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检测概述 1、角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弧度(rad) → 分析、计算 非国际单位:度(°)、分(´)、秒(“) → 实际应用(加工、测试) 换算:1°= 60´, 1´= 60“, 1rad = 180/π°≈ 57.296° 角度自然基准:360°圆周(绝对准确,没有误差) 一、角度的单位和自然基准 2、角度的自然基准: 整圆周上所有角分度的误差之和等于零圆周封闭原则: 在圆分度测量中,利用圆周封闭原则,可以提高测 量精度 二、角度的实物基准 1、角度块规: 形状:三角形(1个角度) 长方形(4个角度) 材料:与量块相同(稳定、耐磨) 基准:工作面的夹角 应用:测量零件角度,相对测量基准 精度:0级:±3“,1级:±10“,2级:±30“, • 角度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被测角度大小 ,由两块或三块角度块组合使用 多值角度块 单值角度块 n角度块与长度量块一样,也有各种不同工作角的角度 块组合成套成套的角度块常见有94块组、36块组和 7块组三套 圆周分度器件: 圆周分度:将圆周等分,从而得到所需的角度称为圆分度 圆分度器件: 实现圆分度的器件如度盘、圆光栅盘、圆磁栅盘、圆感 应同步器、多面棱体和多齿分度台等均可作为圆分度标准 器(即角度的实物工作基准)。
还有些机械零件,如高精 度蜗轮、高精度齿轮及花键等也可视为圆分度器件 使用最普遍的是度盘和多面棱体 1、高精度度盘 • 在圆盘的某一圆周上刻有一系列的等分刻线 以实现圆周等分的器件称为度盘 • 度盘的角间隔一般为1o, 30´, 20´, 10´, 5´和4´ 几种 • 用于角度及圆分度误差的静态测量 2、多面棱体 精度:±0.5“~±1“ 形状:正棱柱体 面数:4、6、8、12、24、36、72 基准:各工作面法线的夹角 应用:测量圆分度误差(自准直仪) 3、多齿分度盘 组成:上齿盘、下齿盘, 直径、齿数、齿形相同 齿数:360、720、1440 精度:±0.1“ (弹性变形实现误差平均效应) 原理:下齿盘固定不动, 上齿盘抬起脱离啮合后, 即可绕其主轴旋转, 再次啮合,即可根据转过的 齿数多少进行精确分度. 4、圆光栅 组成:一对光栅盘: 定光栅、动光栅, 精度:±0.2“ (误差平均效应) 原理:直径、栅距相同,偏心叠合在一起,产生莫尔 条纹;当光栅盘相对转动时,莫尔条纹同步移动 分辨力:±10“、±20“ 分类:径向光栅、切向光栅、环形光栅 环形圆光栅 播放中……单击准备演示 环形莫尔条纹 6、圆感应同步器 组成:转子(a):激励绕组,连续绕组 定子(b):感应绕组 正弦绕组、余弦绕组 精度:低于圆光栅 原理:转盘相对定盘转动,在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势; 经过电路处理,可获得转角信号。
基准:360°,圆周封闭准则 应用:抗干扰能力强,适于加工现场使用 N 为极数,即转子连续绕组导 体数;θ为转子转角 三、角度测量的类型 圆周分度器件: 按测量对象可分为3种类型: 单一角度:例如,v形导轨的夹角、燕尾槽角度等; 圆锥零件的锥形角:例如,刀具的锥柄、机床主轴的锥孔等; 例如,分度盘、多齿盘、多面棱体以及 各种齿轮、花键等 角度的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 角度的绝对测量与相对测量 主 要 内 容 • §1 角度和圆锥角的测量 • §2 圆周分度误差的测量 • §3 能自动计数的角度测量技术 一、比较法 二、平台法 三、坐标法 四、用带圆周分度 装置的仪器测量 五、光波干涉法 §1 角度和圆锥角的测量 一、比较法 观察光隙 大小 用角度样板检查角度 用于车间, 属于间接测量 用角度极限样板检查角度 小端接触 大端接触 工件 工件 二、平台法 先测量长度尺寸再计算角度 属于间接测量 用于车间 在平台/平板上放置计量器具和工具实现测量 1.两内表面的夹角和内锥角的测量 2. 两外表面的夹角和外锥角的测量 平台测量一般是利用通用的量具、量仪(千分尺、 卡尺、百分表、比较仪等)、长度基准(量块)、辅助量具 (平板、平尺、直角尺、正弦规等)和其它辅助器具(圆柱 、心轴等)来测量零件的长度尺寸和角度尺寸。
由于测 量是在作为测量基准的平台上进行,因此称为平台测量 平台法属于间接测量,测量精度应按函数误差来分析 1.用等径圆柱和量块测两内表面的夹角和内锥角 量块尺寸 t r r 用等径圆柱测V形块夹角 V形块对称:测量尺寸 r 用等径圆柱测V形块夹角 r h2 -h1 P2 P1 V形块不对称 : 测量尺寸 *用标准圆柱测量内燕尾槽的斜角 可用两对不等直径的标准圆柱 测量,也可用一对等直径的标准圆 柱测量 1) 用两对不等直径圆柱测量时, 将半径为r1和r2的圆柱先后塞进燕 尾槽内,并紧靠燕尾槽两内斜面, 用量块组试塞的方法确定或用测孔 径量具测定圆柱间的间距M1和M2 ,内燕尾槽的斜角可由下式确定: 测量尺寸:M1、 M2 2)用一对等径圆柱测量时,先测出M1,再在两圆柱下 垫上尺寸为a的量块,测出M2,则内燕尾槽的斜角为: 测量尺寸:M1、 M2 用钢球测内锥角 测量尺寸:A、 a 2. 两外表面的夹角和外锥角的测量 C’ C” 测量尺寸: 用等径圆柱测外锥角 正弦尺的结构如图所示正弦尺的上表面为工作面,在 正弦尺主体下方固定有两个直径相等且互相平行的圆柱体, 它们下母线的公切面与上工作面平行。
在主体侧面和前面分 别装有可供被测件定位用的侧挡板和前挡板,它们分别垂直 和平行于两圆柱的轴心线. 正弦尺 用正弦尺测外锥锥度 测出a,b两点的高度差为n则 锥度误差 正弦尺 原理: 测量高度,计算角度: 存在高度差时: 测量范围:45°,精度:3″~5″ 间接、相对测量 *小角度测量原理(检定自准直仪或水平仪) 1000mm 1um 三、坐标法(间接测量)图5—9 用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锥度 一维测长仪器一般仅用于前述的平台测量凡是带有二维或三 维坐标测量装置的测长仪器,均可实现平面角度的坐标测量 外锥 测量时应尽可能选择靠近锥体两 端的横截面A、B为测量截面,即 使轴向间距尽可能的大,每个截 面上各测三点坐标 (x1,y1, z1)、 (x2,y2,z2)、 (x3, y3, z3)、 (x4, y4,z4)、 (x5, y5, z5)、 (x6,y6,z6) 求得直径DA和DB,则锥体的锥度 又可用下式求得 **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外锥体锥度 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锥度 图5一10 以x-y平面为基准, 在x-z平面测量测头的圆心坐标 内锥 z 用二维坐标测量仪也可实现上述测量,如在工具显微镜上, 采用光学灵敏杠杆测孔径的方法可测得内锥体的锥度,测量 原理如图所示。
将锥体在工作台上定位,且必须锥孔大端朝 上先在靠近大端处测得直径D1,再在被测锥的下面垫上尺 寸为H的量块,并保持测头纵向位置不变,测得靠近锥体小 端处的截面直径D2,则所测内锥的锥度即为 内锥 P34 **在工具显微镜上用测角目镜测量角度 各种角度样板和切削刀具上的角度、螺纹塞规和丝 杠上的牙型半角、齿条上的齿形角等均可在工具显微镜 上用测角目镜进行测量采用影像法测量时,需使工具 显微镜成像的平行光与被测角度所在平面垂直,通过调 焦即可在目镜视场内得到被测角边缘的轮廓象旋转目 镜分划板,使中央米字虚线分别与被测角两边轮廓对准 ,即可在目镜的读数显微镜中读数,两次读数值之差就 是被测的角度值 *影像测量法 对象:平板类零件 影像测量仪: 原理:光源→目标→镜头→CCD→图像 →计算机→数据处理→测量结果 特点:快速-可以直接获取角度值; 智能-无需瞄准和对准,自动测量; 精准-高放大倍率、亚像素细分 光源 准直透镜 工作台 物镜 CCD摄像机 零件 四、用带圆周分度装置的仪器测量 角度规、分度头、分度台、测角仪、经纬仪、万能工具 显微镜的测角目镜,以及万能工具显微镜和三坐标测量 机的测角附件等。
均有一个标准圆周分度装置(如光学分度盘、圆光栅盘、 圆感应同步器等) 常用的带分度装置的仪器有: 仪器特点 测量方法:绝对测量、相对测量 构成:1-工作台:固定被测件 4-自准直光管:对准目标 5-读数装置:瞄准读数 原理:先瞄准被测件的一个平面,读数α1 转动工作台,再次瞄准另一个平面,读数α2, 被测角度: 角度基准:分度盘、圆光栅、码盘 测量对象:角度块、多面棱体 被瞄准平面具有较高的反射率 2、测角仪测量角度——选题3 测角仪:精密仪器,最小分辨率可达0.01“ 直接测量:测量0~360之间的任意角度 底座 主轴 1自准直 望远镜 读数显微镜 立柱 平行光管 工作台12 螺钉8锁紧度盘和主轴13 螺钉7锁紧圆盘9和转臂3 一体 转臂 度盘和圆盘 光学自准直仪(望远镜) 1光源 2自准直分划板 3 物镜 4反射面 5测微分划板 6目镜 自准直仪(带有光源和分划板) 自准直仪的分度值有0.1″、0.2″和1″几种 a 0 o 绝对测量法 a 0 o 当两次读数分别在0刻线的 两侧时,较小的读数应加上 360度 相对测量法 构成:旋转工作台:固定被测件 标准角度块:角度基准 自准直仪:测量角度偏差 原理:先放置标准角度块,自准直仪瞄准读数α1; 放置被测工件,自准直仪再次瞄准读数α2; 被测角度: 角度基准:圆周分度装置、自准直仪 测量对象:被瞄准平面具有较高的反射率 瞄准器 :自准 直望远 镜 瞄准器 读数 圆分度器件 被测件 主轴 工作台 读数 a 测角原理 测量时先用瞄准器瞄准被测件上组成被测角的 第一个几何要素(可能是点、线、面)由读数装置 读得读数1 ,然后使圆分度器件、主轴、工作 台及被测件一起回转,直至瞄准器瞄准组成被 测角的第二个几何要素,读得读数2 。
根据被 测角的定义作简单的数据处理,便可得被测角 度值 (1)用自准直望远镜瞄准测量 被测件与自准直光管相对转动 (2)用自准直望远镜+平行光管瞄准测量 利用平面镜转动性质 提高对准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