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拟明年聚3万高级人才可直接落户北京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488074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关村拟明年聚3万高级人才可直接落户北京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关村拟明年聚3万高级人才可直接落户北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关村拟明年聚3万高级人才可直接落户北京(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 N BI EF 资讯 8 0 后外国留学生看中国 山本一平 。 日 本留学生。 中日 最大的差异是在 民族 性格上, 在对某件事不满的时候, 多数中国人会表达出 来, 积极为自己争取, 而日 本人通常选择沉默。 金子遥。 日 本留学生。 她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看 着身边的路人, 竟很诧异:“ 怎么没有穿绿军装的人?! ”而 一 年后的北京之行, 更是颠覆了子遥的认识: 天安门前根 本没有自行车! ” 金子遥最喜欢的中国名人是孔子, 最喜欢 的一句是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J a c o b, 加拿大留学生。“ 我要去 中国的小城市看 看。 我对中国的历史不 感

2、兴趣, 但是对未来2 5 年 中国将 要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家非常感兴趣。 大城市已经几乎没 有发展空间了, 中小城市的发展潜力将决定未来中国的 走向, 这是我最大的好奇所在。 ” 白恩瑞, 瑞典留学生 , 上海Ar i z o n a 服装设计工作 室主创。 对中国传统艺术很感兴趣, 喜欢传统的中式服 装和改造 老式衣服。 有时与瑞典相比, 人们之间的交流 会更加开放 , 而且更敢于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雅娜, 拉脱维亚留学生。 中国人的隐私意识不如西 方人强烈, 坐公车、 坐地铁, 甚至在食堂吃饭, 中国人会 直接在陌生人身边坐下, 挨得很近。 芭小花 , 西班牙留学生。 中国人很 多, 做什

3、么都 得 排队。“ 不过我喜欢中国, 这里安全。 即使是晚上l 2 点出 去, 我也不会害怕, 因为路上有电子摄像头。 ” 陈罄怡, 德国留学生。 每天早上7 点多, 就能听到街 上公交车、 小轿车的喇叭声, 她感叹中国实在太热闹太 吵 桑伯伦 , 西班牙留学生。 西班牙本国人对当地的中 国人印象不错, 认为他们友好, 顾家, 在做生意方面 “ 很 厉害”、“ 很认真”,“ 竭尽全力去赚钱”, 最重要的是他 们 “ 尊重西班牙 。桑伯伦热爱中文, 他觉得中国方块 字饱含的历史人文韵味是大部分文字所没有的。 (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 0 1 1 0 7 -0 7 ) 四位华人学者 当选英国皇家

4、工程院院士 英国皇家工程院官方网站最新公布其2 0 1 1 年院士增选 结果, 本年度共增选5 9 名院士, 其中荣誉院士3 名, 外籍院士6 名。 共有4 位华人学者当选, 分别是李静海、 张杰、 余海岁和米 耀荣。 其中李静海和张杰为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李静海, 中科院院士、 化学工程专家、 中国科学院副院 长。 是亚 1科学院协会主席, 兼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 还 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瑞士工程院院士等。 他主要从事 颗粒流体两相系统量化设计和放大的研究, 提出基于颗粒尺 度、 颗粒聚团尺度和设备尺度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和两相非均 匀结构应满足的稳定性条件。 张杰, 中科院院士、

5、 光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学家、 上海 交通大学校长。 主要从事X射线激光和强场物理研究。 他还 是德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曾任中科院物理 研究所副所长、 光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和中科院基础科学局 蜀长。 余海岁教授现为英国诺丁汉大学工程学院院长。 米耀荣 现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 来源: 科学网 2 0 1 1 0 7 1 4 ) 6 国 际 人 才 交 流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A L E N T 2 o 1 1 I o 8 中关村拟明年聚3 万高级人才 可直接落户北京 7 月1 2 日, 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工作大会在北京举 行。 记者了解到,

6、 中关村示范区 j 2 0 1 S 年将全面建成聚 集5 万名高层次人才的国家级人才特区。为支持人才特 区建设, 中关村将实行1 3 项特殊政策, 其中包括具有中 国国籍的高层次人 可不受户籍所在地的限制, 直接 落户北京。 所谓高层次人才包括人选 “ 干人计划”、“ 海聚工 程” 等的人才, 以及站在国际科技与产业发展前沿的海 归人才等。 目前, 中关村是国内海归人才创办企业最多 的地区。 北京地区入选中央 “ ” 的海外高层次 人才达 S 1 1 人, 其中8 0 在中关村地区。 据了解, 人才特区建设将采取 “ 两步走” 方针, 2 0 1 2 年将初步形成人才特区政策体系, 聚集包括海外 留学人员在内的3 万名左 右的高层次人才, 2 0 1 5 年则 将全面建成国家级人才特区, 聚集包括海外留学人员 在内的5 万名左右的高层次人才。 ( 来源 :( ( 京华时报 2 0 1 i - 7 - 1 3张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