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14550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堰二中2018年春季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 历史上,一个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旌表,称之“义门”。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 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其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足足延续了十五世。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2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看法不同,根据下表史料能够推定的是()观点 作者、出处 共40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唐)房玄龄等晋书地理志 共36郡(包含黔中郡和洞庭郡) (清)钱大昕秦三十六郡考 共46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2、谭其骧秦郡新考 出现“洞庭郡”的记载,此前有人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 2002年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 A秦朝设郡数目不一B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 D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3唐代谏官,多由门下省长官选取有学问、有气节的人充任,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A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B改变了三省的运行机制C有助于决策层沟通和谐 D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4.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

3、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 废分封,置郡县 B. 设立三公九卿制 C.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实行科举制5. 清代光绪时期的荒灾救助集前代之大成,近乎完备周密。但据申报记载,1906年湖南发生水灾,江西安义县等地出现禁止米谷出省救济湖南事件。几年后,湖南邻省发生水灾,湖南巡抚也下令限制省内粮食流入邻省灾区。这反映了()A. 灾荒造成省际矛盾逐渐激化 B. 地方政府赈灾能力的下降C. 吏治腐败破坏荒灾救助机制 D. 封建朝廷的权威面临挑战6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对平民治国能力的盲目崇拜以及平民群众权力的无限膨胀,使国家失去了有效的制衡机制。”实质上是()A否定公民民主政治 B

4、批判过度的直接民主 C肯定国家制衡机制 D肯定专制中央集权制7.十二铜表法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在木料和建筑物己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材料主要表明该法( )A维护私有财产 B条文清晰内容全面 C协调邻里关系 D保留习惯法的内容8某思想家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下列各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是英国( )A议会的出现 B议会通过权利法

5、案 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通过革命处死国王91831年英格兰南部的10个郡只有326万人口,却拥有325个下院席位,而北方的6个郡已经增长到360万人,在下院只占有68席。这种现象反映了()A两党政治正式形成 B议会成为权力中心C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D南北方矛盾的激化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关税”;南北战争后的宪法修正案中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这些规定()A保证了三权分立的运转B加强了美国国会的权力C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D完善了分权制衡的体制11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

6、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12. 近代法国政体更换频繁,17891875年间出现过君主立宪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民主共和制等不同政体。这反映了( )A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 C专制王朝力量强大 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13恩格斯说:“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按照俾斯麦的手段剪裁的。”这实际上说明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A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B具有民主主义色彩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D议会掌握着

7、立法权141902年,户部奏议说:“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办法就是向人民征收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结果导致1910年秋至1911年春“民变”此起彼伏。这些“民变”( )A客观上造成革命形势的成熟 B表明清朝财政危机逐步加深C刺激了清政府着手政治改革 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群众基础15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 )A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B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C定都天京斗志松懈 D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16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

8、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这一规定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有利于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劣 D日本建立起对中国的经济控制17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最初的反应是不惜诉诸武力干涉,然而几天后,驻汉口英、俄、法、德、日领事公派代表与军政府都督黎元洪面晤,表示“承认民军为交战团,各国严守中立”。列强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认为袁世凯有能力控制局势 B清政府迅速土崩瓦解C革命党人对列强的积极争取 D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18一位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回忆说:被捕的学生初由各地警察送到各警察分所,而那

9、些学生就在各分局分所对着看守警察演讲起来,学生“垂泪而道”,警察亦大都“掩面而泣”。这说明五四运动( )A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C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蒋介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余以为吾人革命所争者,不在个人之意气与私见,而为三民主义之实现。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与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这表明( )A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得以消除 B蒋介石坚持了民族立场C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D蒋介石始终坚守三民主义20. 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他们总还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乌托邦

10、为了建造所有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这里的“他们”是指( )A.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B.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C.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D.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21.“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列宁的主张被认为“似乎是十分荒谬”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仇视 B.十月革命是社会矛盾演变的必然产物C.当时两个政权并存,面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的严峻形势D.第一次世界大战会不断激起人民群众的反对22“在目前的形势下,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1、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定民主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时机亦已成熟,但欲实现这一步骤,必须先邀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一个会议。”这次会议( )A. 探讨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B. 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C. 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 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23.下图反映的是台湾第一个返乡探亲团于1988年1月抵达北京时手持的小旗子和穿的夹克。这些材料反映了当时( )A.海峡两岸接受“一国两制”构想 B.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共识C.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D.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24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

12、,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二、材料题(满分52分,其中25题18分,26题17分,27题17分)25、(18分)自秦设县以来,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县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六典对县官职掌明确规定:“京畿及天下诸县令之职,皆掌导扬风化,抚黎氓,养鳏寡,恤孤穷,审查冤屈,躬亲狱讼,务知百姓疾苦。”县官的职能决定了他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自隋、唐之后,各代对于县官的文化要求都作了硬性规定,(如)明代规定:“外官知州、推官、知县,由进士选。”鹿谞慧中国县制沿革述略材料二 明隆庆元年,吏部按皇帝命令,“将天下府州县大小繁简冲疲难易细加重访,逐一品第”,而后按品第的结果重划三等,“量才授任各官,考语奖荐同在优列者,先尽上等府州县升擢行取,次及中等,次及下等。”到了清雍正年间,代之以起的是直接以冲繁疲难作为分等的标准,依照四字考语缺位的不同来对官员进行量才使用。据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