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3229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1.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首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教给学生“一看,二划、三批注”的方法,重点看例题的有关说明,解题分析,思考过程的旁注,书写的格式,有插

2、图的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自学课本前特别注重设计好指导语或自学提纲,使学生不盲目看书。如苏教版数学课本第十册“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预习提纲: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我们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除尽与整除的区别与联系?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约数和倍数的关系?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这是什么意思?倍和倍数的区别?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学生阅读时一定会边读边思考,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体现让学生“经历” 、让学生“体验” 、让学生“探索”的学习过程。 22.扶着学生尝试自学。这个阶段的自学能力培养,教师应该

3、有的放失,区别对待。如果学生在初始阶段已经较好的掌握了自学方法,教师就可以试着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自学。如果学生在经历了初始阶段后仍然没有形成自学的方法,教师就应该继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学生在老师的自学提示下尝试完成自学任务。例如自学商不变性质 ,我让学生通过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划出自认为重要的知识,并加以理解,确实有困难也可以同桌互相帮助,然后完成“做一做” 。学生在自学提示的帮助下比较顺利的完成了自学任务。3.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新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

4、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自学三角形的面积 ,学生已经不再像初始阶段那样只是随便看看书,而是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会在书上用铅笔写出自己思考的问题: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计算过程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其探究的欲望,在自学时就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自学检测表明学生的自学是有效的。在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3过程。学生在充分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是进行自学的一个好习惯,它的好处是可以使学习克服学生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自学习惯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教师通过经常合理、有效的练习活动来强化,并要适时检验其自学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认真思考,先复习,再作业,注意审题,独立完成作业,反复验证和愿意请求教师或同学答疑等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地形成具有综合特点的自学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