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4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002639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科学基础4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材料科学基础4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材料科学基础4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材料科学基础4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材料科学基础4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科学基础4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基础4教材(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1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 1.2.2 金属的原子堆垛方式和间隙 1.2.3 多晶型性 1.2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 金属的晶体结构 n 决定晶体结构的内在因素是:原子间键的 类型和强弱 n 金属晶体的结合键是金属键 n 金属键具有无饱和性和无方向性的特点 n 金属原子趋于紧密排列、高度对称的简单 晶体结构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 最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 1.面心立方 (face-centered cubic,fcc ) 2.体心立方 (body-centered cubic,bcc) 3.密排六方 (hexagonal close-packed,hcp) n 原子排列方式(原子所

2、处的位置) n 晶胞内原子数 n 点阵常数(晶胞参数间的关系) n 原子半径(与晶胞参数的关系) n 配位数 n 致密度 n 原子间隙(大小和数量) n 堆垛方式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 面心立方(fcc) 面心立方晶胞示意图 (a)刚球模型;(b)质点模型;(c)晶胞中原子数示意图 体心立方(bcc) 体心立方晶胞示意图 (a)刚球模型;(b)质点模型;(c)晶胞中原子数示意图 密排六方(hcp) 密排六方晶胞示意图 (a)刚球模型;(b)质点模型;(c)晶胞中原子数示意图 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晶胞中原子数 原子半径 n 目前尚不能从理论上精确计算出原子半径。 n 实验表明原子半径大小

3、随外界条件,结合键, 配位数等因素变化,并随价电子数的增加先减 小后增加。 n 在研究晶体结构时,假设相同的原子是等径刚 球,最密排方向上原子彼此相切,两球心距离 之半便是原子半径 。 n 点阵常数与原子半径: n 晶胞大小由晶胞边长(a b c)即点阵常 数(晶格常数)衡量 n 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参数 n 由X射线衍射分析决定 n 点阵常数随温度而变化 原子半径 n 晶胞的3个棱边长度(a、b、c)称为点阵常数或晶格常数, 如果把原子看成刚性球,并设其半径为r,根据简单的几何 知识求出a、b、c与r之间的关系: n 面心立方结构: a=b=c,a2+ a2=(2r+2r)2,2a=4 r 体心

4、立方结构: (a=b=c) a2 + a2+ a2 =(2r+2r)2 密排六方结构: a=bc,c/a=1.633 时,a=2r; c/a 1.633 时,(a2/3+c2/4)1/2=2r n 配位数和致密度定量地表示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n 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CN):晶体结构中任一 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n 致密度(K):晶胞中原子所占的体积分数, n 式中,n为晶胞原子数,v原子体积,V晶胞体积。 配位数与致密度 面心立方配位数为12 体心立方配位数为8 密排六方配位数为12(c/a=1.633时,见课本注释(6+6) n 同理可算出理想的密排六

5、 方结构(c/a1.633)配位 数也是12,致密度也是 0.74。 n 以上分析表明,面心立方 与密排六方的配位数与致 密度均高于体心立方,故 称为最紧密排列 0.74126密排六方 0.74124面心立方 0.6882体心立方 致密度配位数原子数原子半径 例题 n 试计算体心立方铁受热而变为面心立方铁时出现的体积变 化。在转变温度下,体心立方铁的点阵参数是2.863埃,而 面心立方铁的点阵参数是3.591埃。 n 这表明铁在加热由体心立方变为面心立方时出现收缩。 分别画出面心立方晶格和体心立方晶格100, 110, 111晶面上阵点排列示意图(结点示意图,原子排列图) 。 例题 n 面心立

6、方和密排六方结构的致密度均为0.74,是纯金属 中最密集的结构 n 面心立方与密排六方虽然晶体结构不同,但配位数与致 密度却相同,为搞清其原因,必须研究晶体中原子的堆 垛方式 n 面心立方与密排六方的最密排面原子排列情况完全相同 ,但堆垛方式不一样 晶体中原子的堆垛方式 晶体中原子的堆垛方式 n 三种晶体结构中均有一组原子密 排面和原子密排方向 n 它们分别是面心立方结构的 (111),体心立方结构的 (110)和密排六方结构的 (0001) n 这些原子密排面在空间一层一层 平行地堆垛起来就分别构成上述 三种晶体结构。 面心立方与密排六方的最密排面111与(0001)原子排列 情况完全相同.

7、 密排六方结构可看成由(0001)面沿001方向逐层堆垛而 成,其刚球模型如图。其堆垛顺序可参考图,图中“”代表 A层原子中心,A层堆完后,有两种凹坑“”与“”,如果 下一层原子占B位置“”,再下一层又占“”,即按 ABAB顺序堆垛即为密排六方结构 面心立方结构堆垛方式的刚球模型与质点模型如图。它 是以(111)面逐层堆垛而成的,堆垛顺序可参考图。 第一层与第二层与密排六方完全相同,第三层不与第一 层重合,而是占“”位置,即按ABCABC顺序堆垛 。显然这种堆垛顺序的差别不影响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故两者都是最紧密排列 ABA ABCA 面心立方晶格密排面的堆垛方式 密排六方晶格密排面的堆垛方

8、式 n 由原子排列的刚球模型可看出球与球之间存在许多间 隙,分析间隙的数量、大小及位置对了解材料的相结 构、扩散、相变等问题都是很重要的。 n 要知道金属的三种典型晶体结构的间隙所处位置,按 计算晶胞原子数的方法可算出晶胞所包含的间隙数目 ,得出晶胞原子数与间隙数之比。 n 通过几何方法可算出各种间隙的间隙半径rB,得出间隙 半径与原子半径之比rB/rA。用以表示间隙的大小 金属晶体结构中的间隙 位于6个原子组成的八面体中间的间隙称为八面体间隙 位于4个原子组成的四面体中间的间隙称为四面体间隙 面心立方结构中的间隙 N1+12(1/4)=4 N=8 体心立方结构中的间隙 n=6(1/2)+12

9、(1/4)=6n=4(1/2)6=12 密排六方结构中的间隙 n=6 n=3+3+2+6(2/3)=12 三种典型晶体结构中的间隙 几点说明: (1) fcc和hcp都是密排结构,而bcc则是比较“开放”的结构 ,因为它的间隙较多。因此,碳、氮、氢、氧、硼等 原子半径较小的元素(即间隙原子)在bcc金属中的扩 散速率往往比在fcc及hcp金属中高得多 (2) fcc和hcp金属中的八面体间隙大于四面体间隙,故这 些金属中的间隙原子往往位于八面体间隙中。 (3) fcc和hcp中的八面体间隙远大于bcc中的八面体或四面 体间隙,因而间隙原子在fcc和hcp中的溶解度往往比 在bcc中大得多。 多

10、晶型性 n 有些固态金属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具有不同的晶体结 构即具有多晶型性,转变的产物称为同素异构体。 n 例如,铁在912以下为体心立方结构,称为。-Fe; 在9121394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称为-Fe,温度超 过1394至熔点间又变成体心立方结构,称为-Fe n 由于不同晶体结构的致密度不同,当金属由一种晶体结 构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时,将伴随有质量体积的跃变即 体积的突变 多晶型性 1.3 合金相结构 n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 金属经过熔炼、烧结或其它方法组合而成并 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n 组成合金的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n 组元可以是金属、非金属、化合物 n 应

11、用最普遍的碳钢和铸铁就是主要由铁和碳 所组成的合金;黄铜则为铜和锌的合金 虽然纯金属在工业上获得了一定的应用,但由于纯 金属的性能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强度等重要性 能指标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它的应用范围也受 到了限制。实际使用的金属材料绝大部分是合金, 合金化后金属的性能得到大大的提高,合金化是提 高金属性能的最主要的途径。 1.3 合金相结构 工业纯Fe、Al、Cu合金化前后b的变化 n 通常把组成合金的最简单、最基本而且能独立 存在的物质称为组元。 n 在大多数情况下,组元就是元素。但在所研究 的合金系内,存在着既不分解也不发生任何化 学反应的稳定化合物,也可看为组元。 n 因为合金中

12、各组元之间会产生复杂的物理、化 学作用,所以在固态合金中存在一些成分不同 ,结构不同,性能也不相同的合金相。 n 所谓合金相(简称相)是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 状态、同一结构,以及成分性质完全相同的均 匀组成部分。 1.3 合金相结构 1.3 合金相结构 n 欲知合金元素加入后是如何起到改变和提高金属性 能的作用,首先必须知道合金元素加入后的存在状 态,即可能形成的合金相及其构成的各种不同组织 形态。 1.3 合金相结构 n 一定成份的合金可以由若干不同的相组成,这些相 的总体称为合金的组织 n 由一种相组成的合金称为单相合金,由几种不同的 相组成的合金称为多相合金 n 尽管合金中的组成相多种多样

13、,但根据合金组成元 素及其原子相互作用的不同,固态下所形成的合金 相基本上可分为固溶体和中间相两大类 n 固溶体是以某一组元为溶剂,在其晶体点阵中溶入其 它组元原子(溶质原子)所形成的均匀混合的固态溶 体,它保持者溶剂的晶体结构类型 n 中间相:组成合金相的异类原子有固定的比例,所形 成固相的晶体结构与所有组元均不同,则称这种合金 相为金属化合物。这种相的成分多数处在A在B中溶 解限度和B在A中的溶解限度之间,因此也叫做中间 相 1.3 合金相结构 固溶体的定义: n 固溶体是一种组元(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组元(溶剂, 一般是金属)中,其特点是溶剂(或称基体)的点阵 类型不变,溶质原子或是代替部

14、分溶剂原子而形成 置换式固溶体,或是进入溶剂组元点阵的间隙中而 形成间隙式固溶体。 n 一般来说,固溶体都有一定的成分范围。溶质在溶 剂中的最大含量(即极限溶解度)便称为固溶度。 固溶体的特点: a.溶质和溶剂原子占据一个共同的布拉菲点阵,且此点 阵类型和溶剂点阵类型相同。 b.有一定的成分范围,也就是说,组元的含量可在一定 范围内改变而不会导致固溶体点阵类型的改变。由 于固溶体的成分范围是可变的,而且有一个溶解度 极限,故通常固溶体不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c.具有比较明显的金属性质,例如,具有一定的导电、 导热性和一定的塑性等等。固溶体中的结合键主要 是金属键。 固溶体的分类: 我们可以从

15、不同角度对固溶体进行不同方法的分类: a.按照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位置的不同,可将固溶体分为 置换式固溶体和间隙式固溶体。 纯铜的晶体结构和Cu-Ni置 换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 b.按照固溶体溶解度大小的不同可分为无限固溶体和有限 固溶体。 置换式固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是无限固溶体,但间隙固 溶体都是有限固溶体。 形成无限置换固溶体时两组元原子连续置换示意图 c.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分布特点可分为无序固溶 体和有序固溶体。 有序固溶体和无序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 n 溶质原子溶入溶剂中形成固溶体时,溶质原子占据溶剂 点阵的阵点,或者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点阵的部分溶剂 原子,这种固溶体称为置换固溶

16、体 n 金属元素彼此之间一般都能形成置换固溶体,但溶解度 视不同元素而异有些能无限溶解,有的只能有限溶解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a)组元的晶体结构类型 (b)原子尺寸因素 (c)电负性因素(化学亲和力) (d)电子浓度因素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n 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相同是组元间形成无限固溶体 的必要条件 n 只有组元B与组元A的结构类型相同,B原子才有可 能连续不断的置换A原子。 n 结构类型不同时,组元间的溶解度只能是有限的 n 形成有限固溶体时,结构类型相同,溶解度也较结 构类型不同时为大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b原于尺寸因素: 大量实验表明,在其他条件相近 的情况下,原子半径差r15时,有利于形成 溶解度较大的固溶体;而当r15时, r越大 ,则溶解度越小 原子尺寸因素的影响主要与溶质原子的溶入所引起 的点阵畸变及其结构状态有关。 r愈大,溶入后 点阵畴变程度愈大,畸变能愈高,结构的稳定性 愈低,溶解度则愈小 形成置换固溶体时的点阵畸变 电负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