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与磁教育教学案例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29661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与磁教育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与磁教育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与磁教育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与磁教育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与磁教育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与磁教育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与磁教育教学案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与磁教学案例 作者: 日期:9 【教学课题】电生磁 执教人:郭秀珍(潍坊三中)【教学背景】本节课为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一节课,电流的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确信电流及其周围的磁场是同时存在的而密不可分的。为了要说明这个问题,在做奥斯特实验的时候,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把小磁针放在直导线附近,通过观察导线通电时和断电时小磁针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的关系。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本节的重点之一,因此,我们应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总结,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究

2、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电流的方向的方法,再在师生相互交流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得出安培定则,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做电磁铁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归纳出电磁铁的特点和磁性强弱的决定因素。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易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此时再让学生举出实际运用的例子,既考查学生的创造力,又能激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涉取课外知识的兴趣;既能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2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

3、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关系;(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通过奥斯特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由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进一步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2难点(1)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准备】导线、学生电源(电池组)、开关、螺线管、电磁铁、小磁针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归纳、观察提问、讨论分析、应用举例、练习巩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到目标提问引入1条形磁铁

4、会使放入其中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边讲边演示),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并进行思考:小磁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2提问导入新课。提问:除了条形磁体以外,还有什么物体可以令小磁针发生偏转?让学生进行猜想,并得出猜想理由。(风、电、人手等等)引导学生研究:“电”能不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教师进行适当补充,使其更为完整。1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陶冶情操。2学生思考提问。举手说出猜想所知道的答案,并进行初步了解设计。1使学生了解磁场的作用,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获取探究学习的重要渠道。3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

5、教学观念。电流的磁效应讲述奥斯特实验的名称的由来,并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1奥斯特实验(丹麦)观看图82-2 a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对比甲、乙两图)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改变电流方向磁场强弱电流大小有关改变电流大小b电流磁场的方向与导线上电流的方向有关(对比甲、丙两图)c电流磁场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改变电流的大小)2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3奥斯特实验的意义1了解奥斯特实验,并通过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根据实验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探究。3根据探究实验,归纳出结论和实际应用。1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

6、初步设计需要加强指导。培养分析归纳能力。2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用学生探究的方式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下面的探究过程进行方法训练。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手电筒通电后有没有产生磁场?那它能不能吸引铁钉(不能),那是为什么呢?用手演示导线的绕制方法,让学生熟悉两类绕制方法。通过实验展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2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十分相似;(实验展示)3磁极的分布与螺线管内的电流方向有关。(探究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猜想:N、S极分布与电流的方向有关;N、S极分布与电源的“+、”有关N、S极分布可能与绕制的方向有关根据

7、猜想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对上面结果进行归纳:电流方向向上时,左边为N极右边为S极;当电流方向向下时,左边为S极右边为N极。现在同学们观看P55图82-6,看看蚂蚁和猴子的说法后,结合你自身的优势,也许我们大家会有一些启示。看看你有什么启示呢?1学生回答所产生的磁场太弱了,怎么办呢?引入通电螺线管2学生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3学生动手、动脑:通过实验现象归纳出结论。4对实验结论进行深入的思考,找出有意方法。从启示中发现规律的能力。1使学生认识到复杂的事物由简单事物构成的道理。2会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有目的的进行实验。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实验结论的技能,同时进行归纳的能力。4增强克服困

8、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判定1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与四指垂直,使四指弯曲沿着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引着学生就那四幅图进行练习,学会右手螺旋定则,并进行训练。2安培定则的应用(1)由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S极。(2)已知通电螺线管的N、S极,判定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3)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S极以及电源的正负极,画出螺线管的绕线方向。1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2学生学会使用右手螺旋定则。3学生对安培定则学会灵活应用。4就此实际问题进行解答。1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学习模仿能力的培

9、养。3鼓励学生从逆向思维去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电磁铁演示实验: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它的磁性更强了,就能吸起更多曲别针。这表明铁心能使螺线管的磁场增强。1电磁铁:带有铁心(软铁心)的通电螺线管。2电磁铁的磁性特点(1)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a有无铁心b线圈的匝数c电流的强弱(2)通过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性特点实验探究一: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强弱的关系实验探究二: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学生进行实验,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进行归纳、板书。结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归纳得出:电磁铁的磁性特点。学了电磁铁的

10、相关知识后,你觉得电磁铁有什么用?特别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同时可阅读课本,总结归纳一下。3电磁铁的应用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电磁铁更为广泛的应用。现在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磁生电”在我们生活中应用的一个实例磁悬浮列车。1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物理学问题。2学生小组讨论后提出问题。学生之间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懂的问题协商解决,不同的看法进行辩论。并就此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3学生确定探究的方向。就探究的方向设计出研究的方案和过程。4学生小组讨论后画出电路图。5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出电磁铁的特点。6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并分享其他同学的成果,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7学生对成果进行分析论证。得出

11、它们的特点。8就此结论进行评估与交流。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同时指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胆量。3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研究的计划和实验方案。完成电生磁初步探究过程。4鼓励学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并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5培养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6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小结和思考1请学生谈谈本

12、节课的收获。2如何运用电流的磁效应解决实际的问题。3熟悉实验探究中控制变量法的渗入,同时考虑居多因素时的一般研究方案。3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补充一些与磁生电的有关的知识。1学生自己总结2了解一些物理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归纳法、逆向思维法等)3完成思考题。及时复习巩固,让知识系统化。【教学设想】为体现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指导思想,我将凸透镜成像规律设计成学生通过实验以及数据分析得出规律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组织教学,基本流程为复习提问(有关生活中的透镜)引导提问讨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分析论证实验评估交流合作实际应用课堂小结。【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2过程和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测与假设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科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教学重点】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难点】根据猜测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数据的分析、实像和虚像【器材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照相机、投影仪【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