,捡了三张,也交给服务员。一时间,老人、孩子、青年、妇女、解放军战士,纷纷把捡起的钱交到她手中。这段话中的人物分类不恰当,“老人、孩子、青年”是从年龄方面来分的,“妇女”是从性别方面来讲的,“解放军战士”则是从职业方面来说的。“妇女”中有老人、青年、孩子,“解放军战士”中也有老战士、青年战士、女战士等。“老人、青年、孩子、妇女、解放军战士”这几者外延相互交叉,不能构成并列关系。这样的分类明显犯有逻辑错误。4、包含关系不能视为并列关系人教社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七”的要求这

9、样写道:这次口语交际,就是让我们讲讲人物故事。可以讲课本里的,也可以讲课以外的,还可以讲现实生活中的学生获得人物故事,总的来说,只有两个方面:一是课本里面的,二是课本以外的。“现实生活中的”仅是“课本以外的”一个部分,换言之,“课本以外的”涵盖了“现实生活中的”。因此,这种包含关系不能视为并列关系。5、语意表述让人费解北师大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奇妙的海底世界”中,有篇课文叫海底漫步,文中写道:如果你是个潜水员,你想在水下干些什么?也许你要带上水下照相机,去拍摄那些人们从未见过的美丽的鱼:金色的,蓝色的,红色的,长着斑马条纹的,带着长颈鹿花斑的各色各样的鱼,还有弯弯曲曲、随波漂动的海草。

10、是的,海底也许真有各式各样、色彩繁多的鱼,可这些鱼都是“人们从未见过的”,作者是怎么知道海底有那么多色彩美丽的鱼,就不得而知了。6、语意表达缺少依据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小稻秧历险记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它采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杂草对小稻秧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使用。课文写道: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说:“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跟小稻秧抢营养。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这不是雨,

11、而是除草剂,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杂草问:“你是谁?”“我是喷雾器大夫。”喷雾器一边喷洒着除草剂,一边大声地说,“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这段文字告诉读者,小稻秧是“刚搬到”大田里来的。那么小稻秧和这群杂草以往应该是素不相识,更未谋面。你喷雾器大夫说杂草们“平时”欺负了小稻秧,依据何在呢?三、事理常识方面1、人类居住地球何止“一万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写的是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飞向太空,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事。文中写道:“来到茫茫太空,我看到了神奇美丽的景色。舷窗外,阳光把飞船的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面就是人类居住了一万多年的美丽的地球。蔚

12、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飞船高速飞行着,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啊!这就是杨利伟眼中的太空,这就是他眼中的地球。课文写“下面就是人类居住了一万多年的美丽的地球”这句话有悖科学常识。地球有几十亿年历史,居住在地球上的早期人类距今已有几百万年,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说“人类居住了一万多年的地球”,明显犯了常识性错误。即使这句话出自杨利伟的原话,教材编写者也应该给以修正。2、意大利的货币单位不是“元”“角”“分”北师大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方法”中,有一篇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国际营销大师贝克哈吉斯

13、的作品管道,文章讲的是一个很久很久以前发生在意大利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布鲁诺和柏波罗的一些对话:“布鲁诺,我有一个计划。”第二天早上,当他们抓起水桶往河边奔去时,柏波罗说,“一天才几毛钱的报酬,却要这样来回提水,干脆我们修一条管道将水从河里引进村里去吧。”“一条管道?谁听说过这样的事?”布鲁诺大声嚷道,“柏波罗,我们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我一天可以提一百桶水。一分钱一桶水的话,一天就是一元钱!我是富人了”课文叙述明确地交待了故事是发生在意大利,根据我们查阅相关资料,意大利的货币单位从没用过“元、角、分”。而课本中用的钱币单位却是中国现行的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甚至还有中国人的口头语几毛钱

14、。编者忽略了文章表述的准确性。3、“露珠”当晚就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小露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越来越轻了。渐渐地,她变成了水蒸气,向空中飘去小露珠向大伙儿一一告别,她笑盈盈地说:“我明天还会来的。”气象知识告诉我们,露珠是从夜幕降临时就开始形成的,第二天早晨随着太阳渐渐升高,小露珠逐渐被蒸发消失。课文开头已经告诉我们这个常识:“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而课文的结尾描写小露珠在向大伙告别时却说“我明天还会来的”,事实上,小露珠当天“夜幕降临”时就来了。4、从西域传入我国的葡萄、石榴、黄瓜等应该是“植物”人教社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丝绸之路,对张骞通西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时写道:公元前119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翻过崇山峻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