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898539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 际 社 会 的 成 员 主权 国家 按性质、按发展分类 国际 组织 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对内和对外)要素 独立,平等,自卫,管辖权利 不侵犯,不干涉,和平解决义务 含义、分类 促进交流与合作,协调关系,调节争端作用 性质、宗旨、原则 联合国 作用 利:和平、发展、援助 弊:局限性 中国与之:地位,作用,做法(遵循,支持) 处 理 国 际 关 系 国际关系含义、内容、基本形式 共同 合作 决定 因素 国家 利益 对立 冲突 维护我 国利益 原因:P95 内容:安全、政治、经济 要求:处理好本国、他国和各国的关系 影响 因素 国家 力量 时 代 的 主 题 和平 含义防止战争 发展 原因

2、和平 战争 人民,核,全球化 局限还未完全解决 含义经济发展 原因各国关注经济发展 局限南北发展不平衡 主要 障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解决 途径 建立新秩序 内容:四个保障 基础:和平共处五项 中国主张:政经文安 前 提 基 础 世 界 多 极 化 形势 变化 两 极 形势 影响 一 超 多 强 多极化 趋势 各国 合作 竞争 实质:综合国力的较量 影响 表现: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 经济力量中心 意义:时代,人民,和平与 发展 单极化趋势 各国以经科为战略重点 中国落实实现发展增强参与 我 国 的 外 交 政 策 外交 政策 和平 发展 外交成 就原因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含义和名称 决定因素

3、 主要 内容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含义)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关系) 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首要)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宗旨)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国家性质和利益,时代潮流,国家力量 自身努力,现代化国防 成就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重要 原因外交政策; 综合国力提高 体 现 结 果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通过自身努力和自主创新实现发展 国家利益 外交政策 独 立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政 策 国家性质 时代主题 多极化趋势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对内、对外)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关系) 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首要)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宗旨) 基本政策:对

4、外开放 (一)政治学分析的基本思路 分清行为主体 一、主权国家(外交政策的主体) 分析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家力量等因素,解 释主权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 、政策和措施。 结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分析我国对国际关 系问题的立场和举措。 二、国家机关(政府:依法行政的主体) 运用国家性质、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职能以及 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原则等知识进行分析。 三、政党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主体) 四、公民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五、人大代表活动及依据 六、各民主党(政协)活动及依据 (二)政治生活答题一般经常性的答案要点 一、有关“为什么”、“依据”、“原因”的答 案一般有 1

5、我国的国家性质 2我国的国家职能 3国家机构实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实行依法治国 5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 政为民、以人为本”)、“三个代表” 6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 领导核心 7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特点 8提高综合国力 9构建和谐社会 10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等。 二、有关“如何做”、“启示”的答案一般有 1 行使国家职能(对内和对外) 2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 3 坚持依法治国 4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执政方式,加强党 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5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 6 坚持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原则 7 提高综合国力 8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 三、有关“政治意义”的答案一般有(有利于) 1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2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4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5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 6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7有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8有利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