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土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146246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RTF 页数:31 大小:31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土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大型土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大型土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大型土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大型土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型土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土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 2.1、施工准备工作 我司在投标阶段,已对工程的性质、内容、技术要求、周边环境、地质情况等作 了 认 真 、 充 分 的 研 究 , 并 为 一 旦 中 标 后 的 进 场 施 工 作 准 备 。 2.1.1、技术准备工作 2.1.1.1、落实项目部人选,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并落实参与本项目施工的 人员。 2.1.1.2 、 认 真 审 阅 施 工 图 纸 , 参 加 设 计 交 底 和 图 纸 会 审 。 2.1.1.3、复测控制桩并制定测量方案。 2.1.1.4、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安 全 、 防 火 培 训 , 做

2、 好 技 术 、 安 全 交 底 , 安 排 好 有 关 的 试 验 工 作 。 2.1.2、施工准备工作 2.1.2.1、全面检修进场施工的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前设备运转正常。 2.1.2.2、编制施工计划,安排施工顺序,协调各工序及各专业间的配合工作。 2.1.2.3 、 落 实 相 应 的 专 业 施 工 队 伍 , 并 进 行 岗 前 培 训 和 教 育 。 2.1.2.4、做好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工艺设备等的计划安排工作,使之满足连续 施工的要求。 2.1.2.5、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宣传,使全体员工了解本项目的情况,一旦中标, 公司能全力以赴,支持本工程的施工。 2.1.3、现场准备

3、工作 经过对工程的性质、内容、技术要求、周边环境、地质情况等作了认真、充分的 研究,对进场前作以下施工准备。 2.1.3.1、测设标高的控制网。 2.1.3.2、确定施工范围,设置施工围蔽,并在围蔽区内按消防要求设置消防栓及 灭火器材。 2.1.3.3、认真熟悉现场的地理位置、工地条件、供水供电状况,以及出入口位置, 认真布置贮存物料和施工用的工作面,修建临时设施,平整场地,使之满足现场 施工的要求。 2.1.3.4、架设动力和照明线路,接通施工用水管路,确定材料、设备和土方运输 线路。 2.1.3.5、组织工程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 2.1.3.6、办理施工报建手续和其它有关手续。 2.1.3

4、.7、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 2.2、地下文物的保护和处置 2.2.1、各类文物均属国家所有。在土石方及场地平整工程过程中,如发现古墓、 古建筑遗址等文物及化石,或其他有考古、地质研究等价值的物品时,应马上停 止施工,立即保护好现场,以书面形式报告业主或监理,而不得隐瞒和私自占有。 2.2.2、施工过程中发现影响施工的地下障碍物时,应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共同 协商处置方案。 3 3、施工方案和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施工方案和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3.1、施工总体部署 3.1.1、施工区域划分 本工程规模庞大,施工面积约 115亩,为便于施工组织管理,加快施工进度,保证 工 程 顺 利 进 行

5、, 需 对 本 工 程 划 分 不 同 施 工 区 域 , 分 别 组 织 施 工 。 施工区域划分原则: 3.1.1.1、各施工区域的工程量基本平衡。 3.1.1.2、各施工区域均有较便利的出入道路。 3.1.1.3 、 利 用 原 有 渠 沟 和 拟 建 立 的 临 时 排 水 系 统 作 为 分 区 界 线 。 本标段共分两区同时并行施工。 3.1.2、施工顺序和施工安排 3.1.2.1、总体施工方向 各施工区从与主进场道路靠近处开始,按照从近至远的方向进行施工,主要目的 是便于大型施工机械的行走。 3.1.2.2、土石方回填顺序 土方回填采用平行流水施工法:区与区之间同时平行施工,区内

6、部实行分段流水 作业。将每区划分为两个施工段。施工顺序为第一段第二段,即土方回填时分 层将每段回填至设计要求标高后,再回填下一施工段。采用分段回填方法减少施 工作业交叉,便于土方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排水,对永久排水工程施工干扰也较小。 3.1.2.3、临时排水系统 利用现有排水渠形成的沟槽组成临时排水系统。在永久排水工程施工结束后,回 填 排 水 渠 , 并 将 预 留 区 沟 槽 与 永 久 排 水 系 统 联 接 。 3.2、施工测量 3.2.1、测量控制系统 本标段面积大,线路长,测量精度要求高,难度大。拟以业主提交的测量控制基 准点为基础,建立闭合导线控制网。根据施工控制网,测设轴线,再根

7、据轴线测 设各个细部。开工前测量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和复核测量基准点,增设控制点和 水准点、建立控制网、施工放样。施工测量的精度按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执行。 3.2.2、土石方施工测量 3.2.2.1、根据已建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放出各区的边界桩,并在各区边界 设置横向及纵向控制桩,每 100米设置一个,控制桩用混凝土浇筑,埋深在地面以 下 20 厘米,以控制土面区各区边线和高程。 3.2.2.2、测设 40 米40 米 的方格网来实施施工放样,且测出方格桩点的地面高 程和设计高程,如果地面高程大于该点的设计高程则为挖方,反之则为填方。将 每一个桩的挖填数用红铅笔写在桩上(

8、侧面),填土用“+”号,挖土用“-”号。 为便于挂线找平,在方格网内再增设加桩,将方格分成 10 米见方的小方格。如为 填方时,则根据填方的高度在桩上挂线好填土;如为挖方时,可在桩四周挖至所 需深度。 3.2.2.3、在填挖过程中,以桩点为准,用尼龙线来检查,校正整个方格范围内标 高。 3.2.2.4、施工过程中,应对控制点进行保护,并经常进行复测,做到准确 无误。 3.2.3、测量仪器 平面测量的主测仪器为南方“RTS852 全站仪”,该仪器技术规格为:J6 级经纬 仪测角精度,级测距仪测程 1000 米,测距精度 MD=(22ppm)毫米。其 200 米范围内一测回放样定位精度可达10 毫

9、米,可满足本项目的平面精度要求。 高 程 测 量 主 测 仪 器 为S1 级 自 动 安 平 水 准 仪 。 3.2.4、放样方法 使用南方“RTS852 全站仪”,其 200 米范围内一测回放样定位精度可达 10 毫米, 仪器提供了极坐标放样等多种功能,因此可计算或从设计文件查出各待定特征要 素的坐标值后,输入全站仪进行测量定位。 3.2.4.1 、 架 设 仪 器 于 导 线 控 制 点 , 输 入 控 制 点 坐 标 值 。 3.2.4.2 、 照 准 后 视 控 制 点 , 输 入 后 视 控 制 点 坐 标 值 或 方 位 角 。 3.2.4.3、输入待定点坐标值。 3.2.4.4

10、、 按 照 仪 器 所 显 示 的 角 度 和 距 离 放 样 定 位 。 3.3、地基处理 在土方工程施工前,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放出各区的分界线,原地面的树 墩及主根用挖掘机挖除,并把地面上的长草或植物割除,清除地面上的建筑垃圾, 把 它 们 堆 放 在 指 定 的 地 方 , 由 自 卸 汽 车 运 到 场 外 。 3.3.1、沟塘地基施工 3.3.1.1、沟塘地基 3.3.1.1.1、抽水和清淤 在施工前,用潜水泵抽干沟塘里的水,并排到临时排水沟。由于沟塘底是淤泥, 抽干积水后不能直接回填、压实。当淤泥距原地面不小于 100厘米时,待淤泥晒干 后再回填;当淤泥距原地面小于 100

11、厘米时,用挖掘机挖除沟塘底淤泥, 使距离 满足100厘米后再回填。 3.3.1.1.2、回填及碾压 在回填时,采用分层回填的方法,每层的厚度约为 25 厘米30 厘米。对于工作面 较小的沟、渠等部位,回填土由人工摊平,并用蛙式打夯机压实;对于工作面较 大的塘,回填土由推土机摊平,并用压路机分层碾压。按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 不小于 0.93,填土直至与原地面相平。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3.4、土石方工程 3.4.1、土石方工程施工顺序 3.4.1.1、施工顺序 本标段施工现场大,面积约为 10.36万平方米,土石方工程分为三区同时进行,从 主进场路开始由近往远施工每个区分两个施工段,各施工段流水

12、作业。 3.4.1.2、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 3.4.2、土石方的调配 本工程回填土石方约为55万立方米,工程量大,需调配的土石方很大。 3.4.2.1、调配方法 3.4.2.1.2、本标段内的土方:若土方距施工区较远时,由自卸汽车把土方运到施 工区内,再由推土机或人工摊平;若土方距施工区较近或在施工区内时,由推土 机直接把土方推到施工区内并摊平。 3.4.3、原地面碾压施工 3.4.3.1、准备工作 碾压前首先进行场地平整,以便振动压路机的行走,保证碾压质量。碾压前要测 试原地面土的含水量,若含水量偏低,采用预先洒水湿润的方法,若含水量偏高, 采用置换适宜含水量的土等方法。 3.4.3.2

13、、碾压 为了确保压实影响深度分别不小于 20 厘米,采用 10 吨15 吨振动压路机碾压。 碾压时,横向接头的轮迹重叠宽度为 15 厘米25 厘米,相邻两个施工段的纵向重 叠 1 米1.5 米,碾压时确保无漏压,压路机无法碾压的地方,采用蛙式打夯机夯 实,碾压的次数为 68 遍。按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为 0.93。碾压完毕后,测定 压实度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3.4.4、土石方施工 3.4.4.1、填筑施工 3.4.4.1.1、填筑顺序 回填时,前一个施工段回填碾压至设计标高后才施工后一施工段,各段之间通过 1 : 2 ( 高 度 为 50 厘 米

14、, 宽 度 为 100 厘 米 ) 台 阶 式 边 坡 连 接 。 每个施工段接茬部分,同时填筑,并分层交错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 3 米。 3.4.4.1.2、填料要求 表层 50 厘米的填方:植物土(土中不得含较大的或成团的植物根)、淤泥或其他 不含石的土。 表层 50 厘米以下的填方:地基工程挖出的台阶土,土石方工程各种挖方。采用石 料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厘米。 3.4.4.1.3、填筑土方 3.4.4.1.3.1、摊平 自卸汽车从取土区把土方运至填土区,由推土机把卸下的土摊平。推土时推土机 不 能 碰 撞 控 制 桩 , 机 械 无 法 平 整 的 地 方 由 人 工 平 整 。 3

15、.4.4.1.3.2、填土厚度 填土作业采用从下到上分层填土的方法,根据现场土质和机械的压实功能,并通 过试验确定每层填土的松铺厚度,约为 25 厘米30 厘米。分层填土时在控制桩上 标出每层填土的厚度,确保填土的厚度不超高或过低。在填筑上一层土方前,要 检验下层土的压实度及压实高度符合要求,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及通过监理工程 师验收合格。 3.4.4.1.3.3、最上一层土的填筑 当填土接近设计标高时,测量员要加强测量检查,控制最上一层填土厚度,最上 一层填土既不能太厚又不能太薄,太厚了压实度达不到,太薄了上层土易脱皮, 不能很好结合。对于土面区,最后一层填土的压实厚度约为 15 厘米。根据现

16、场土 质 及 现 场 试 压 情 况 留 准 虚 高 , 使 碾 压 后 的 高 程 符 合 质 量 标 准 。 3.4.4.1.3.4、碾压 填土碾压前,通过试验测定土的含水量,若土的含水量偏低,在碾压前采取向土 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等措施,若土的含水量偏高,在碾压前采取置换土、晾 晒干土等措施,控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使土在最佳含水量 的情况下进行碾压,保证碾压质量。 3.4.4.1.3.4.1、碾压方法 本工程主要采用轮胎式压路机、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轮胎式 压路机和光轮压路机主要用于粘土的碾压,振动压路机用于碎石和砂质土的碾压。 分层碾压填筑的土方,每层的厚度约为 25 厘米30 厘米,在碾压时,振动压路机 从低到高,从边到中,适当重叠碾压。为防止漏压,碾压时横向接头的轮迹重叠 宽度为 15 厘米25 厘米,每块连接处的重叠碾压宽度为 1 米1.5 米,碾压时振 动压路机不能碰撞高程控制桩,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采用蛙式打夯机或人工夯 实。 碾压时先轻后重,速度适中。先用 6 吨8 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