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归纳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683381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归纳(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2通过实验体会电路的组成,从能量的角度认识各部分的作用。3知道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能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4能够识别通路、断路和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电路的连接,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路的组成。认识简单的电路中的各元件的作用。通过学习画电路图,了解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实物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

2、精神、安全操作意识。2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学生们是第一次接触到电路元件,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电路,同时还学习了初中电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电学物理量电流。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能否学会识别电路、连接电路、会画电路图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电学知识的学习。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亲自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在学习电学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和良好的电路作图的习惯。并通过学生的实际实验,认识并区分电路的三个状态。当然识别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是本节课的

3、难点。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三、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体现重兴趣培养、重过程探究、重思维训练、重知识应用的思想。为实现这一理念,突破本节重难点,达成本节学习目标,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积极性和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的重要性和后续性,所以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就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多画图,

4、多识图。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知识和能力逐渐内化。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电学演示试验装置(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一盏小灯泡、一个电动机、一个蜂鸣器、一个发光二极管、导线若干)。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夜景图片,教师提问:城市夜景很漂亮,都要归功于这些灯光效果!电灯亮,需要通电,假使我们的生活中突然没有了熟悉的电,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教师总结:电=现代社会的空气和水,电为什么如此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用各种各样的用电器给我们社会带来的便捷。那么这些用电器是怎么工作的?学生观察图片,展开想

5、象,并交流想法,电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深远。让学生意识到电已经深入我们生活,就好比是现代社会的空气和水,电既熟悉又陌生,由此激发学生对电学的学习热情。新课教学(30分钟)电流实验一:展示器材:小灯泡、蜂鸣器、电动机、开关和导线。先后三次实验,分别使小灯泡、蜂鸣器、电动机工作,且受开关控制。教师根据学生连接的电路提以下问题(以下以连接小灯泡的电路为例提问):1依据你的生活经验,如何使一盏小灯泡发光?2如何控制灯泡的亮与灭?其他的用电器的连接电路都拿出来讨论一下这两个问题。3电路都由哪些部分组成?教师总结:要在电路中形成持续的电流,一是要有电池,二是电路必须是连通的。正是因为有了电池,加上导线的连通,

6、才使电路中的电荷持续不断地定向流动。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用电器之所以能工作就是因为电路中有电流。将小灯泡与电池用导线连接。用一个开关来控制。学生连接并操作。学生回答:1电荷不断经过灯,小灯泡才会发光。2可以通过开关来控制等的亮与灭。3电路中除了用电器,还有电源、开关和导线。由生活走进物理,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总结出电路的基本组成,为后面学习电路的状态做铺垫。实验二:利用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的方向。教师介绍发光二极管(LED)的工作特点,它具有单向导通性,当电流从LED的正极流向负极,LED发光,表明它处于导通状态;反之,电流不能从负极流向正极,LED灯不会发光。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

7、如何利用LED灯来判断电流的方向?结合两个实验,教师总结: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反向定向移动。科学家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学生思考并设计电路利用实验,来锻炼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电路的构成教师有意识地选择两个学生实验的电路连接并展示,一个有开关,还有一个没有开关,学生观察分析,两个灯泡都亮了,说明都有电流通过它们,教师提问:如果要让灯不发光,如何操作?教师引导:拆导线不仅麻烦,而且很不符合客观实际,比如家庭电路中如果要关灯,不可能去拔掉一根连接电灯的导线。由此知道,开

8、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能输送的装置。教师引导分析:无论是接的哪一个电路,都有电池、都有用电的装置、都有开关,它们都是用导线相连的。如果连接电路时不接入干电池,而是其他的电池,如蓄电池,电路中还会有电流吗?生活中的电源种类很多,如各种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学生电源等。教师引导:生活中的用电器更多了,如电视机、空调机、冰箱、电脑、洗衣机、微波炉、电灯等。在生活中多观察,你还会发现很多学生思考:一组可以断开开关,还有另一组则要拆开一根导线。学生总结出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学生总结出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对比着分析,总结出电路元件之一开关的作用。从能量的角度,总结归纳出电路中的各元件的作用。电路图展示电

9、饭锅内部电路连接实物图和电路图。我们在研究电路时,通常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和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如:1用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2介绍常用元件的符号:电池、开关、灯泡、电动机、电铃、交叉相连导线、交叉不相连导线等。3练习:请画出如下实物的电路图。教师总结:电路图画图注意事项:导线横平竖直,电路元件不要画在角落上,电流经过元件的次序和实物图一一对应。学生观察发现实物的电路连接看起来很不方便,线路错综复杂,但用电路图来表示电路的连接情况就比较清晰。学生练习画图。通过对电路元件符号的识记,夯实电路的基本功。电路的状态1通路:正常接通,用电器工作。2断路:某处被切断,用电器不能工作。

10、介绍两种断路故障:(1)接触不良;(2)导线断开。3电源短路:会产生什么后果?展示因线路老化而短路引起的火灾。展示实验:用电器短路,两盏灯还能发光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电流的路径又是怎么样的?教师分析:将其中一盏灯短接,另一盏灯依然发光,说明电路中还有电流,电流一定从短接的那根导线上通过。这种情况叫做用电器被短接。学生回答:电源短路会产生很大的电流,易烧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发现用电器短路和电源短路有一些区别,认识到被短路到的用电器没有电流经过,电流从导线绕道流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连接电路时避免出现电源短路。课堂小结(5分钟)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1怎样才能形成持续的电流?2一个完整的电路应包含哪些元件?它们在电路中又有什么作用?3在画电路图时需要注意什么?4电路有哪些状态?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有二:一是要有电源,二是电路必须是连通的。2一个完整的电路至少由四部分组成: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导线输送电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能输送的装置。3画电路图时,导线需横平竖直,元件不要画在角落,元件和实物图一一对应。4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其中电源短路不允许出现。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作业布置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5题按要求完成。知识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