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2017届高考化学 小题练(十一)苏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825271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赣榆县2017届高考化学 小题练(十一)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赣榆县2017届高考化学 小题练(十一)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赣榆县2017届高考化学 小题练(十一)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赣榆县2017届高考化学 小题练(十一)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赣榆县2017届高考化学 小题练(十一)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赣榆县2017届高考化学 小题练(十一)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赣榆县2017届高考化学 小题练(十一)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题练(十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蘸有浓氨水的棉棒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B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D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H3CCH2Cl 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C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D中子数为10的

2、氧原子: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 AS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作净水剂D常温下铁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4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Z、M、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YZMWA原子半径:WYZMXB热稳定性:XMX2Z,沸点:X2ZYX3C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DYM3、WM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

3、的是( )A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3= Cu22NO2H2O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 = 2Fe2+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制Al(OH)3: CO2 + AlO2- + 2H2O =Al(OH)3+ HCO3- D用氨水吸收足量的SO2气体:2OHSO2SO32 + H2O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收集SO2B用装置乙制备AlCl3晶体C用装置丙进行中和滴定时,滴定前锥形瓶先用待装液润洗D装置丁中使用分液漏斗和容量瓶时,先要检查仪器是否漏液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的途径有关B室温下,稀释0.1molL

4、-1CH3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C常温常压下,22.4L 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D等质量的铜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为Cu(NO3)2,途径a、b消耗的硝酸一样多8用H2O2溶液处理含NaCN的废水,反应原理为NaCN+H2O2+H2O=NaHCO3+NH3,已知:HCN的酸性比H2CO3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B该反应中H2O2作还原剂C实验室配制NaCN溶液时,需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D每生产0.1mol NaHCO3转移电子数约为0.16.021023个9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10在一块表面无锈

5、的铁片上滴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铁片上有铁锈出现。铁片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2H2O+O2 = 2Fe(OH)2,Fe(OH)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Fe(OH)3,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其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B此过程中电子从C移向FeC铁片腐蚀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O2+4e- = 4OH-D铁片里的铁和碳与食盐水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发生了电化学腐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

6、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甲、乙、丙三种物质是某抗生素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丙都能发生银镜反应B用FeCl3溶液鉴别甲、丙两种有机化合物C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甲、乙、丙三种有机化合物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12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K+、Na+、Cu2+、SO42-BKw/c(OH)=10-12 molL-1的溶液:Na、K、SiO32-、Cl-C0.1 molL-1FeSO4溶液中:K+、NH4+、MnO4-、ClO-D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Ba2、NO3-

7、、Cl-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 论A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 溶液的pH前者pH比后者的大非金属性:SCB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加入AgNO3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溴乙烷没有水解C向等浓度的KCl、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D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显紫红色氧化性:Fe3+I214常温下,用浓度为0.1000molL-1的NaOH溶液分别逐滴加入到20.00mL 0.1000molL-1的HX、HY溶液中,pH随NaOH溶液体积

8、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 ( )AV(NaOH)=10.00 mL时,c(X-)c(Na+)c(H+)c(OH-)BV(NaOH)=20.00 mL时,两份溶液中,c(X-)c(Y-)CV(NaOH)=20.00 mL时,c(Na+) c(X-) c(OH-)c(H+)DpH=7时,两份溶液中,c(X-)=c(Y-)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各容器中起始物质的量与反应温度如下表所示,反应过程中甲、丙容器中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NO (

9、g)CO (g)甲T10.200.20乙T10.300.30丙T20.200.20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达到平衡时,乙中CO2的体积分数比甲中的小CT1时,若起始时向甲中充入0.40 mol NO、0.40mol CO、0.40mol N2和0.40mol CO2,则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正)v(逆) DT2时,若起始时向丙中充入0.06mol N2和0.12 mol CO2,则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大于40% 20.(14分)数十年来,化学工作者对碳的氧化物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利用CO2和CH4重整可制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2),已知重整过程中部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10、式为:I 、CH4(g)=C(s)+2H2(g) H= + 75.0 kJmol-1II、 CO2(g)+H2(g)=CO(g)+H2O(g) H = + 41.0 kJmol-1III、CO(g)+H2(g)=C(s)+H2O(g) H = 131.0 kJmol-1(1)反应CO2(g)+CH4(g)=2CO(g)+2H2(g)的H = kJmol-1。(2)固定n(CO2)=n(CH4),改变反应温度,CO2和CH4的平衡转化率见图甲。 同温度下CO2的平衡转化率 (填“大于”或“小于”)CH4的平衡转化率,其原因是 。高温下进行该反应时常会因反应I生成“积碳”(碳单质),造成催化剂中毒

11、,高温下反应I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3)一定条件下Pd-Mg/SiO2催化剂可使CO2“甲烷化”从而变废为宝,其反应机理如图乙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O常用于工业冶炼金属,右图是在不同温度下CO还原四种金属氧化物达平衡后气体中lgc(CO)/c(CO2)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50070090011006226Cr2O3SnO2PbO2Cu2OA工业上可以通过增高反应装置来延长矿石和 CO接触的时间,减少尾气中CO的含量BCO不适宜用于工业冶炼金属铬(Cr)C工业冶炼金属铜(Cu)时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提高CO的利用率DCO还原PbO2的反应H0 (5)在

12、载人航天器中应用电化学原理,以Pt为阳极,Pb(CO2的载体)为阴极,KHCO3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还原消除航天器内CO2同时产生O2和新的能源CO,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O2,则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小题练(十一)参考答案12345678910DBDCCDBCCD1112131415BCBDDACD20(1)247 (2分) (2)大于(2分) CO2发生了其他副反应。(2分) S0 (2分)(3)CO2+4H2 CH4+2H2O(2分) (4)BC(2分) (5)4OH-4e= O2+ 2H2O (2分)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