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汇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897088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汇编(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六中 李安朝 2016年3月21日 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提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专题二 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卷 复习备课策略 一考点综述 二考点分布 三考向预测 四网络构建 一考点综述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农业、手工业和 商业)发展演变的历程。中国农业的生产工具及方式 、耕作技术及制度、小农经济;手工业青铜铸造、冶 铁炼钢、制瓷和丝织业成就及地位;商业发展历程、 城市变迁及对外贸易的特点;土地制度的演变、重农 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二考点分布 高考考点时间时间试题试题 情境题题型题题号 精耕细细作传统农传统农 业业 2013全国东汉东汉 和唐朝行政地图图

2、开放 题题 41 2014全国棉花种植和发发展历历程综综合 题题 39 2015全国吕吕氏春秋上农农选择选择 题题 24 2015全国科举举状元人数统计统计 表选择选择 题题 27 2015全国经济经济 重心已移至江南选择选择 题题 26 2014全国东东北人口的迁移主观观 题题 40 男耕女织织小农经农经 济济 古代手工业业的发发 展 2014全国织织造尚松江,浆浆染尚芜芜 湖 选择选择 题题 15 古代商业业的发发展2013全国广东东大庾岭南来北往选择选择 题题 26 2013全国清朝台湾地方多用宋钱钱选择选择 题题 17 2014全国交子是如何使用的选择选择 题题 26 2015全国海上

3、保护护神的妈妈祖选择选择 题题 26 古代的经济经济 政 策 2013全国宋朝不抑土地兼并选择选择 题题 25 2013全国汉汉文帝崇尚节俭节俭选择选择 题题 13 2013全国明初的户户役制度选择选择 题题 16 2014全国清初海禁前使用外国银银 钱钱 选择选择 题题 27 2014全国部分商人奢侈日甚选择选择 题题 12 2015全国明朝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选择选择 题题 27 2013全国海上丝绸丝绸 之路发发展历历程主观观 题题 40 2013全国探寻寻唐朝赋赋税制度的变变 化 选选修 题题 45 2014全国南朝改革山泽泽管理制度选选修 题题 45 2015全国清政府建立养廉银银制度

4、选选修 题题 45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 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 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三考向预测 本专题中的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经济思想 和政策、商业发展表现、特点及农耕文明对中国古代政 治、思想、科技文化的影响仍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高 考仍可能会从考查古代经济发展对政治、思想、科技文 化特征影响的角度命制非选择题。 命题可能会从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资本主义萌 芽发展

5、的特点及内在联系角度命题,注重对经济政策的 理解,认识归纳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命题会依据热点问题,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思考。如“ 三农”问题、粮食生产状况问题等,从古代商业发展与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理解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日益完善的必要性。 四网络透视 1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 第二卷 重点探究 一农业生产的成就 1耕作方式 2精耕细作 3小农经济的特点 1耕作方式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商周时期:石器锄耕。 春秋战国:铁犁牛耕。 2精耕细作 铁犁牛耕。春秋开始使用;战国逐渐推广;隋唐江东 地区出现曲辕犁。 春秋战国垄作法;西汉代田法;魏晋耕耙耱技术,抗 旱保墒。 两

6、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水利工程,春秋楚国芍陂;战国秦国都江堰;汉朝漕 渠、白渠、龙首渠。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 宋朝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 3小农经济的特点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 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 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 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之比较 2冶金业 青铜:原始社会,掌握冶铜技术。商周时代, 进入繁荣时期。

7、商朝时期代表有司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 冶铁:西周晚期,已有铁器;两汉有高炉炼铁 ,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水排;南北朝的灌钢法。 3制瓷业 商朝:出现原始瓷器。 汉唐: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 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朝:出现了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 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 年间的青花瓷,被奉为珍品;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 瓷都。 4丝织业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朝有了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唐朝以轻盈精湛著称,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

8、案生动活泼。 明清在苏杭设织造局;细密精致的缎,成为代表。 5丝绸之路 陆上:西汉,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 欧洲,誉称“丝国”。 海上: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 非洲;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 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 和鱼缸等;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之国”。 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 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 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的是( ) A胭脂盒和胭脂瓶 B珐琅彩色瓷瓶 C瓷器碎片 D铜钱 (2015年福建)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 陶玉者载瓷入关中,

9、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 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 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2015年浙江)“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三商业的发展 1发展历程 先秦 商朝: “商人”;“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秦汉 政策:重农抑

10、商,商业艰难发展。 隋唐 地域: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媒介:邸店、柜 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宋元 两宋: “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 明清 商品: “农产品的商品化” 地域: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商人: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商帮” 。 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两汉隋唐 “市”“坊” 分开;设市令或市长;按时开市、闭市 。 宋朝 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也被打破;交易活 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草市”更加普遍;四 大商业名镇。 北方:古代长安、洛阳、开封、杭州(临安)、 大都等大城市,既是政治、军事重镇,也是著名商 业中心。 南方:

11、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 心的逐渐南移等;“扬一益二”。 注意:古代“城”和“市”概念的区别;城市发展中时 空界限、职能和地域布局三大变化。 (2015年北京)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 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 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2015年安徽)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 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 ,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

12、。这 说明( ) 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 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 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四古代的经济政策 1经济改革 春秋时期: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 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战国时期: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北魏至唐朝前期:均田制。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 ;巩固封建统治。 明朝:一条鞭法。 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相对减轻农民负担;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重农抑商” 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 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表现: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汉武

13、帝货币 官铸、盐铁酒专卖,加重商税。 影响:稳定社会,保障赋税;阻碍了工商业,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闭关锁国” 原因: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主观原因:政府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需对外 贸易。客观原因: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 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性决定的。 措施:海禁;闭关锁国,乾隆时期只开广州一处港 口。 影响:生产关系,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 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生产力,使中国与世界隔绝,科 技文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015年上海)以下哪项表述是对明代“朝贡贸易”的 准确理解( ) A朝贡贸易展示了天朝威仪 B朝贡国可自由来华贸易 C各朝贡

14、国贡期一致 D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 (2015年海南T3)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 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 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 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第三卷 纵横链接 一中国古代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 二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 一中国古代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 1产生原因 政治环境:明清时期强化封建君主专制;“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欧洲君主较为开明,重商主义。 经济环境: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绝对支配

15、地位。欧 洲商品经济发达,形成良好的国内外市场;资本主义 逐渐扩大到农业领域,如英国的“圈地运动”。 思想文化环境:明清时期的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 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引发了资 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 2影响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没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独 立经济形态。 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 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 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 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二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 1发展变化 城市农村;固定时间、地点打破界限。 土特产品农副产品、手工业品。 物物交换贝币金银币北宋纸币。 亲缘组织地缘组织商邦。 2特点 阶段性 突破性 多样性 先进性 3规律 打破时空界限。 随经济重心南移,商业城市由北向南转移。 城市的政治、军事功能逐渐减弱,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点拨反思】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宋代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