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6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案 岳麓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897725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6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案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6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案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6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案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6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案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6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案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6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案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6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案 岳麓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教学模式介绍: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体验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或事件(激情阶段) 明确过程与目标(体验阶段) 成果展示与评价(导行阶段) 设计思路说明: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三大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

2、过逐一进行讲解,让学生去掌握知识,理解教材。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初建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继建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等都是这一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表现,这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当今中国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真实反映。三大政治制度的教学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在教学中设置适合的情境让学生知道一个中国公民应有的政治权力和义务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运作方式。 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本课围绕着一个主题

3、政治制度建设展开叙述。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两次会议、两大大法、三大政治制度,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宪法、共同纲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上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下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了解和认识体现了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应有的素质。这正体现了新课标关于通过历史教学提高国民素质的理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情况(三大政治制度等)。2.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掌握概括与分析能力。 3.通过民主政治的完善强化民主和法制意识,

4、理解和尊重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传统。【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研习史料、观察图片、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2.为学生提供问题情景,掌握感悟历史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中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广泛性,感悟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2)注重情景体验和理性分析,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热情,初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感受宪法的尊严与庄重。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体会。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大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5、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教学难点】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具有的中国特色。课前准备1教师搜集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或事件(激情阶段)出示陈逸飞的油画占领总统府教师提问:这幅画有什么寓意? 学生回答:“青天白日”旗被扔在地上,总统削去了,意味着国民党垮台了,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了,一个旧政权被推翻了。即将升起的红旗,意味着新政权即将诞生了。教师讲述:新政权到底“新”在哪里?这得从新中国的筹建开始说起。早在1948年4月

6、30日,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中共中央就发出了“五一”号召,号召各党派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迅速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大计,筹建新中国。出示毛泽东给宋庆龄的亲笔信、毛泽东在火车站接宋庆龄、毛泽东在西苑机场迎接各界人士照片。 引入新课: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恢复、发展经济,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经济基础;二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三大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明确过程与目标(体验阶段)(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基本形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1954年。地点:北京。2、主

7、要内容:(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全国的最高立法权、决策权、决定权、监督权(制定与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讨论决策国家重大事项,监督人民政府的工作)。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2)选举国家机构组成人员: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经国家主席提名,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3、地位:人民代表大

8、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但政协组织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仍然存在。从此,政协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开展工作,发挥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的职能。新型政党关系的建立1、合作方针: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82年,中共明确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2、特点:(1)多党合作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2)多党合作以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目标。(3)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不是在野党,与共产

9、党一起参加国家政权,参加政府工作,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与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3、作用:这一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既保证了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也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发挥民主党派人才荟萃、与国内外联系广泛的优势。教师出示材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师提问: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

10、民主政治中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作出科学的决策;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由于我国各民族交叉的时代很多,互相影响就

11、很多,甚至于互相同化也很多。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历史意义是什么?回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国各民族曾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2)历史意义: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权益,维护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还巩固了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民族区域自治目的: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繁

12、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共同纲领与宪法所确认。(3)我国民族自治机关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4)民族自治区:省级行政机构,具有一定的自治权,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三、成果展示与评价(导行阶段)(一)出示材料并讨论材料一:君上大权:(计14条)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附臣民权利义务:(计9条)臣民有遵守国家法律之义务。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材料二:日本帝国是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是国家元首,总揽

13、统治权。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师:联系材料一、二,找出两部宪法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皇帝或天皇都有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人民实际无权。教师:材料三反映在立法思想上有哪些进步?学生:表现在由专制集权向民主政治发展,由人民无权向人民主权发展。 (二)教师小结一个特色: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二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同纲领。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14、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大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证。在政党关系方面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亲密的友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这三项政治制度是我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是我们必须知道的,这体现出我们的公民素质。(三)本课框架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其难点是: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新中国的民主制度不同于西方的三权分立,也有别于苏联等国的政治体制,主要包括人民代表

15、大会制度、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主要是如何配置组织国家权力的制度,涉及到政治体制问题;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和民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思想,实现民族平等,体现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一项制度。它们既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又兼顾中国历史特点,需要从政治理论和历史事实两方面入手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通过精选的历史图片、历史材料的运用,使学生逐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三大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等情感教育。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