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 高考真题练析 记叙文 学校生活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488173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 高考真题练析 记叙文 学校生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 高考真题练析 记叙文 学校生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 高考真题练析 记叙文 学校生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 高考真题练析 记叙文 学校生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 高考真题练析 记叙文 学校生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 高考真题练析 记叙文 学校生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 高考真题练析 记叙文 学校生活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校生活 (十一) 作者讲述了自己给残疾儿童上课的一个小故事:面 对故意在她办公室里捣蛋的学生,作者任由其发泄 ,然后孩子敞开心扉与作者交流,最后他意识到了 自己行为的错误。 1. C 细节理解题。题目的意思是:“男孩给老师制 造麻烦的原因在于”。从第六段He told me that the teacher didnt let him do what he knew well due to safety but asked him to do what he disliked.这句 话得知。老师因为安全原因不让小男孩做他很在行 的东西,而让他做他不喜欢的东西。所以这太应该 选C:“小男孩被

2、迫做跟他意愿相反的事情。” 2. A 细节理解题。“刚开始的时候作者为什 么对小男孩不好的行为什么都不做,置之不 理呢?”从第四段“But I could see that he was doing all these to annoy me. He needed connection, and this was the only way he knew how to ask for it.”可以看出。小男孩只是想惹我 生气。而我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所以开始我 对小男孩行为置之不理的原因就是不想让事情 变得更糟糕。D选项 “She hadnt thought of a coping strat

3、egy”,“她没有想出对策”。是错的 ,因为文中没有提到这一点。 3. D 细节理解题。题目问作者通过做什么使得 小男孩跟他对话。文中第六段第二句I believe that if I had criticized him, the gate that was slowly opening would have shut firmly closed.给 出了答案“我相信如果我批评他,那扇慢慢开启 的门将会坚实的关闭”。而这句话跟D选项 avoiding making critical remarks(避免做批判性 的评论)是一样的意思。 4. B 细节理解题。题目问小男孩在最后为什么热泪 盈眶

4、。用tears 和in the end 搜索,在文章最后一段 最后一句Then he looked at me with tears in his eyes before quietly asking if he could go to find his teacher to apologize.得知“小男孩严重充满泪水, 他安静的问我他是否能找他的老师道歉”,说明他 已经“对他的行为感到后悔”。A选项He was sorry about his reputation. “他对自己的名声(reputation) 感到伤心”,如果不理解reputation这个词的意思是 会误选的。 5. D 主

5、旨大意题。文章的中心段在第一段。后面 几段都是给出一个例子去印证作者在第一段所提出 的观点,所以这篇文章的题目D概括的最全面。选 项A所给范围太广,没有D那么精确到位。 (十二) 本文记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在数学课上,根据老 师按一定顺序点名回答问题的规律,耍小聪明投 机取巧每次只完成自己将要回答的数学题目,结 果有一次遭遇突发情况使得事情穿帮。 1. D 词义猜测题。理解这个下划线句子的意思 ,要结合整篇文章的内容,文章后面讲到“This particular time, I had completed my usual two or three problems according to m

6、y calculations.”可 知作者耍小聪明投机取巧每次只完成自己将要回 答的数学题目,于是可猜测出下划线句子暗示的 意思是“做必要的就够了”。 2. C 细节理解题。本题根据题干很难定位出在文章 何处可以寻找到答案线索,所以建议使用排除法。 根据A选项“recite their homework together”定位到 第三段中的“which would be recited in class the following day”可知选项中“together”为画蛇添足, A选项错误;根据B选项“grade their homework themselves学生自己给自己的作业打分”

7、定位到第三 段中的“our grades were based on our oral answer to homework questions我们的分数取决于对家庭作 业的口头回答”可知选项曲解了文章的意思,B选项 错误;D选项“check the answers to their homework questions”文章中根本没有提到;由此可得出,应 选C,另外第三段中根据“our grades were based on our oral answer to homework questions”可知C正确 。 3. A 细节理解题。根据题干可知应该在第五段“it was easy t

8、o figure out which questions I might have to answer”附近寻找答案,联系上文第四段中“from student after student in the order the questions had appeared(按照问题出现的顺序,一个学生接着一个 学生点名回答)”可知应选A “asked questions in a regular way老师点名学生回答问题是有一定规律的” 。 4. B 细节理解题。根据题干可知应该在第六段 “What I failed”的附近寻找答案,接下来马上出现 “several students were

9、absent几个学生缺席了”可知 应选B。文章中“absent”跟选项中“didnt come to school”为同义转换。 5. D 主旨大意题。根据本文的文体为记叙文可 知,讲述一个故事一般是为了得出某个经验或 教训、表达某些思想或情感等,所以定位到文 章最后一段作者的感悟“If I could choose one school day that taught me the most, it would be that one.那一天的学校生活教会了他很多”可知 答案为D。 (十三) 作者在接受查找有关乔治 华盛顿的信息的任务 后, 发现有两个乔治华盛顿, 一个是发现花生有 几百种用

10、法, 一个是领导美国革命, 然后按爷爷 的建议, 用抛硬币决定介绍哪一位, 结果闹出笑 话。当要求重做时, 遭到老师拒绝, 作者认为不 公平, 作者从此潜心学习, 十个月后, 情况完全不 同了, 作者的校长告诉作者可以跳过六年级。公 平是甜美的! 1. B 推理判断题。根据第一段中的bearing big smiles on their faces and tears in their eyes可知 。 2. A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段的描述, 尤其是其 中的I had never heard of that name before可知 选A。 3. D 词义猜测题。根据第三段中的I was

11、totally lost可知作者一脸茫然, 自然是焦急地想知道自 己错在哪里。 4. C 细节理解题。根据最后一段第四句I felt that the punishment was not justified可知。 5. B 细节理解题。根据最后一段中的 Consequently, I threw myself heartily into my work for the rest of the school year可知选B。 (十四) 本文记叙了在一次同学聚会中, 老教师们讲述了 过去的故事。一位年老的英语教师谈到了对学 生发自内心的爱, 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学生。 1. C 细节理解题。由第一

12、段中的Several former teachers were on hand to tell stories about the old days可知选C。 2. B 推理判断题。由第二段的前两句可以判断 出:很多学生不喜欢这位老师, 因此选B。 3. A 推理判断题。根据第四段第二句这位老师 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她虽与毕业了的学生很少联 系, 但一直关注他们的成长。 4. C 推理判断题。根据倒数第三段中的It was my belief that if I pushed you as hard as I could 可推出。 5. D 推理判断题。由全文可看出Ms. Yates是一 位对学生

13、要求严格但却特别关爱学生的好老师, 故正确答案是D。 (十五) 本篇短文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 讲述读书使 人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和使人视野开阔。 1. D 细节理解题。根据首段第一、二句可知作 者是在一个以书为伴的环境中长大的, 读书像呼 吸那样已经成为自己生活中必需的东西。 2. C 词义猜测题。根据前面的but being unable to find the right ways to say it. He has to find his own可以推断出voice意思是“写作方 式”。 3. B 细节理解题。由文章的最后一句可得出, 读书让作者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4. A 推理判断题。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写作目 的的判断。本文主要讲述读书给“我”带来的益 处。 5. A 主旨大意题。文章作者主要以自己的亲身 体验讲述读书的重要性。因此Why do I read? 是最佳标题。 【难句理解】 结构分析: 这是一个含which引导的宾语从句 的复合句,在宾语从句中又含有一个that引导 的结果状语从句。 汉语大意:他必须通过广泛阅读来发现自己的 声音,以及他同意或不同意作者的哪些观点, 或者他非常赞同以至于作者的那些观点改造了 他的内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