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服务水平的模糊评价模式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5297599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56 大小:36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行道服务水平的模糊评价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人行道服务水平的模糊评价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人行道服务水平的模糊评价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人行道服务水平的模糊评价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人行道服务水平的模糊评价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行道服务水平的模糊评价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行道服务水平的模糊评价模式研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人行道服务水平的模糊评价模式研究 姓名:梁科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指导教师:邹志云 2006050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摘 要要 步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城市需要一个与人的需求相适 应的步行环境。目前,国内在人行道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 较丰硕的成果,为建设良好的步行环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是,对于服务水平的 评价,国内在这方面工作的还有所欠缺,这必然会影响到我们建设以人为本的步行 环境所作的努力。因此,很有必要从国内的实

2、际情况出发来研究人行道的服务水平, 为构建良好的步行交通环境给予合理的指导。 人行道服务水平的评价,以往大都是以车流理论为基础作等级评价,疏忽了行 人的主观感受,不一定能真实地反映人行道的服务水平。因此,本文以考虑行人主 观感受为出发点,全面分析影响人行道服务水平的因素,建立符合国内步行交通情 况的评价模式。 本文通过对人行道及其服务水平的分析,选择了 11 种评价指标,并以层次分析 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模糊等级模型和综合指数模型,从而构建了 一套兼顾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模式。 通过实例验证,发现此模式具有简便、实用的特点,其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可 以相互印证。本评价模式可以用来评价人

3、行道服务水平状况,在需要有针对性地进 行人行道服务水平评价、人行道新建或改建措施实施前后的服务水平对比评价以及 建设项目排序等方面有较强的实用性。对于改善城市步行环境、提高现有城市平面 人行道的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也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 人行道 服务水平 模糊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等级模型 综合指数模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Abstract Walking traffic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ity traffic, then modern cities

4、need walking environment according with the demands of person. Nowadays, the research of planning, building and managing work of sidewalks has gotten more plentiful accomplishment in domestic, that has established strong foundation for constructing good walking environment. However, it is still shor

5、t of the work for appraisement for level of service of it in domestic, that will inevitably weaken the effort of making good walking environment.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udy the LOS of sidewalks from domestic actual condition to reasonably guide found good walking traffic environment. T

6、he evaluation Levels-of-Service for sidewalks was mostly grade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vehicle flow theory, without considering feelings of pedestrians which cannot reflect the real LOS. Therefore the thesis analyzes all the elements that influence LOS from the point of subjective feelings of pedest

7、rians, and sets up LOS evaluation mode adaptable to domestic traffic condition. The thesis selects 11 kinds of evaluation indexes and sets up Fuzzy Grade Model and Comprehensive Index Model on the base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Evaluation Theory, which forms a set of mode of quantity a

8、nd quality. The mode is found to be simple, applicable and feasible by testing. The evaluation mode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LOS as well as construction and contrasts between reconstruction measures are taken before and after. It also effects in arrang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Moreover, the mode can

9、 be used as a reference to improve urban walking environment, urban grade pedestrian capacity and level of service. Key words: Sidewalk Level of Service Fuzzy evalua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uzzy Grade Model Comprehensive Index Model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

10、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 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论文。 本论文属于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11、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1 绪绪 论论 1.1 研究背景 步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诸多城市的交通调查资料均无 一例外地表明,步行交通所占比例位居各种出行方式之首1。在我国 25 个 100 万人 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步行在通勤方式中平均仍占 37.2,在小城市步行方式占有 更大的比重2。由此可见,步行仍为现今人们从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而进行的交通活 动中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现代城市需要一个与人的需求相适应的轻松、自然,

12、有 助于身体健康的步行环境。 然而,自从车马交通时代开始,步行者就开始受到威胁,机动车的到来更是加 重了这种威胁程度,步行者活动空间被严重蚕食3。原本是道路运作主体的行人却被 各种车辆挤压在道路空间的两侧,步行者拥挤在车辆交通与沿街建筑的夹缝之中, 毫无环境认同感、亲切感、舒适感可言,不但损害了步行者的权益,同时也影响了 其他类型交通的发挥,人行不好、车行不畅4。 面对这种困境,各国政府工作人员、建筑师和交通工程师们对于步行交通出行, 在行人流研究、交叉口控制、步行系统规划、交通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采 取了一系列改善城市步行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在国内,对于行人交通的

13、研究也有较丰硕的成果出现。在城市步行空间的规划 方面,有对城市中心区步行通道系统的探讨2,有对城市步行系统的整体规划 5, 也有以人为本的对商业步行街的研究 6。在行人交通行为的研究方面,有学者建立 了行人微观行为模型7和行人流到达分布模型8。在行人交通控制方面,着重于信号 交叉口的行人信号控制研究9 10。在行人过街方面,针对过街设施布局11和二次过 街 12有较细致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步行交通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 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建设良好的步行环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为了能建设一个符合行人需求的步行环境,不但 应做好步行系统的规划,而且如何

14、评价步行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服务水平以便合理 地对其评价和有针对性地加以改造也很重要。 人行道作为步行系统的骨架,近些年来国外逐步重视对其服务水平的研究,取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国内对于人行道服务水平的研究,还较少有人关 心(更广泛地对于整个步行系统而言都是这样) 。在这方面工作的欠缺,必然会影响 到我们建设以人为本的步行环境所作的努力。 因此,很有必要从国内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研究人行道的服务水平,为步行交通 的规划、设计、管理等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构建良好的步行交通环境在技术上给予 正确合

15、理的指导。本文所进行的人行道服务水平的评价研究即是基于这样的目的而 提出的。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目前各国对人行道服务水平的评价方法大都以车流理论为基础,利用易量测的 “客观”的评价指标(如流量、密度、行人占有面积等) ,根据对行人流交通特性的 大量观测和分析判断,制定相应的人行道服务水平分级标准,作为衡量人行设施服 务水平满意度的依据。相反,台湾学者黎韦利尝试以行人“主观”上的感受为出发 点,应用模糊理论构建出一套兼具主观性与客观性的人行道服务水平评估模式。 下面简要回顾以往他人关于人行道服务水平分级研究的文献,以作为本文研究 的参考。从文献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研究,所

16、定出的服务水 平的级距和级数,因为地域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原因之一。 1.2.1 Fruin 的研究的研究 Fruin(1971)是最早研究人行道服务水平的学者,制定的人行道服务水平分为 六级13,各代表不同的空间及流动特性,详见表 1.1。关于 Fruin 的研究有几点须注 意: (1)只对通勤者做研究。 (2)利用实地实验控制通道的宽度来产生高密度的情况,因此其研究较接近于理 想状况。 (3)其服务水平是假设在均质的条件下所得到的,较属于理想值。 1.2.2 Zupan 和和 Pushkarer 的研究的研究 Zupan 和 Pushkarer(1975)的研究除了研究均质的情况下,也考虑了行人群集 的状态,他们将人行道的服务水平分为七级14,详见表 1.2。对于均质的行人流与有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群集人群的行人流,其服务水平的差异发生在不受限制的及受限制的行人流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