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2813721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人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5年人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5年人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5年人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5年人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人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人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导航, 、识记实践的含义、特点、基本形式。 、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嫦娥三号成功发射,人类的探月之旅 1608年,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借助望远镜,发现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标志着人类太空时代的到来。 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第一次成功实现载人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土地,成为人类登月第一人,他当时所说的“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成为后来在无数场合被引用的名言 2007年10月,中国发射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201

2、0年10月,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发射成功。,探究一,1. 材料中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的主体是谁? 2. 发射月球探测卫星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 3. 发射月球探测卫星是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由此得出实践的含义是什么?,、实践的含义,一、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注意3点:,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实践的性质:是直接现实性活动,非纯主观思维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 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 3、老师讲课 4、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6 科学家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判

3、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实践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最基本的),教育实践,:实践的特点,“嫦娥三号” 是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发射“嫦娥三号”与蜜蜂筑巢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1、“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是全体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说明事件具有什么特点? 2、中国的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还没有完成第三步,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1、科学家研制发射“嫦娥三号” 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 2、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主体、

4、对象、手段),(实践活动受客观事物和 客观规律的制约),(实践是有目的、 有意识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从何而来?,到何而去?,由何发展?,由何检验?,镜头一:探月之旅之收获,镜头二:探月之旅之动力,镜头三:嫦娥奔月之真假,镜头四:探月计划之用途,通美国和前苏联通过对月球发射探测器并着陆采样,已获得有关月球地貌、重力、磁、构造和物质组成等多方面资料。过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两次任务,我国探月工程取得了

5、丰硕的科学成果。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面工作期间,肩负科学探测使命的各台有效载荷性能稳定,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的科学探测活动,获得大量探测数据。,镜头一:探月之旅之收获,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怎么来的?,认识从哪里来?,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启示:,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镜头二:探月之旅之动力,月球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独特资源, 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一、地球资源的有限为人们开发月球资源提出了新要求。二、从最初用裸眼到后来用望远镜观测月球,再到探月行动进

6、入空间探测阶段,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月球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思考:人们对月球认识的变化表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传说,嫦娥偷吃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逃奔到了月亮。月亮上广寒宫里琼楼玉宇,但嫦娥孤独凄凉。嫦娥让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药飞回人间与后羿团聚。 根据 “阿波罗11号”通讯档案,1969年7月20日,在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的罗纳德埃文斯对太空中准备登月的宇航员说,“有人要你们(在月球)注意一个带着大兔子的可爱姑娘。在一个古老的传说中,一个叫嫦娥的中国美女已

7、经在那里住了4000年 各国在对月球的探测中有没有发现嫦娥,玉兔,广寒宫?这则事例给了我们认识论的什么哲学启示?,镜头三:嫦娥奔月之真假,(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本身无法成为判断标准,客观事物自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实践,【提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即通过实践,人们把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两者对照,就能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镜头四:探月计划之用途,中国的探月计划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 第一期绕月工程将在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

8、测。 第二期工程时间定为2007年至2010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 第三期工程时间定在2011至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在此计划指导下,中国的探月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上述材料说明什么哲学道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表示为: 实践认识实践,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 理性的唯一标准 (4)是认识的目的,(1)正确的认识、 科学的理论对实践 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2)错误的认识、 不科学的理论则会 把实践

9、引向歧途。,知识拓展: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认识,基础,反作用(双重作用),方法论要求: 1、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 2、重视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作用。,原理:,知识拓展: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方法论要求: 1、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 2、重视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作用。,原理:、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实践的决定作用)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认

10、识的反作用),注意:实践的决定作用和认识的反作用是两种不同的作用,二者 不能等量齐观。实践的决定作用,是前提和基础,坚持实践第一, 实践决定认识就坚持了唯物主义,坚持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就坚 持了辩证法。,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梳理,学以致用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吃一堑,长一智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 书到用时方恨少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判断:以下观点,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什么关系?,目的,来源,动力,动力,来源,检验标准,检验标准,检验标准,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山东省委通过实践调研获得了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山东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认识的深化;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