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和决策方法((建筑经济及企业管理_自考教材))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683283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测和决策方法((建筑经济及企业管理_自考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预测和决策方法((建筑经济及企业管理_自考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预测和决策方法((建筑经济及企业管理_自考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预测和决策方法((建筑经济及企业管理_自考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预测和决策方法((建筑经济及企业管理_自考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测和决策方法((建筑经济及企业管理_自考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测和决策方法((建筑经济及企业管理_自考教材))(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预测和决策方法了解市场调查的重要性和作用,预测概念、作用和步骤,决策的概念和决策过程;领会市场调查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各种决策问题的条件,定性预测的基本方法,肯定型决策,回归预测,效用曲线法;掌握主要概率法、平均增减趋势预测、时间序列预测、直线和指数曲线预测、风险型决策、决策树法、非肯定性决策;能联系实际应用上述预测和决策方法。学习目的和要求1主要内容第一节市场调查第二节预测方法第三节决策方法第四章预测和决策方法2第一节市场调查(一)市场调查的重要性、作用市场:主要是指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生产者同消费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市场调查就是对各

2、种产品的产需进行客观的调查、搜集、分析和研究。市场调查任务:是为了探求商品销售的潜在数量,找出适销对路的条件,寻求使商品顺畅地经过流通渠道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形式。重要性:市场调查同预测以及在预测的基础上作出的决策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的决策要以科学的预测为条件,而对未来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则必须以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搞好市场调查为基础。市场调查时一项经常性工作,它对于确定项目建设计划,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预测和决策的正确性,促进社会生产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3第一节市场调查市场调查的作用:有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市场情报,并据此以预测未来。(1)发现和寻求市场需要的新产品;(2)发掘新产品和现有产品

3、的新用途;(3)明确在什么地方有多大市场;(4)发现顾客和竞争者的动向;(5)预测市场的增长值;(6)对市场战略进行参谋;(7)经常对企业的市场与销售策略进行分析。(二)市场调查的内容市场调查按产品层次可以分成不同商品市场的调查;按空间层次可以区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地区性、国际性市场调查;按时间层次可以区分为经常性、定期性和临时性调查。内容:(6条)P66对新建项目市场调查内容:(6条)P66P674第一节市场调查(三)市场调查方法市场调查方案的选定:1、普遍调查法;2、典型调查法;3、抽样调查法(组织形式分为计划抽样、随即抽样、机械抽样、类型抽样等)。市场调查的方法:1、观察法2、询问法(面

4、谈、电话、通信、问卷)3、实验法:是指推行某种经济政策、某种产品或经营方式时,先进行实验性的试点,以收集资料、取得经验的方法。5第一节市场调查(四)市场调查程序市场调查程序一般分为四个阶段:1、分析问题,明确目标;2、收集情报资料;(2个来源)3、分析调查资料;(统计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如何修正,如何判断。)4、提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一些内容)6预测与决策生平: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都有较深厚的造诣。他早年就读于芝加哥大学,于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自1949年担任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与心理学教授,他由于“对经济

5、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HerbertASimon管理就是决策预测是决策的前提7第二节预测方法(一)预测的作用和步骤预测的概念,预测的作用,预测的步骤,预测方法分类。预测是根据事物的历史资料,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和逻辑推理,对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作出预计和推测,估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这种估计加以评价,以指导和调节人们的行动。(预测的过程预测分析;预测技术预测方法)预测的特点: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预测的主要作用:1、预测是决策的前提;2、预测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3、预测可以推动技术和产品更新,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4、预测是搞好

6、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8第二节预测方法预测的步骤:1、确定预测的目标;2、收集资料、分析数据;3、建立预测模型;4、分析评价;5、修正预测值。预测按时间分类:短期(1年及1年以内);中期(1年以上5年以内);长期(5年以上)。预测按方法分类:定性预测;定量预测;综合预测。9预测的基本原理(1)惯性原理含义: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延续性进行推理和判断。影响惯性或延续性的因素:时间;规模。应用惯性原理的条件:事物发展变化的相对稳定性。演化方法:主观判断法,时间序列分析。(2)类推原理含义:根据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推理和判断。相似性的表现:相同;人己相似;大小相似。应用类推原理的条件:事物或现象之间

7、的相似性(特别要关注环境条件);时间距。演化方法:主观判断法,时间序列分析。10预测的基本原理(3)相关原理含义:根据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推理和判断。应用相关原理的条件:因果相关;直接相关(注意连续因果关系);紧密相关(注意相关度)。演化方法:主观判断法,线性回归法。(4)概率推断原理含义: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可能性进行推理和判断。理论基础:概率论大概率事件视作必然事件,小概率事件视作不可能事件。应用概率推断原理的条件:事物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可以量化的可能性。演化方法:主观判断法,数学模型法。11第二节预测方法(二)定性预测(定义)集合意见法专家调查法特尔菲法(特点:匿名性,反馈性,集中判

8、断)头脑风暴法主观概率预测法算术平均值法加权平均值法调和平均数(倒数平均数)法12专家调查法A.含义专家调查法是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并结合有关背景统计资料进行预测的一类定性预测方法。在这种预测法中,对预测对象的调查研究是由专家而非预测者本身来完成,预测者只是起到一个组织作用,其任务是将专家的意见综合整理归纳,最后作出预测。13B.优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在缺乏历史数据和没有先例可借鉴时,也能有效推测预测对象的未来状态。C.特点具有一套选择和组织专家、充分利用专家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依靠专家(包括相关领域的专家)作预测;预测结果可以量化。14D.专家a.专家是指在本专业中有较高理论水平或

9、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b.专家人选的产生通常采用如下途径:从组织者熟悉的专家中挑选;专家之间相互推荐;通过有关组织推荐等。c.预测小组的专家人数一般为1050人左右为宜,具体要视预测问题的规模来定。15定性预测方法特尔菲法特尔菲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赫尔默(Helmer)和戈登(Gordon)首创,1946年,美国兰德公司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首次用这种方法用来进行定性预测,后来该方法被迅速广泛采用。20世纪中期,当美国政府执意发动朝鲜战争的时候,兰德公司又提交了一份预测报告,预告这场战争必败。政府完全没有采纳,结果一败涂地。从此以后,德尔菲法得到广泛认可。特尔菲

10、是古希腊地名。相传太阳神阿波罗(Apollo)在德尔菲杀死了一条巨蟒,成了德尔菲主人。在德尔菲有座阿波罗神殿,是一个预卜未来的神谕之地,于是人们就借用此名,作为这种方法的名字。16定性预测方法特德尔菲法(1)主持预测的机构拟定预测的课题并选定方案,提出预测期限,希望达到的要求。(2)选定预测专家,所选专家应与预测主题的学科领域相符,但考虑的领域面要广,一般是1050人。(3)以函询的方式向专家发送函询表。(4)搜集、整理和综合专家意见,将经过统计处理的汇总材料再寄回专家进行第二轮征询,一般要进行三到四轮。(5)对专家们的最后意见进行分析处理,得出预测结果。17特尔菲法特点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广泛

11、性18特尔菲法优点集思广益,可发挥专家的集体智慧,从而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提高预测质量,并且,由于以信函方式征询专家意见,具有广泛性和经济合理性。有利于专家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利于探索性地解决问题。通过反馈,专家可相互交流和相互启发,修改并完善自己的意见。19特尔菲法缺点易忽视少数人的创意。缺少思想交锋和商讨。组织者主观意向明显。易使专家生厌、疲惫和反感,同时又占用较多时日。20特尔菲法弥补措施更多更充实地提供前一轮预测意见和相关背景材料,以及较具体地提出组织者的目的和要求,适当减少反馈的轮数。采用顺序量表、分值表和事件出现的概率等方式,由组织者进行统计整理,但组织者不能

12、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或给专家以某种暗示或诱导。部分取消匿名,增加思想交锋。21特尔菲法适用范围缺乏足够的资料;做长远规划或大趋势预测;预测事件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观因素对预测事件的影响较大。22头脑风暴法A.产生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由奥斯邦于1957年提出,很快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含义头脑风暴法是通过组织一组专家共同开会讨论,进行信息交流和互相启发,从而激发出专家们的创造性思维,以达到互相补充,并产生“组合效应”的预测方法。23一般的头脑风暴法流程24C.分类创业头脑风暴:组织专家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自由地发表意见,集思广益,提出所要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质疑头脑风暴:对已制

13、定的某种计划方案,召开专家会议,由专家提出质疑,使计划方案趋于完善。25D.原则专家的选择应与预测的对象相一致。会议的领导工作最好由预测专家负责。被挑选的专家最好彼此不认识。如果彼此认识,应从同一级别中挑选。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鼓励参加者对已经提出的设想改进和综合。26E.优点成果迅速,获得大量信息,考虑因素多,提供的方案全面广泛。F.缺点易受权威的影响,易受表达能力的影响,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实施成本较高。27第二节预测方法(三)定量预测(定义)平均增减趋势预测平均增减趋势预测平均发展速度趋势预测时间序列预测简单平均数法移动平均法季节指数法指数平滑法线性趋势预测直线指数曲线二次抛物线回归预

14、测281、移动平均法是指根据时间序列逐项移动依次计算包含一定项数的序时平均数形成一个序时平均时间序列时间单位:日、周、月、季、年移动平均法分类一次移动平均法二次移动平均法时间序列计算规则计算公式公式说明递推公式例题数列分析讨论作用29时间序列设有一时间序列如下:123t1tt+1t+2。Ny1y2y3。yt1ytyt+1yt+2。yN30计算规则一次移动平均法是指根据原始时间数列,逐项移动,把近期的几个实测数据进行平均,每当向前推进一个周期,计算移动平均值时,将新的一个实测数据包括在内,而把这一数据点的几个周期之前的数据弃掉,依次计算序时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公式为31移动平均法计算公式n-n-每

15、个序时平均数所包括的项数每个序时平均数所包括的项数(序时项数序时项数)t-t-每个移动平均数中末项的时期数每个移动平均数中末项的时期数yytt-末项的数值末项的数值yytt-末项为末项为TT时期的一次移动平均数时期的一次移动平均数32移动平均法递推公式nn通过上式可知,只要知道上一移动平均数,再加上通过上式可知,只要知道上一移动平均数,再加上下一移动平均数的首项和上一移动平均数的末项之差下一移动平均数的首项和上一移动平均数的末项之差,除以序时项数,即可以得到下一个移动平均数。,除以序时项数,即可以得到下一个移动平均数。nn移动平均数的个数移动平均数的个数=原始时间序列的个数原始时间序列的个数-

16、序时项数序时项数+1+133【例题1】已知某建筑公司过去25个月的实际产值,其统计数据如下表,当平均值分段数据点为5和10时,求其一次移动平均值。期数产值yt(n=5)yt(n=10)15024536045254550.465150.676050.384350.295751.2104050.250.3115651.250.9128756.655.1134957.854.0144355.053.1155257.453.8168563.257.2179865.461.0189073.665.7199784.469.7208691.274.3219192.477.8228389.477.4239790.882.2248688.686.5258989.290.2预测软件3435移动平均法讨论数据所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