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 治疗毒蛇咬伤256 例__2011021946419401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1897774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 治疗毒蛇咬伤256 例__201102194641940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西医结合 治疗毒蛇咬伤256 例__201102194641940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 治疗毒蛇咬伤256 例__20110219464194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 治疗毒蛇咬伤256 例__201102194641940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8 浙 江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ZHEJIANG COLLEGE OF T CM 第 24 卷 第 5 期 2000 年 10 月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 256 例 陈俊标 ( 浙江省永嘉县蛇类研究所 永嘉 325102) 关键词 毒蛇咬伤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毒蛇咬伤是一种严重危害劳动人民的意外伤 害, 若能及时正确地治疗, 可以救治患者生命, 避免 或减少伤残的后遗症,减轻患者及家庭的精神和经 济负担; 若延误诊治或不及时救治, 轻者肢体伤残, 重者危及生命。我所自 1996 年1999 年 10 月运用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毒蛇咬伤 256 例, 无 1

2、例死亡, 治愈率 100%,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256例毒蛇咬伤患者中,男性 201 例,女性 55 例; 职业: 农民 148 例, 学生 11例, 捕蛇养蛇者 68 例, 工人 28 例, 干部 1 例; 年龄最小 6 岁, 最大 67 岁, 平均 36 岁。 1. 2 受伤部位 手指89例, 手背 31 例, 足趾 28 例, 足背 48 例, 踝关节 54 例, 膝关节 5 例, 头面部 1 例。 1. 3 咬伤时间及受诊时间 白天 102例, 傍晚 57 例, 晚上 97 例; 咬伤后受 诊时间最短 15min,最长半月。 1. 4 致伤蛇种 五步蛇 79

3、 例, 眼镜蛇 114 例, 银环蛇 32 例, 烙 铁头 11 例,竹叶青 6 例,不明蛇种 14 例。 1. 5 发病季节 春季 4 例, 夏季 163例, 秋季 86 例, 冬季 3 例。 1. 6 临床分型 按照 1997 年 10 月第一届国际蛇伤学术研讨会 通过的分型标准, 本组256 例中轻型 142 例, 重型92 例, 危重型 22 例。 中医根据蛇伤种类及转归不同, 临 床上分为风毒型、火毒型、风火毒型、火毒夹湿型、 阴虚毒盛型、蛇毒内陷型等。 2 治疗方法 2. 1 局部治疗 ( 1) 切开排毒。 咬伤 12h 内均应考虑沿牙痕做纵 行切口, 长约 1. 5cm, 深达皮

4、下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 挤压排毒,用 1/ 5000 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 然后用 3%过氧化氢湿敷( 血循毒毒蛇咬伤有出血倾 向者不宜切开, 可作充分的挤压, 冲洗伤口) 。 ( 2) 局 部封闭。在伤口上方 15cm20cm 处用 0. 25%普鲁 卡因 20ml 加地塞米松 5mg 作环状封闭, 环封后解去 结扎带。局部伤口用相应的单价抗蛇毒血清进行封 闭。( 3) 局部有坏死组织者给予切除, 有化脓者切开 排脓, 并敷上自制祖传去腐生肌散以祛腐排脓生肌。 它的主要药物组成有黄升丹、冰片各 1 份, 炉甘石、 煅石膏、 鸡内金、 血竭、 象皮各2 份, 12 共研细末, 撒于疮面,

5、外包消毒凡士林纱布。( 4) 患肢外敷。肿 胀明显者, 用自制蛇伤消肿散, 主要药物组成: 三叶 青、重楼、半边莲、生大黄、虎杖、芙蓉花叶、苦瓜 莲、飞来鹤等各等分, 共研细末, 按患肢面积肿胀需 要而定, 加生理盐水调成糊状外敷伤口周围及肿痛 处。 并在八邪穴或八风穴挑刺放血排毒。 外敷时切勿 覆盖创口及挑刺处, 以利蛇毒外泄及消肿。 每日换 1 次, 如天气炎热干燥, 皮肤发烫发热, 一日可换 3 至 4 次。( 5) 中草药外洗。适用于血循毒、混合毒类毒 蛇咬伤患肢肿热明显者。清热排毒汤 ( 自拟方) : 生 大黄、芒硝、虎杖、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 桑白皮各 30g, 黄连、三叶

6、青、重楼各 15g, 老茶叶 20g。每日 1 剂煎汤待凉外洗患处, 每天 34 次。 2. 2 全身治疗 ( 1) 中医辨证论治: 根据中医理论, 应用活血祛 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便利尿的原则, 采用自 拟独活青龙四黄汤加减化裁。 方由独活 30g, 青木香 15g, 龙胆草 10g, 黄连 ( 调冲) 10g, 黄柏 15g, 黄 芩 15g, 生大黄 ( 后入) 30g, 白芷 15g, 半边莲 30g, 虎杖 30g, 花粉15g, 野菊花 30g, 三叶青 15g, 重楼 15g, 丹参30g, 白茅根30g 组成。 每日1 剂。 若风毒 偏盛见四肢肌肉麻痹或抽搐者, 加蜈蚣

7、3条, 全蝎 第 5 期陈俊标: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 256 例29 6g;火毒偏盛见瘀点、瘀班、出血严重者加水牛角 ( 先煎) 60g, 生地黄 30g, 赤芍10g, 牡丹皮 10g, 大 蓟、小蓟各 20g;蛇毒内陷见阳微欲脱者加别直参 10g, 制附子 10g; 昏厥致牙关紧闭者加北京同仁药厂 生产的安宫牛黄丸2 丸, 1日 2 次; 阴虚毒盛见心悸 而烦、低热、汗出者, 加天冬 10g, 知母 10g; 火毒 夹湿见局部肿胀溃烂者, 加紫地丁 30g, 金银花 15g, 紫背天葵 10g, 蒲公英 30g; 咽喉疼痛加射干 10g; 心 悸怔仲加万年青 10g; 视物模糊 ( 复

8、视) 重用青木香 30g; 小便短赤重用半边莲 60g; 腹胀加枳实 15g; 大 便秘结加元明粉( 后入) 15g, 重用生大黄( 后入) 60g; 肿痛剧烈重用龙胆草 25g, 黄连 ( 后入) 25g。 上方每 天 1 剂, 水煎频服。 若已出现昏迷或呼吸停止可改鼻 饲或灌肠。 蛇伤后期, 蛇毒尽去而体虚者, 改用归脾 汤加减。( 2) 参麦注射液应用: 每次 2040ml 加入 10%葡萄糖溶液 250ml 静脉滴注, 每日 2 次, 对脉搏 微弱、血压下降、心功能损害者尤为必要。 ( 3) 西医 治疗: 抗蛇毒、 抗休克、 抗呼吸衰竭、 抗肾功能衰竭、 抗心力衰竭、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9、、 抗感染。 具体措施: ? 用相应的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单价抗蛇毒 血清, 按常规剂量静脉滴注, 危重病人按常规剂量的 25 倍给药, 并重复应用。 抗蛇毒血清应用越早, 疗 效越好, 但血清过敏者应慎用, 或采用分段稀释滴注 法或者脱敏疗法。 ? 大剂量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每天 4060mg, 连用3 天左右。 激素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 作用, 同时消炎、解毒效果也较好。 灵活掌握 654 - 2、 低分子右旋糖酐、 速尿、氨茶硷、 能量合剂、 抗 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等等常规应用。它们具有疏通 肾小管, 保护心功能, 预防早期心肾功能衰竭、呼吸 衰竭, 预防感染发生。 本所选用的抗生素为

10、上海先锋 药厂出品的先锋铋针, 每日48g, 感染严重者加用 甲哨唑注射液 100mg。 3 治疗结果 3. 1 疗效标准 治愈标准以患者全身症状消失, 局部肿胀消退, 伤口愈合, 饮食正常,劳动力基本恢复为准。 3. 2 治疗结果 本组 256 例患者全部治愈。疗程最短时间 1 天, 最长 32 天。其中 2例因受诊时间迟, 溃疡感染严重 截去指趾各 1 指外, 均未发生坏死及残疾。 4 讨论 近年来, 随着蛇类资源开发利用和捕蛇、 贩蛇带 来的高额利润, 个体蛇贩和农民被毒蛇咬伤的人数 有升高趋势, 再加上他们对蛇的特性又不了解, 因而 部分病人被毒蛇咬伤后因伤口无明显疼痛未引起重 视,

11、而延误治疗, 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 加强蛇伤 知识的普及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毒蛇咬伤一经确诊立即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及早应用单价抗蛇毒血清是治 疗的关键,对危重病人大剂量重复使用抗蛇毒血清 有助于控制病情。使用抗蛇毒血清时采用 “ 分段滴 注” 法 ( 先将 2ml 抗蛇毒血清加入大输液中静脉滴注 15min, 如无过敏症状再全量加入) , 集皮试、治疗、 脱敏于一体, 能提高抢救效率。 局部注射抗蛇毒血清 能有效降低组织坏死、溃烂所致的残肢率。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蛇伤病人病情变化迅速, 如 不及时采取措施, 可随时危及生命, 如内脏出血、 休 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

12、急进型抗蛇毒血清过敏 等。对蛇伤休克患者使用 654- 2 能有效改善微循环 功能, 使休克得以纠正。 使用氨茶硷静脉注射及口服 维持量对呼吸衰竭有明显恢复作用。 早期对伤口进行冲洗、挤压、排毒是非常必要 的, 对那些陈旧伤口, 也应处理, 这样可使伤口的残 留毒素被彻底清除 ( 血循毒毒蛇咬伤有出血倾向者 不宜切开) 。 中医中药的辨证施治, 用药灵活, 有独到之处, 尤其对蛇伤时间较长, 病情复杂, 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时, 疗效较好。 自拟独活青龙四黄汤, 具有清热祛风、 解毒泄毒、 利尿消肿之功。 毒蛇咬伤, 主要风火相煽、 热毒炽盛之症。本方以独活为主, 独活又名士当归、 毛当归, 鲜用效果更好, 祛风胜湿、止痛。 据现代药 理分析有镇静、催眠、 镇痛、抗炎作用。配三黄清泻 三焦之火, 合龙胆草清泻肝胆之湿热, 重用大黄、 半 边莲荡涤肠胃及膀胱之火毒邪, 从二便而出。 用青木 香、白芷、丹参共奏辛散、清化、通滞之作用。若危 重病例, 血压不稳定者, 可加重独活用量, 再用参麦 注射液静脉滴注, 对稳定血压、 帮助恢复、 度过危关 有显著效果。 蛇毒尽去, 病后体虚者加服中药归脾汤 加减进行善后调理, 康复更快。 ( 收稿日期 2000- 01-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